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三兴检测中心合肥技术研究所检测工艺标准渗透检测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结构件及其他设备的原材料及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1.2 本工艺标准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标准、规范2.1.1.1 JB/T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1.1.2 JB/T6064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 技术条件2.1.1.3 JB/T9213 无损检测 渗透检查A型对比试块2.1.1.4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2.1.1.5 施工技术文件要求的其他检测标准2.1.2 施工技术文件中有关渗透检测的规定 2.1.3 渗透检测方案渗透检测方案一般包含在安装施工方案中。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渗透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渗透检测方案由PT-级或PT-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2.1.4 渗透检测工艺卡 渗透检测前应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工艺卡由PT-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2.2 检测作业人员2.2.1 渗透检测工作应由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渗透检测I级或I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担任。2.2.2 级人员应在级或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渗透检测操作和记录。级或级人员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签发检测报告。2.2.3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2.2.4 检测人员的配备每个台班应配备PT-级或PT-级人员两名,辅助人员或PT-级人员一名。2.3 检测设备与器材2.3.1 渗透探伤剂由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组成。一般情况使用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不得混用。2.3.2 照度计照度计用于测量可见光的照度,照度计应至少每年校验一次。2.3.3 标准试块2.3.3.1 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检验渗透检测剂能否满足要求,以及比较两种渗透检测剂性能的优劣。 对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方法作出鉴定。2.3.3.2 镀铬试块(B型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2.3.3.3 标准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标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无水酒精的混合液体(体积混合比为11)的密闭容器中保存。2.4 作业条件2.4.1 应清除检测范围内的飞溅、焊渣、氧化皮、铁锈、毛刺、油污及防护层等。2.4.2 焊缝的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焊缝的渗透检测。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钢材制造的球罐,应在焊接结束36小时后进行检测操作。紧固件、锻件的检测应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2.4.3 被检工件的表面质量应由委托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检验合格并在检测委托单上签字认可。检测人员操作前应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复核,当表面质量不符合检测要求时,应在委托单上注明原因,退回委托单位进行表面修整,直至符合检测要求。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施加渗透剂显像干燥清洗观察与评定后处理预清洗 3.2 工艺参数3.2.1 渗透检测方法: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溶剂悬浮显像剂)。3.2.2 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法。3.2.3 渗透时间:当工件温度为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时,应按3.2.8条的要求对操作方法进行鉴定。3.2.4 清洗方法:采用擦洗法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3.2.5 干燥方法和干燥时间:自然干燥,干燥时间一般510min。3.2.6 显像剂施加方法:喷涂法3.2.7 灵敏度校验 使用新的渗透检测剂、改变或替换渗透检测剂类型或操作规程时,实施检测前应用镀铬试块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一般情况下每周应用镀铬试块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及操作工艺正确性。检测前、检测过程或检测结束认为必要时应随时检测。3.2.8 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的鉴定3.2.8.1 温度低于10条件下渗透检测方法的鉴定在试块和所有使用材料都降到预定温度后,将拟采用的低温检测方法用于B区。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经过鉴定是可行的。3.2.8.2 温度高于50条件下渗透检测方法的鉴定如果拟采用的检测温度高于50,则需将试块B加温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保持在这一温度,将拟采用的检测方法用于B区。在A区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比较A、B两区的裂纹显示迹痕。如果显示迹痕基本上相同,则可以认为准备采用的方法是经过鉴定可行的。3.3 检测操作3.3.1 予清洗用清洗剂把被检部位表面的油污和污垢彻底清除,并让其自然干燥。局部检测时,预清洗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3.3.2 施加渗透剂用喷涂法施加渗透剂,喷嘴距工件表面20-30mm,渗透剂要覆盖整个被检部位。并应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3.3.3 去处多余的渗透剂渗透结束后,先用干净不脱毛的布或吸水纸将大部分多余的渗透剂擦除干净,再将清洗剂喷涂至干净不脱毛的布或吸水纸上进行擦洗。直到将多余渗透剂擦洗干净,但不允许往复擦洗或将清洗剂直接喷涂在被检部位。3.3.4 干燥:去处多余的渗透剂后自然干燥,干燥时间一般510min。3.3.5 施加显像剂显像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匀,薄而均匀的喷涂在被检表面,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施加。喷嘴距工件表面300-400mm,喷嘴方向与被检表面的夹角为30-40度。3.3.6 观察3.3.6.1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min60min内进行。3.3.6.2 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现场检测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3.3.6.3 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3.4 缺陷记录发现缺陷后,用记号笔在工件上标出,并用草图在探伤记录中标注。必要时可采用照相、录相和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3.5 后处理检测结束后,用干净不脱毛的布或纸清除探伤部位的渗透剂和显像剂。3.6 缺陷评定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缺陷评定应按JB/T4730.5标准执行。3.7 复验3.7.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复验: 3.7.1.1 检测结束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3.7.1.2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3.7.1.3 用户有要求或认为有必要时。3.7.2 复验时,必须对被检表面进行彻底清洗。4 质量检查4.1 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4.1.1 质量检查要求检查系统灵敏度,缺陷评定准确性。4.1.2 质量检查方法4.1.2.1 用镀铬试块检查系统灵敏度。4.1.2.4 检查缺陷记录,必要时进行复验。4.2 质量检验标准4.2.1 试块人工缺陷显示清晰。4.2.2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JB/T4730.5的规定。施工技术文件要求采用其它质量检验标准时,应以施工技术文件的要求为准。4.3 质量控制点序号控制点控 制 措 施1人员资格检查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2检测工艺编制无损检测方案和渗透检测工艺卡3系统灵敏度每天工作开始前,用镀铬试块校验系统灵敏度4检测报告实行检测报告审核制,审核人员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进行审核4.4 质量记录4.4.1 渗透检测记录 操作时应认真填写渗透检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工件名称、工件编号、材质、尺寸及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检测比例、渗透检测剂牌号、标准试片、检测方法( 包括渗透剂类型和显像方式)、操作条件(包括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干燥温度和时间、显像时间;)操作方法(包括预清洗方法、渗透剂施加方法、去除方法、干燥方法、显像剂施加方法、观察方法)验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及复探情况 、探伤结论等,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应在检测记录上签字。4.4.2 渗透检测报告应及时签发渗透检测报告,其内容除包括渗透检测记录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满足检测标准规定的有关内容。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应在探伤报告上签字。4.4.3 资料保管:所有检测资料应妥善保管,保管期原则上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4.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5.1 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如清洗不足或过清洗都将可能造成漏检。4.5.2 非标准温度检测时,一定要用铝合金试块进行操作方法的鉴定。4.5.3 检测面照明一定要符合要求,否则细小显示观察时有可能遗漏。5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5.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控 制 措 施1渗透检测触电1 现场用电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2 配置漏电保护器。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4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接地。2渗透检测火灾1 现场配备灭火器材。2 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3 渗透探伤剂存放应远离火源。3渗透检测高处坠落1 高处作业前,对脚手架进行检查。2 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严禁低挂高用。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4 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4渗透检测罐内作业窒息1 容器内作业前,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有害物质检测。2 注意通风,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3 设置专人在容器外监护。5.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控 制 措 施1渗透检测破布、废纸,废渗透剂喷罐1 设置专用容器,分类回收。2 统一上交现场有关部门。 5.3 作业环境要求5.3.1 现场通风:容器内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通风良好。5.3.2 现场照明:容器内作业时,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6 管理措施6.1 检测人员进入检测现场必须遵守建设单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6.2 检测仪器运输途中要做好防震措施,并按仪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仪器。6.3 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检查跳板是否牢固,并将仪器安全可靠的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职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储能行业试题带答案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水果销售市场信息分析与反馈制度
- 2026年纺织科技公司应付账款付款审批管理制度
- (正式版)DB5404∕T 0009-202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 第七单元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6.2自然环境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骨盆骨折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理风险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版(4篇)
- (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
- 国开(四川)2024年秋《地域文化》形考任务1-2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
-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高中数学大题各题型答题模板+必背公式
- 沪教牛津版九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默写版
- 浙江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动物检疫员技能竞赛(理论部分)复习内容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自考08257《舆论学》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考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填空(每天打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