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江阴市要塞中学王少东【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语文又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以“情”感人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之间情感流动的过程,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情感因素在课堂中闪光。新课程强调教学目的的根本转变,由传授知识型跨越到弘扬人文精神型。新教材不把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课本本身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而是力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散步,就是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珍惜亲情。以上是我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如下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味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语言美,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评价本文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获得选材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促成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伦理意识的形成,进而获得有意的生命启迪。另外,根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今学生只知索取爱,不知奉献爱,“孝道”的传统道德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特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观。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理解通过传神有趣的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写法。(二)能力培养点1、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情感体验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重点: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难点:品味揣摩语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情感熏陶 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爱心传递。2学生畅谈感受(指名23名学生)提问:这则广告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爱心?(孝顺之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二、听文入境、整体感知:1在音乐伴奏下听课文朗读录音(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钢琴曲母亲的信,轻柔的音乐和饱含情感的范读,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共鸣)2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谐)三、读文生情、品位语言和谐的家是美好的、温馨的,和谐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现在我们就抓住这两个关键字,把课文读一遍,融入到了文中那和谐的氛围里。要求: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写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尽显和谐。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认为谁做得最好?问题设计:(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2)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的决定是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说明什么?(3)面对“我”的选择,母亲又是怎样决定的?这说明了什么?(4)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过渡:散步这篇散文,浅中寓深,平中出巧,是一篇公认的美文。在散步过程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使文章充满了亲情美,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除此之外,你觉得文章还美在哪里?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把它们找出来,)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作者精心选择了“新绿”、“嫩芽”和“冒着水泡的冬水”这些能表现初春特色的江南景物来写。作者还特地作了进一步的点染:“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全家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出现了,这些景物为人物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那里有金色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优美迷人的田园风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谐、景色宜人,展现了全家福的画面。)美在文章多处出现比较对称的语言,读起来给人以美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这些语言简洁、凝练、含蓄,组织得也很工整,使用了很多松散的对偶句,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和谐的美感。四、品文入理,合作研讨这篇文章难道仅仅是写散步吗?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教师小结:散步这篇散文的美点就表现在语言美,人情美,意蕴美。五、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散步这篇散文,它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祖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板书:(小)挖掘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大主题(板书:(大)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板书:)那么,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更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六、拓展延伸,以情动人(过渡: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可现实呢?)1、联系实际:公益广告拍照片广告主题: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荧幕出示: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节选)孝心无价 毕淑敏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jun)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zh)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 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练一练:1、文中有一句话与标题“孝心无价”相照应,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2、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七、布置作业:1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情,把你的体会写在随笔本上。.2. 搜集尊老爱幼的故事教后反思 散步创新教学反思我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它说:切忌把语文教育变成单一狭隘的工具性、知识性、政治性的灌输与教训。切忌在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的机械、僵化的模式中,使作品无限丰富的内涵干瘪,使文学和诗意的光辉暗淡。我想这大概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从以往的文字的教学,段落的划分中跳出来,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的欣赏美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的美的文章吧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我想关键在于平时的引导。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感觉。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这种学习活动给同学们的潜移默化就是:课文中一定有美点,自己的眼睛也一定能发现美点。这样的训练进行得多了,对“美”的感受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对“美”的探寻就会成为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而学生如果有了这种感觉与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并用文字来表达美,讴歌美。我想,果能这样,其教学意义、育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千字美文。这篇散文选取的素材是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却于不经意间道出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涉及到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如果学生只能读出本文是在写散步,写散步时看到的美景,同学们读到的东西就太浅显。新课改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通过这篇课文的讲授,使我感受到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这篇课文的讲授,更使我感受到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
- 2026届长沙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肥城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甘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市鹏程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电人防劳务合同5篇
- 办公空间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租金调整协议
- 财务稳健型私人小企业员工薪资支付合同
- 跨国婚姻离婚协议:资产评估与跨境财产分配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项目部商务管理办法
- 202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编制外)招聘1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精麻药品培训知识课件
- 2025细胞与基因治疗科研领域蓝皮书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真题拓展:语言文字运用“衔接+感情色彩+关联词语+错别字”
- 2025年司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优化
- 心衰护理题库及答案
- 仪表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