点拨中考中考语文 检测篇.doc_第1页
点拨中考中考语文 检测篇.doc_第2页
点拨中考中考语文 检测篇.doc_第3页
点拨中考中考语文 检测篇.doc_第4页
点拨中考中考语文 检测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72一、字音痴想()训诫()迂回()收敛() 卑微() 伫立()洗濯() 玷污() 贮蓄()肥硕() 梦寐() 枯涸()潜行() 静谧() 气氛()吮吸() 劫掠() 惊惶()虐杀() 怦怦() 脸颊()膝上() 徘徊() 呈报()陛下() 庇护() 一霎间()瘦骨嶙峋()盘虬卧龙()忍俊不禁() 玲珑剔透()慧心未泯() 心旷神怡()闲情逸致() 苦心孤诣()二、字形xun()腾shn()间纳hn() 宽sh()z()咒 稀sh()z()妹 ch()形rn rn() sh()望ru()ln() 酝ning()苦s() 清li()梦mi() 蓑l()gu()火 cun()夺n()笑 do()告y()pn() 缥mio()x()戏 lun()生澄ch() c()然长sh()春hu()秋实 轻飞mn()舞惊慌失cu() xng()影不离随声附h()ling ling()跄跄三、多音字晕 吓累 给涨 薄露 载壳 角解 模抹 稽四、形近字 五、成语积累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2形容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3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4比喻姿态优美。()5春天开花,秋天结果。()6闲适的情致。()7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不改变。()8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9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0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六、文学常识1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_,著有小说_、_、_,散文集_、_等。2春的作者是_,字_,江苏扬州人,现代_家、诗人、_、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_,散文集_等。3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原名_,字舍予,著名_家,被誉为“_”,作品有长篇小说_等,话剧_、_等。4在山的那边:诗中的“山”指的是_,“海”指的是_。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_。这首诗叙述了_。5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国籍)著名_作家。他一生创作了_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6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_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_,原先的_化为_。七、名著积累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著称。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2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_的歌颂;二是对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_。3冰心原名_。其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4伊索寓言是一部_。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人,善于讲_。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世说新语两则一、作家作品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均出自_,它是由南朝宋人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36门。二、通假字尊君在不_通_,_三、一词多义1顾2引四、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今义:子女。2太丘舍去古义:_;今义:到,往。3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今义:文章意思。4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今义:日期。五、翻译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白雪纷纷何所似?4未若柳絮因风起。六、名句填空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2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论语十二章一、作家作品1论语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_言行的一部书,共_篇,它与_合称为“四书”。2孔子,名_,字_,_时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_家。二、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通_,_。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通_,_。三、一词多义为知其四、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_今义:_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今义:_3饭疏食饮水古义:_今义:_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今义:_五、词类活用1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做名词,_新:形容词用做名词,_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用作状语,_六、翻译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七、名句默写。1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抒发内心的喜悦。2人要进步,“俯而学”和“仰而思”不可偏废。孔子用“_,_”阐明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3如何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孔子用“_,_”一句,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4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从论语十二章中的“_?_?传不习乎?”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虽有嘉肴一、作家作品虽有嘉肴选自_。这部典籍是_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编撰。二、通假字兑命曰:“学学半。”_通_,_。三、古今异义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_今义:_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古义:_今义:_3虽有至道古义:_今义:_四、翻译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其此之谓乎?河中石兽一、作家作品河中石兽选自_。作者_,字_,_(朝代)著名文学家。二、通假字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通_,_。三、古今异义1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今义:_2但知其一古义:_今义:_3求石兽于水中古义:_今义:_4转转不已古义:_今义:_四、翻译句子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2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4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智子疑邻一、作家作品智子疑邻节选自_,作者_,_末期著名的_。二、一词多义1暮2果3亡4而三、古今异义1暮而果大亡其财古义:_今义:_2其邻人之父亦云古义:_今义:_四、词类活用1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作动词,_2天雨墙坏雨:名词作动词,_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名词作状语,_五、翻译句子1天雨墙坏。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塞翁失马一、作家作品塞翁失马节选自_,又名_。是_时期_组织门客编写的。二、词类活用1近塞上之人近:形容词作动词,_2善术者善:形容词作动词,_3家富良马富:形容词作动词,_三、一词多义1亡2富四、古今异义1居一年古义:_今义:_2死者十九古义:_今义:_五、句子翻译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2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3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古代诗歌四首一、直接默写1树木丛生,_。秋风萧瑟,_。2_,风正一帆悬。3乱花渐欲迷人眼,_。4枯藤老树昏鸦,_,_。二、理解默写1观沧海中能够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2次北固山下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3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特点的诗句是_,_。_,_。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一、直接默写1开轩面场圃,_。2山光悦鸟性,_。万籁此都寂,_。3_,随风直到夜郎西。4君问归期未有期,_。5_,夜泊秦淮近酒家。6_。去年天气旧亭台。7正入万山圈子里,_。8争渡,争渡,_。9半亩方塘一鉴开,_。二、理解默写1龟虽寿中既是全诗的点题之笔,又写出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的诗句是_,_。_,_。2过故人庄中用远景映衬近景,形象地写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的诗句是_,_。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古寺独特的环境气氛的诗句是_,_。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选取富有地方特色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色的诗句是_,_。5夜雨寄北中写出思念之情,表达出团聚的美好心愿的诗句是_,_。6泊秦淮中巧妙用典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诗句是_,_。7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_,_。8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巧妙地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句子是_,_。9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是_?_。七年级下册现代文一、字音确凿()菜畦()皂荚()蝉蜕() 哺育() 懊悔()炽痛() 嗥鸣() 亘古()田垄() 污秽() 元勋()孕育() 赫然() 荒谬()轮廓() 撺掇() 羁绊()惬意() 嗔视() 羸弱()砭骨() 弥补() 滞留()污涩() 剖开() 剽悍()庇荫() 磐石() 惩戒()颦蹙()() 鞠躬尽瘁()戛然而止() 毛骨悚然()二、字形yng()肿脑su()斑ln() kng()奋q()do() chu()ch()深su() hu()暗m()然 惊hng()cn()然 吞sh()cu()wi() 阴mi()悲chung() 甜n()苍qing() xin()熟沟h() qi()而不舍kng()ki()ln()l()义愤填yng()ch()zh()风云尽态极yn()shn()shn()来迟忧心chng()chng()z()z()不倦 略胜一chu()三、多音字宿 畜落 夹背 旋把 钻会 尽更 强曲 奔帖 藏四、形近字 五、成语积累1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所有的人都知道。()2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3小心谨慎,尽力去做,一直到死为止。后用来形容恭敬谨慎,尽心竭力。()4镂刻不停,比喻有毅力,有恒心。()5一打拍子就合上了乐曲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6彻底觉悟或醒悟。()7一声怒喝就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很大。()8全身的技艺、本领。()9原指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现多形容人不停地自言自语。()10佛教指世间一切生灵;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11死在值得死的地方。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12勤奋而不知疲倦。()13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14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六、文学常识1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是_,台湾作家。_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_小说。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国籍)诗人。他的著名诗作有_等。3黄河颂选自组诗_第二部_。_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_作词,_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4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国籍)作家。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_,_国作家,被称为_,代表作有_等。福楼拜,_国作家,代表作有_等。6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茨威格,_(国籍)作家。7猫的作者是_,福建长乐人,现代_家、_者、翻译家。8马的作者是_,_(国籍)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_。七、名著积累1童年是_(国籍)作家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_。2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_,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_,正直的老工人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3童年讲述的是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4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这本书是_,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_”。本书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伤仲永一、作家作品伤仲永选自_,作者是_,字_,晚号_,封荆国公,世称_,抚州临川人,世又称_,谥号“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_”之一,著有临川集等,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二、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通_,_三、一词多义1之2以四、古今异义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_;今义:对,正确。2稍稍宾客其父古义:_;今义:稍微。3泯然众人矣古义:_;今义:常指大家,许多人。五、词类活用1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_。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4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_。六、翻译句子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3贤于材人远矣。4还自扬州。孙权劝学一、作家作品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_,它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_主持编纂的。二、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通_,_三、一词多义1见2当3辞四、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_;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_;今义:过去的事情。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_;今义:孤单,孤独。五、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六、名句填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2_,_?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_,_!”4蒙曰:“_,即更刮目相待,_!”口技一、作家作品口技节选自_编选的_。本文作者是_,_代顺治年间进士,著有_等。二、通假字满坐寂然_通_,_三、一词多义1绝2妙3.指四、古今异义1两股战战古义:_;今义:量词。2几欲先走古义:_;今义:步行。3虽人有百手古义:_;今义:虽然。五、词类活用1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_。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_。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_。4会宾客大宴宴:名词用作动词,_。5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目:名词用作动词,_。六、翻译句子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短文两篇一、作家作品夸父逐日选自_。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_。其中淮南子又名_,是西汉淮南王_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二、一词多义1欲2焉三、古今异义饮于河、渭古义:_;今义:河流。四、词类活用1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_。2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_。五、翻译句子1弃其杖,化为邓林。2怒而触不周之山。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4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狼一、作家作品狼选自_,作者是_代的_。二、通假字止有剩骨_通_,_三、一词多义1敌2乃3意四、词类活用1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动词,_。2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_。3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_。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_。5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_。五、翻译句子1屠惧,投以骨。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六、名句填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木兰诗一、直接默写1旦辞爷娘去,_,不闻爷娘唤女声,_。2万里赴戎机,_。_,寒光照铁衣。3_,壮士十年归。4_,天子坐明堂。_,赏赐百千强。5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_,_。6雄兔脚扑朔,_;双兔傍地走,_?7脱我战时袍,_,当窗理云鬓,_。二、理解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为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_,_,_,_。2木兰诗中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家后家人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5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_,_。6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_,_。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一、直接默写1鸟向檐上飞,_。2_,明月来相照。3此夜曲中闻折柳,_。4马上相逢无纸笔,_。5春潮带雨晚来急,_。6_,落花时节又逢君。7_,青山独归远。8江山代有才人出,_。二、理解默写1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_,_。2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4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身边无纸笔,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5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清幽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_,_。6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_,_。7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_,_。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八年级上册现代文一、字音萌发()翩然()簌簌()连翘() 呈现() 细胞()夭亡() 哺乳() 分泌()濒临() 两栖() 覆盖()携带() 陨石() 藩篱()纤细() 丘壑() 矗立()湛蓝() 迂腐() 颓唐()猝然() 吊唁() 歼灭()阻遏() 疟疾() 取缔()劫掠()转弯抹角()迥然不同()鸣钟击磬() 惟妙惟肖()风雪载途() 前瞻后顾()骇人听闻()二、字形狼j()繁yn()zh()皱chng()憬 追s() 归ji()遵xn() h()形 和xi()zh()足 险jn() cng()俗休q() 震sng() ji()问pn()跚 荒mi() sh()泪n()尬 zun()着 晨x()自出心ci()响彻云xio()锐不可dng() 长途b()涉文zhu()zhu() 穷愁lio()倒连声nu()nu() xio()声匿迹shui()草连天 物jng()天择无动于zhng() 重峦叠zhng()金lun()殿三、多音字调 横燕 重血 得泊 鲜校 舍斗 丧荷 塞朴四、形近字 五、成语积累1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3不能够用语言形容。()4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5深得难以测量。形容道理深奥或人心难以揣测。()6上天不会断绝人的生路,比喻身处绝境,终能找到出路。()7形容十分精妙逼真。()8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9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10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11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掉。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12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六、文学常识1芦花荡的作者_,原名_,河北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一直相信“_”的主张。“白洋淀纪事之一”是_,“白洋淀纪事之二”是_。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_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_、_、_等。书信的开头要有_,结尾要有_。3老王的作者是_,原名_,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_,长篇小说_,她的丈夫_是著名的学者、作家,著有_。4信客选自_,其作者是_,浙江余姚人,他是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5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原名_,字_,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_、_、_。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童话集_。6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他是我国著名的_家和_家。七、名著积累1朝花夕拾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