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坑监测监理细则工程名称: 编 制: 审 核: 项目监理部 (章)北京照普博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1月20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基坑围护的设计概况2四、基坑工程监测内容3五、基坑工程监测方法4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7七、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8基坑监测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10米,场地底面平均标高取3.9米,即相对标高-1.2米;本工程基坑工程计算开挖面标高取-6.70、-6.80、-7.45、-7.50、-7.95、-8.15米,开挖深度分别为5.5、5.6、6.25、6.3、6.75、6.95米;综合本工程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本工程按二级基坑考虑,重要性系数取1.0;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总说明;3、国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120-99);4、省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其他相关规范及规程;8、本工程监理规划内容;三、基坑围护的设计概况综合考虑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保留住宅和业主要求,本着安全、经济、合理可行的原则,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围护主要确定本基坑采用600MM(局部800MM、900MM)钻孔灌注桩加一道钢筋砼内支撑围护,局部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墙,局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桩支撑,局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道囊带式可回收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采用一排600MM水泥搅拌桩止水,局部坑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要求先施工水泥搅拌桩,再施工钻孔灌注桩。四、基坑工程监测内容1、基坑工程监测是指基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岩土体反应性状、地下水位、边坡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以及侧土压力、撑锚体系轴力和变形以及周围建筑变形等内容的观测或测试。所谓建筑变形,包括建(构)筑物本身(基础和上部结构)变形、建筑地基及其场地道路、地下建筑、地下管线等的变形。建筑变形分为沉降与位移两类。沉降类包括建筑物(基础)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建筑场地沉降等;位移类包括建筑物的水平位移、主体倾斜、裂缝、挠度、日照变形和风振变形以及场地滑坡等。2、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做好信息化施工;信息反馈优化设计,指导施工;用反分析法修正计算参数和理论公式,指导设计。3、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性要求很高,现场监测的拖延或失误造成的事故往往增加抢救的难度。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前应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对象和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和成果分析、项目报警值、信息化施工。监测项目的选择,关系到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盲目增加项目是对工程费用的浪费,但任意削减项目,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的发生。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选择监测对象和项目,参见附表五、基坑工程监测方法1、基坑工程监测应以仪器观测或测试为主,目测调查为辅相结合。目测调查可起到定性、补充的作用,例如:目测调查自然环境可预见地表水的流向,采取截水措施,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具有规律性,基坑开挖应避开当地雨季;目测周围地面的超载状况,采取限量措施;观察基坑周围建(构)筑物和地面的裂缝分布,判别裂缝的新旧区别,产生原因与发展趋势等,常用注浆法加固土体,注浆压力控制较小为宜,否则对周围建筑物有可能不均匀抬起;目测调查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变位与损坏,可采用简易的挖隔离沟方法,对支护结构也有减小主动土压力的作用;目测边坡土体的渗、漏水状况,采取防治整体稳定性措施;目测支护结构的漏水状况,由此导致支护墙后地面、道路的严重裂陷,采取摸清水源、内注外堵、低压浓浆、间断注浆措施等;目测支护桩墙侧面与支撑连接点等关键部位的开裂变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减慢挖土速度;目测基坑底面的渗、漏水状况,对轻微的流土流砂现象,可采用加厚地基垫层加快施工方法,对较严重的必须降低坑内地下水位(注意支护结构渗漏时慎用)或在支护结构内侧加固土体。2、关于仪器观测或测试,包括有:边坡土体顶部水平、垂直位移和支护结构墙顶水平位移的观测,监测点均沿基坑周边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0m。支护结构墙身水平位移即墙身沿深度侧向位移的测试,测试点布置应选在支护结构稳定的不利断面部位,如基坑每边的中间部位,可间隔30m布置一点,或根据基坑周围需要保护建筑物、地下管线部位。周围建筑物的观测,一般与基坑周边距离不超过3H ( H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均应观测其沉降、主体倾斜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外轮廓上,其间距不宜大于10m。对于周围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点宜设置在其顶部,必要时可设置在其底部地层内。对于基坑周围地面(道路)沉降、土体分层沉降、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墙身内力、墙背土体侧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测试点,宜设在基坑纵横轴线或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如土体分层沉降测点布置,一般设在地表沉降或坑底回弹较大的部位。对于支撑及预应力锚杆的轴力、变位的测试点应布置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各立柱桩的隆沉量和水平位移的测试点直接布置在立柱桩上方的支撑面上。坡顶、支护桩墙顶、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位移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测量沉降,经纬仪或全站仪(由光电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联合组成或整体组成)测量水平位移。桩墙墙身水平位移由测斜仪在预埋的竖向测斜管中测试。测斜仪的构造一般为圆柱体,体内安装高精度的重力摆锤,用于仪器倾斜时实测中轴线与摆锤铅直线的倾斜角;体侧上、下(标距0.5m)各安装两对滚动轮,用于自由滑动在配套的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注意内壁刻有两对互为90的四道导槽,钻孔埋测斜管时其中一对竖向导槽的水平方向务必垂直于基坑边线,便可准确实测基坑支护结构墙身沿深度每隔0.5m部位的水平位移。强制性条文7.1.7 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表7.1.7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353二级基坑686三级基坑81010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 开挖深度大于10m; 3) 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3、地下水位监测孔采用钢尺水位计测量,判断坑内降水、支护墙止水及坑外回水的效果。详细数据每天填写基坑监测记录表,表式如下:基坑监测记录表序号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基坑工程监测记录6-1212-1818-61自然环境雨水、气温等2周围地面超载情况3裂缝4沉降5周围建(构)筑物裂缝6沉降7倾斜8水平位移9周围地下管线定位状况10土方分层开挖标高11地下水位坑内、坑外变化12边坡土体裂缝和渗漏水情况13水平位移14垂直位移15支护结构裂缝和渗漏水情况16顶部水平位移17顶部垂直位移18撑锚体系支撑变位19锚杆变形20立柱桩隆沉,倾角21基坑底面裂缝和渗漏水情况22回弹、隆起23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1.审查承包方提交的基坑围护监测方案。2.根据基坑四周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实情,在例会中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3.复核测斜管、水位管的埋设位置和复核沉降观测点标识位置。4.检查监测设备仪器和监测方法。5.检查监测单位资质和监测人员上岗证。6.监控基坑水平位移警戒值为50mm,每日水平位移值小于5mm。7.监控水位管的水位线必须在基坑开挖深度以下lm。8.监控基坑四周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不得出现大的沉降和裂缝。9.本工程监测重点保留住宅周围,在开挖前必须对其进行初测,在开挖过程最好每天做一次观测,挖土结束到底板浇筑完成应每星期2-3次,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后仍需不间断进行观测,直至土方回填完成后方可停止。监测结果必须在每次结束后做成书面资料,报相关单位。七、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检查测斜管、水位管的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测斜管、水位管的埋设根数和沉降观测点标识个数。(3)旁征围护体水平位移监测记录。(4)旁证地下水位线记录。(5)旁证基坑四周建筑物、道路及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山市星级酒店公共关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 机械零件设计课程研究
- 一阶RC模型下高频超级电容器性能成分分析
- 现代设计理论体系及其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职业教育实训室管理模式与实践策略
- 多源数据融合算法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 【《苏州古典古代园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5900字(论文)】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策略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策略跨领域合作
- 2025年运营管理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生物质能利用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报告
- 开工前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皮肤科学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练习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铁隧道配套施工方案
- 足浴前台礼仪培训课件
- 三人合伙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曲靖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驻曲部队未就业随军家属(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招聘10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入住敬老院协议合同模板
- 急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课件
- 2025年对酒驾醉驾问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 2025年河南省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