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9 雨霖铃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9 雨霖铃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9 雨霖铃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江苏专用)高中语文 3.9 雨霖铃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霖铃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蔼经年歇息晓风b.凝噎那堪今宵催发c.凄冷良晨风情门槛d.喑熟凋谢寒蝉清秋解析:a项,“蔼”应为“霭”;c项,“晨”应为“辰”;d项,“喑”应为“谙”。答案:b2.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b.竟无语凝噎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了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解析:c项,“经年”是年复一年。答案:c3.下列各句中,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多情自古伤离别b.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解析:a项,应为“自古多情伤离别”;c项,应为“扬州路烽火”;d项,应为“应笑我多情”。答案:b4.下面诗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a、b、d三项与例句都是融情入景,c项是直接抒情。答案:c5.下列各句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c.多情/自古/伤离别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解析:d项,“纵有”之间不能划开,应在“便”后停顿。答案:d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67题。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6.“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是叙事,试对此句加以赏析。解析:赏析词句,要联系全篇,准确把握句子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如“风细细”,深入剖析。答案:全词只此一句叙事,其余皆为抒情。但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凸显了出来。主人公一个人久久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风细细”为这幅剪纸添加了一点背景,使整个画面立刻活跃了起来。而且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他“伫倚”危楼做什么呢?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一句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解析: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并结合感情的传达、主题的表现,研究表现手法的作用。答案: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手法。这一句是说准备借酒力摆脱春愁,结果是饮而无味,从而烘托了春愁之深重。(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89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8.上片写景选取了什么样的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解析:抓住“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照”“物华”等景物形象分析,考虑这些景物在渲染氛围上的作用。答案:词人抓住潇潇的暮雨、凄紧的秋风、冷落的关河、当楼的残阳、衰败的红花绿叶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氛围。9.下片中,词人抒发了什么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解析:“不忍”“叹”等句显然直抒胸臆,“想佳人”三句作者显然变换了写作的角度,本来写自己想念佳人,反而从佳人的角度作假想,更增添了思念的深度,表意委婉曲折。答案:(1)抒发了词人的羁旅之悲和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2)在抒情方式上,词人直抒胸臆,巧妙的是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园闺中之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011题。清平乐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10.“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解析:回答本题需解释“俄”的意思,即“顷刻”“片刻”。用一“俄”字渲染紧急气氛,引出下句,表达惜春之情。答案:“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又引出下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11.请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解析:不道眼前惜别之情,而说来年请早,言轻意重,耐人寻味。盖百花迎春,以凌寒独放的梅花为最早,谓“早到梅梢”,似嫌梅花开得还不够早,盼归急切,更见惜春感情的强烈。把春回的概念,具象化为早梅之开放,又创出极美的诗歌意象,使全词意境大大生色。答案: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三、语言运用12.依照画横线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情人之间的惜别;。解析:注意筛选诗句都体现离别的主题,揭示情感要准确,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死别13.(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d.无所谓调查对象选项学生市民a19.08%11.90%b68.79%59.52%c5.20%5.95%d6.94%22.62%(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a.家庭b.学校c.社会d.以上都是调查对象选项学生市民a20.23%22.62%b9.83%15.48%c8.67%13.10%d65.32%58.33%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解析: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