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高中历史试卷.doc_第1页
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高中历史试卷.doc_第2页
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高中历史试卷.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高中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合计25道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得分得分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回答12题1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回答34题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 官僚B 市民 C 皇族D农民4. 在近代中国,系统的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日常生活现象折射着社会文明的曲折历程。回答57题。 5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6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7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8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本店售书目录共产党宣言庶民的胜利列国陆军制儒门医学汽机新制 开明书店 9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BCD10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沙俄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俄罗斯A BC D11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 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 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1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13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4.“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15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 活。”这句话是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16.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独立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南北战争17.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18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19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A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20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得分阅卷人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简要评价辛亥革命。(4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5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每当一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从1956年到1965年,中国先后同19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同几内亚、加纳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回答:(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3分)。结合相关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发展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的原因(4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中非友好合作的主要作用。(2分)得分阅卷人三问答题(23题12分,24题10分,25题14分,共36分)2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得以确立的历史必然性。(6分)(2)这一制度内部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2分)(3)上述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趋势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趋势?(4分)24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面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请回答:(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2)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8分)25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4分)(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3分)(3)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俄国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4)英国、德国、俄国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有哪些?(4分)湘潭市2007年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高中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DBCCA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ABBCCDDB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1题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分)(2)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4分)(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5分)22题(1)传统经济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具有依附性。(3分)由于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非洲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3分)(2)冲破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和包围;团结非洲人民,反对殖民势力;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亚非会议对中非关系的促进与推动。(3分)有利于非洲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非友好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3分)三问答题(23题12分,24题10分,25题14分,共36分)23题(1) 必然性:具备了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具备了政治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国家统一趋势加强;各国兴起的变法运动为其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具备了理论基础。法家代表人韩非子等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实行法治,为其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6分)(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3)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这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生产发展;君主权力(或皇权)空前强化。这使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4分)24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人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8分)注:标准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