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pdf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pdf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pdf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提纲 5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学习提纲 5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一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了解夏 商 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二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在西周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 而在后世中央集权体制下又成为离心因素 宗法制的具体 内容及其对后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这些都是较难理解 掌握的 三 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讨论 讲述等 四 自学提纲 一 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 夏商周的更替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史称 上古三代 它起源于 世纪 止于 年西周灭亡 历时约 1300 多年 其中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 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此朝代屡次迁都 直到公元 前 14 世纪 将都城迁到 史称 2 公元前 年 周武王率兵在 与商纣激战 商纣王战败自杀 商朝灭亡 周朝建立 定都 今 史称 3 填写表格 内容 国家 建立时间 立国君主 都 城 灭亡时间 亡国君主 夏 商 西周 二 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 分封制 1 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西周统治者实行 制 2 分封的办法 由周王把土地 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性贵族 建立起许多诸侯国 历史上称为 3 西周时的主要封国有卫 宋 等国 4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 缴纳贡赋和定期朝 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在封国内的诸侯有 的统治权 并可把封地内的土地和民众逐级分封 给 和士 5 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的实行 对拓展周的 加强周王室的 起了重要作用 二 宗法制 1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 为基础的 核心是 2 作用 由层层等级严密编织成的宗法血缘关系网络 起着维护 和稳定 的作用 三 西周的灭亡 1 西周末年 政局动荡不安 公元前 771 年少数民族 攻破镐京 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2 幽王死后 申侯和诸侯拥立太子为王 这就是周平王 公元前 年 平王把都城迁到 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 称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二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题目 1 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说明了什么道理 2 结合 烽火戏诸侯 的故事思考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五 自我检测题 1 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最早出现的国家是 A 夏 B 商 C 殷 D 周 2 我国最早的国家是由 建立的 A 启 B 尧 C 舜 D 禹 3 公元前 21 世纪比公元前 16 世纪 A 晚 500 年 B 早 5000 年 C 早 500 年 D 晚 5000 年 4 西周灭亡时 在位的统治者是 A 纣王 B 幽王 C 武王 D 平王 5 烽火戏诸侯 的故事 你听说过吗 它发生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6 东周的都城是在 A 殷 B 镐 C 牧野 D 洛邑 六 当堂检测 1 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2 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A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B 平民和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 C 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 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3 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 建立军事屏障 防止外族入侵 B 加强各地的统治 C 排除异姓诸侯 团结同姓诸侯 D 分割诸侯的兵力 4 公元前 1046 年 武王伐纣 双方发生 A 牧野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涿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5 史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西周 A 实行禅让制 B 实行分封制 C 确立世袭制 D 推行郡县制 七 拔高思考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2 6 思考下列问题 公元前 18 年是多少世纪 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公元 198 年是多少世纪 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2007 年是多少世纪 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 1990 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算一算公元前 1046 年是公元前多少世纪 距今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