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雨霖铃》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雨霖铃》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 霖 铃(一)、导入新课 翻开灿若星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李白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崔莺莺说:“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江淹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能销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所以柳永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如何抒写那份离情的。(二)、作者简介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流浪了一个时期。至景祐元年(1034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于南门外。(三)、美美地听感受词的音律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1、 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2、 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四)、美美地读语感训练1、 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2、 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诵读训练。3、 第三次读:全班朗读。(五)、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1、 教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1)、由意象品味意境。(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2、 学生小组讨论(1)、找意象,说作用。意象: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 暮霭 杨柳岸 晓风残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2)、找出体现作者形象的词语,说出其所表达的情感。人物形象:无绪 泪眼 凝噎情感:无奈 伤痛 难分难舍(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学生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融情于景,情景交融3、 个人体悟请学生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意境。4、 小组交流讨论。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学生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充足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例如:(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有尽而意无穷。5、 评选佳句对比美句,结合评析,让学生指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6、 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7、 美美地背感受美妙的情致(1)、播放送别二胡乐曲,学生随着此背景音乐,想象离别情景,边背诵诗词。 教师鉴赏技法指导探究讨论教师演示明确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