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1页
(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2页
(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3页
(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4页
(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2分析图t121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图t121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3广州南沙区拥有面积达200多公顷的湿地,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由于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保持不变d南沙开发应追求经济发展第一,不用考虑对环境的影响4最近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5如图t122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t122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6如图t123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图t123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约为输入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d各营养级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稳定7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c把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做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8(双选)图t124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图t124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图中有6条食物链9(双选)“粮桑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图t125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图t125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10图t126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t126(1)图1中的甲对应于图2能量金字塔中的_;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_。(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根据种群之间的关系判断,bc段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3)图3中的a、b分别代表_,次级消费者是_,d对应于图1的_。图3中ac之间碳的进出的形式是_,所涉及的主要生理过程分别是_。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 000 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_kg。11目前,我市玉米秸秆已经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图t127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其中数字表示某地块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时各生物同化的总能量,据图回答:图t127(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蚯蚓属于_;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虑,图中生物可构成的食物链(网)是_。(2)家畜同化的能量远低于玉米,其原因有玉米的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籽实)、_、_,图中所有能量最终以_形式返回无机环境。(3)玉米的种群密度会影响其产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过度密植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是_。(4)如图表示该地块物种丰富度与玉米种群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玉米的种群密度越大,该地块的物种丰富度就_,原因是_。图t128(5)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图t127还田方式的优点是_。12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部分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养殖区和航道区植物种类差别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结构。(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养殖区常需人工去除浮叶植物的原因是_。(3)河蟹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外,其余的全部用于_。湖泊中大型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的原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_。(4)该湖泊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碎屑导致水体污染,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可治理水体污染。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碎屑可能来自_。浮床生态工艺法其机理正确的有_。a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b植物吸收水中的no、po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专题限时集训(十二)a1c解析 由题目可知该甲虫是营腐生生活的,a项错误;又因为甲虫为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消费者,b项错误;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部的是生产者,d项错误。2b解析 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题图中缺少分解者,a项错误;甲是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项正确;碳和氮在生物群落中都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项错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项错误。3b解析 湿地破坏将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各种价值;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4c解析 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严重干旱使当地物种多样性下降,每一个物种都具有本身特有的遗传特性,当多样性下降时一定影响基因多样性;长期干旱,当地物种多样性会持续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故a、b两项错,c项正确;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d项错误。5c解析 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戊固定(不是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将导致该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6c解析 碳元素在各营养级及分解者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生态系统中在各营养级之间以及生物因素与无机环境之间均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10%20%的传递率是指一个营养级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而不是输出能量之和占输入能量之比。7a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传递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如蚯蚓是分解者,它可能又被鸟类等消费者所食,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简单,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c项正确;由于消费者的存在,植物间竞争激烈程度较小。故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d项正确。8bd解析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图示中的细菌也可以作为消费者线虫的食物;食物链的营养级的划分一般以捕食链划分的,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因此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蜘蛛;若大米草死亡则细菌数量增加,则以细菌为食物的线虫数量增加,则沼蟹数量亦增加;图中生产者为大米草、藻类,与之相关的捕食食物链有3条。9bd解析 沼气池的建立使得废物资源化,防止了环境污染,a正确;通过增加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能量传递效率只能在10%20%之间,b错误;任何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10(1)先增加再减少然后稳定(2)增长型甲的食物乙的数量在增加、甲的天敌丙的数量相对较少 (3)生产者、分解者e乙co2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呼吸作用)200解析 (1)图1中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其中甲为第三营养级,处于能量金字塔的位置。若丙数量大量减少,则甲数量先增加再减少然后稳定。(2)c处甲的数量正处于上升趋势中,其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乙、丙分别是甲的被捕食者和捕食者,因此乙的数量在增加、丙的数量相对较少都有利于甲数量的增加。(3)图3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碳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流动。若生产者有5 000 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则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5 00020%20%200 kg。11(1)分解者玉米家畜(2)一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热能(3)种内斗争剧烈(争夺光照、水分、无机盐、空间等,答竞争不得分)(4)越低玉米竞争优势明显,导致其他植物种类减少,动物种类也相应减少(5)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分解者;食物链(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因此可构成的食物链(网)是玉米家畜。(2)前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原因有三个: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一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能量流动中所有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返回无机环境。(3)当玉米过度密植,由于争夺光照、水分、无机盐、空间等而导致产量降低。(4)据题图分析可知,玉米的种群密度越大,该地块的物种丰富度就越低,原因在于玉米竞争优势明显,导致其他植物种类减少,进而动物种类也相应减少。(5)图示的秸秆中的能量依次被家畜、食用菌和蚯蚓利用,因此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12(1)水平(2)苦草河蟹的取食减少浮叶植物遮挡沉水植物的光线(3)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