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县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长沙县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 本(20062020年)长沙县暮云镇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 16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2第三章 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3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5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7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10第七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15第八章 附 则16附件: 长沙县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是暮云镇辖区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镇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以及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修编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贯彻土地利用基本国策,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各行各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促进本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第三条 规划修编的任务 在对本镇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协调各部门用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特别是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第四条 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长沙市暮云片区规划(200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长沙县暮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长沙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暮云镇总体规划。第五条 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的范围是暮云镇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6405.60公顷。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第六条 土地利用结构 暮云镇土地总面积6405.60公顷,其中:1.农用地总面积3685.64公顷,其中耕地1793.64公顷,园地69.07公顷,林地1279.59公顷,其他农用地543.3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8.00%、1.08%、19.98%、8.48%。2.建设用地总面积1983.60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05.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62%,包括城镇用地621.39公顷,农村居民点654.5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426.21公顷,其它用地3.18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9.7%、10.22%、6.65%、0.05%。交通用地152.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25.68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38%、1.96%。3.未利用地总面积736.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1.50%。第七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数量急剧减少。2005年耕地面积1793.64公顷,比1996年减少175.16公顷。2. 土地质量有所退化。耕地经营的比较效益低,重用轻养,质量下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利工程老化,山塘水库淤积,防洪设施有待加强。3. 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较低。部分工矿企业用地闲置,导致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户均用地面积大。第八条 土地资源利用潜力 1.土地开发潜力。全镇有待开发土地资源65.40公顷,其中宜耕后备资源26.90公顷,宜林后备资源22.20公顷,宜园后备资源16.30公顷。2.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全镇通过土地整理可新增耕地126.90公顷,其中农田整理新增耕地27.10公顷,村庄整理新增耕地92.40公顷。复垦工矿废弃地可增加耕地7.40公顷。3.“四低”资源利用潜力。全镇中低产田土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7%,低产林地、低产园地和低产水面面积也不小。通过工程和技术等系列措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改良土壤,优化生产结构,可使经济效益有较大增长。第三章 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第九条 土地利用目标 总体目标是在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的条件下,满足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并以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具体目标是:1. 耕地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面积为1162.6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50.92公顷。2.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14.82公顷以内,农用地转用规模控制在1373.33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631公顷以内。 居民点工矿用地规模控制目标。2020年居民点工矿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163.74公顷以内。其中建制镇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865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51.67公顷以内;独立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844.36公顷以内;其他用地规模控制在2.71公顷以内。 交通水利用地规模控制目标。2020年交通用地规模控制在127.48公顷以内,水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123.60公顷以内。3.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全镇土地保护面积不低于1508.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54%,其中湘江水源保护区1010.2公顷,生态保护林区463.24公顷,城镇永久生态绿地保护区34.68公顷。4. 土地利用效率目标。2020年全镇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0.4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万元/公顷,比2005年提高3.5倍;每万元GDP占用土地0.071公顷,比2005年降低61.11%。第十条 土地利用方针 总的方针是以工促农,城乡联动,抓工兴商,工商兴镇。1.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重点保证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城镇和交通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兼顾,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和占用耕地的指标,努力提高城镇用地使用效率。2.努力改善生态条件,大力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并举,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3.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部门和区域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充分发挥土地的多功能效益。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第十一条 用地结构调整 根据土地利用方针和目标及本镇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用地的需求,经过用地预测和综合平衡,对全镇土地利用结构作如下调整:1.农用地。到2010年总规模2874.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88%,比2005年减少811.00公顷。2020年农用地规模2312.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10%,比2005年减少1373.30公顷。其中:-耕地 到2010年总面积1460.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0%。到2020年总面积1162.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15%。-园地 到2010年总面积53.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3%。到2020年总面积38.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0%。-林地 到2010年总面积88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6%。到2020年总面积69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3%。-其他农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479.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9%。到2020年总面积417.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7%。2. 建设用地。到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2840.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35%。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3414.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31%。-城镇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1409.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00%。到2020年总面积18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12%。-农村居民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537.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9%。到2020年总面积451.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5%。-独立工矿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666.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1%。到2020年总面积844.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18%。-其它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2.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到2020年总面积2.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交通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12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6%。到2020年总面积127.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9%。-水利设施用地 到2010年总面积129.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2%。到2020年总面积123.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3.未利用地。到2010年总面积690.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8%。到2020年总面积678.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59%。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第十二条 用地布局 根据规划方案,规划期末各类用地的布局为:1.农用地布局 农用地主要布局在镇域的南部和107国道以西至湘江沿岸地区,其中耕地主要分布于湘江沿岸的三兴、沿江和兴马等村,以及东南部的许兴和莲华两村的大片耕地。林地和园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暮云新村、许兴、莲华和高云等村。2.建设用地布局 建设用地布局 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镇域中部和北部,107国道以东,其中:-城镇用地 主要布局在镇域北部,和天心区连成一片。以暮云工业园为中心,园区内严格控制企业三废的排放,对有污染的企业入园之前先进行环境评估,污染严重而又不能切实采取措施解决污染问题的企业不得入园。以保证园区生态环境。东北部是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中心的文教卫区,东部是以长沙生态动物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休闲区,东南部为商贸区。-农村居民点用地 总的原则是向城镇集中搬迁,尽量向中心村靠拢,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地块时优先考虑空坪隙地,尽量少占耕地。主要分布在北塘、沿江等沿湘江地带。-独立工矿用地 规划期内工矿区主要布局在东北牛角塘村、西北高云村、东南莲华村和许兴村和南部的暮云新村。-交通运输用地 交通网络以“六纵五横”骨架,“六纵”即107国道、芙蓉南路、新韶山路、暮云大道、南塘路和东环路,“五横”即火星大道、北环路、南湖大道、伊莱克斯大道和南横线。配套城区通向石燕湖、南托、跳马的通乡公路、通村公路以及村村相通的农村公路网,拓宽硬化现有农村主要道路。-水利设施用地 规划期新增用地主要是湘江沿岸以及位于暮云新村、许兴村、兴马村等。 空间管制区域布局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根据建设用地布局原则,全镇共划分为四个区域:-允许建设区 全镇划定允许建设区3181.1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66,主要分布于镇域中部和北部,以西湖、高云、莲华、南塘、牛角塘等村面积相对较大。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有条件建设区 全镇划定有条件建设区960.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99,主要分布于牛角塘、沿江、三兴、北塘、莲华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限制建设区 全镇划定限制建设区348.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4,主要分布于莲华、西湖、暮云新村、许兴、高云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力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禁止建设区 全镇划定禁止建设区191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91,主要分布于镇域的东北和东南部以及湘江水域。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第十三条 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按其性质,布局在暮云镇城区的各功能区内。工业项目按规定进入工业园区。农村道路和水利设施项目布局在镇区西部湘江边和南部,不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单独选址。第十四条 耕地保护 对规划期内建设占用以外的所有耕地实行全面保护,特别是对城镇周围、铁路和公路沿线、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进行重点保护。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1162.64公顷。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镇划定基本农田1150.92公顷。努力改善耕地生产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改造中低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产出率。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第十五条 土地用途分区 分区依据和原则:以本镇土地的适宜性为基础,根据规划的原则、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土地的主导用途进行分区划片。各用途区应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用途控制,不得随意转换。全镇土地总面积6405.60公顷,划分为九大用途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结合本镇实际,下列耕地划入本区,实行特殊保护: 已确定的粮、油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规划城镇、村镇和独立工矿建设以外的,现有高产、稳产农田和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现有蔬菜生产基地和规划期间拟建设的蔬菜生产基地; 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田和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全镇划定基本农田区1303.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35。2、一般耕地区 基本农田以外的劣质耕地和规划确定为农业使用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以及河道泄洪区内的耕地。面积为37.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8。3、一般农地区 主要包括现有的果园和茶园及其范围内的零星用地,面积为40.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3%。4、林业用地区 包括韶山南路延长线两侧的成片的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宜林后备土地资源以及上述土地范围内其他类型的零星土地,不含已划入其他用地区的分散林地。面积369.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7%。5、生态林地区 主要是镇域南部以南横线为界线往南的大片有林地,以及东北部与跳马交界的有林地,纳入生态建设重点保护。面积463.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3%。6、城镇建设用地区 包括规划已确定的暮云镇建成区以及规划期内城镇发展的控制区域, 面积18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11。其中包括城镇永久生态绿地34.68公顷,占城镇规划面积的1.86。7、村镇建设用地区 包括建制镇以外的集中连片的村庄、经批准的村镇规划确定增划的建设用地、规划新增居民建房用地,面积443.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2。8、独立工矿区 主要包括独立于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之外的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区域。面积873.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63。9、湘江水域保护区 主要包括湘江水域和镇域内其他水面。本区面积101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5.77%。第十六条 土地分区管制规则1、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及其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得转变用途。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非占不可的,应按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批用地。 区内的土地禁止进行城镇村建设和工业小区建设,禁止在其中筑窑、建房、挖沙、采石、取土。2、一般耕地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一般农田转变用途。 鼓励区内的其他土地转变为农业或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用地;按规划保留现状用途的,不得擅自扩大用地面积。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项目除外)。3、一般农地区管制规则:区内土地鼓励用于苗圃、果园、桑园和茶园等园地开发利用,控制区内耕地地改变用途,鼓励其他用地向园地调整。4、林业用地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主要供林业生产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 鼓励林业用地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控制区内耕地改变用途。除改善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确需退耕还林外,其他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林业生产用地。5、生态林地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主要供生态环境保护及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 鼓励生态林地区内影响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控制区内耕地改变用途。除改善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确需退耕还林外,其他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的用地。6、城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 城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区内的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严禁废弃撂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7、村镇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 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居民住宅、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执行村镇规划; 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镇企业,向村镇建设用地区集中。严禁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用地进行村镇建设; 控制村镇建设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村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污染。8、独立工矿区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工矿生产建设及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使用。 鼓励其他零星分布的工矿企业向独立工矿用地区集中。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9、湘江水域保护区管制规则: 禁止在本区挖沙、取土、倾倒废物污水,保护水生态环境。 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以及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建设项目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项目。 第十七条 土地功能分区 全镇划分四大生态保护区(复区),第一生态保护区面积为102.97公顷,主要分布在高云村,第二生态保护区面积为119.82公顷,主要分布在许兴和莲华村,第三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24.81公顷,主要分布在暮云新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