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升华与凝华分层练习 基础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2.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这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干冰升华,再液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干冰汽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D.干冰液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3.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4.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5.如图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凉干B.放在一附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C.寒冷的冬天,在玻璃上的窗花D.夏天吃冰棒时,撕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6.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严冬,河水结冰B.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D.春天清晨,河面上出现大量“雾气”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冰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温度高于0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C.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预冷发生了液化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0.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冻的衣服晾干B.树枝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珠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13.右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二、填空题14.下列几种现象霜的形成;樟脑丸变小;湖水结冰;雾的形成;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_。 1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只有气温急剧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才能结成霜;化雪过程需要从周围的空气中_,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人们感觉寒冷(均选填“吸热”或“放热”)。 能力题1 .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2.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小明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4.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5.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6.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一酒精蒸发时放热B.寒冷的北方室外大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C.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一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7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D.水蒸气烫斗使衣服变湿后温度升高而易变形8.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 ) A.汽化而成B.先升华后凝华而成C.升华而成D.先汽化后液化而成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冰棒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 A.B.C.D.10.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 提升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4.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液化D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5.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1.D 【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木及地面上。A不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的尘埃上。B不符合题意;C、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属于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D、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属于升华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B 【解析】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是舞台上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所以A、C、D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意义。故答案为:B3.C 【解析】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雪人变小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升华现象。C符合题意;D、雪花变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C 【解析】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A不合题意;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B不合题意;C、墙壁和地板“出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滴,C符合题意;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5.C 【解析】A、冰冻的衣服变干,冰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B、樟脑丸变小消失,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C、冬天窗玻璃上的窗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符合题意;D、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A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A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A符合题意;B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C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B 【解析】A.河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A不符合题意;B.草地上出现霜,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B符合题意;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C不符合题意;D.河面上出现大量“雾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C 【解析】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A不符合题意;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B不符合题意;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C符合题意;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属于非晶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B 【解析】A.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A不符合题意;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B符合题意;C.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D 【解析】A、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云,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在夜间较冷的地面、石块及植物的叶片上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露,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形成霜,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B 【解析】A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B符合题意;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湿手被干手器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D 【解析】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物体由固体变为液态态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物体由气态体变为固态为凝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物体由液态体变为气态为汽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物体由固体变为气态为升华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A 【解析】气温在-10以下,冰不会熔化,所以B错,冰雕变小只能是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14.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热;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湖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需要放热;秋天,早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冰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属于吸热的有:。故答案为:.15.放热;吸热 【解析】霜是一种凝华现象,而凝华的条件是气体遇冷,所以下霜之前都有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再会遇冷凝华,所以就会出现“霜前冷”;下雪之后,雪会慢慢熔化,而熔化的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气温会下降,这样就会出现“雪后寒”。故答案为:放热,吸热 能力题1.B 【解析】A、B“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是放热的过程,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A 【解析】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熔化时要吸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B 【解析】A、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态,所以干冰在空气中会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B、干冰在空气中会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要吸热,B符合题意;C、利用干冰给食物降温是利用升华吸热,C不符合题意;D、利用干冰给食物降温是利用升华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A 【解析】“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所以是凝华;“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5.A 【解析】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A符合题意;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B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C不符合题意;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B 【解析】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一酒精蒸发时吸热,A不符合题意;B、寒冷的北方室外的温度较低,大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B不符合题意;C、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一盐可以降低冰雪的熔点,C不符合题意;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液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C 【解析】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而不是利用熔化吸热,A不符合题意.B. 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蒸发吸热,B不符合题意.C. 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主要是利用热传递使病人降温的,利用的是熔化吸热,C符合题意.D. 水蒸气烫斗喷出的或是气或是小水珠,是利用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B 【解析】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钨丝在高温下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遇到冷管会发生凝华,直接变为固态附着在管的内壁,所以玻璃管变黑,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C 【解析】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正确;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错误;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错误;积雪融化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D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B、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B不符合题意;C、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是冰的熔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提升题1.【解析】解:A、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烧开水时,锅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外卖员管理办法
- 晋升代理期管理办法
- 包头烧烤摊管理办法
- 小企业筹资管理办法
- 备用药抽屉管理办法
- 增程式ai管理办法
- 救援车灯光管理办法
- 沪银企对账管理办法
- 委托代征点管理办法
- 杏鲍菇生产管理办法
- 模板-机房来访人员进出登记表
- DB14-T 2695-2023 目标树选择与作业技术规程
- 预制箱涵吊装施工方案百度
- 《烧(创)伤的急救复苏与麻醉管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选择性必修下原文、翻译
-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
- GB/T 4258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功能规模测量NESMA方法
- 顺丰速运-员工手册
- 四向穿梭车立库
- 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表
- FZ/T 73018-2021毛针织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