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 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2.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4.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 b c d 5.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7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私学兴盛a b c d8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9“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a.王阳明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11.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12.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1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4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民 d“天人感应”理论1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17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18.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 )商品经济的发展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西学东渐影响抗清斗争实践 ab c d19.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 ) 民为贵,君为轻 人性本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b.c.d.20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a.b.c.d.21.“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提出“致良知”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2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23.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4.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25.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26.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7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28.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c万物发展的规律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29.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三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图一(前551前479年)图二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对联集锦。山东和山西的对联是: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回答问题:(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图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2.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分别处于什么时代?(2)三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和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3)从材料来看他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3.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回答:(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各写出1点即可)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材料四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正cad考试试题及答案自考
- 2025年公需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多选类)
- 胖东来门店管理办法
- 航天招投标管理办法
- OA系统文件管理办法
- 虚拟服饰库存管理办法
- 蔬菜代收点管理办法
- 仓储物资超市管理办法
- 血站样本保存管理办法
- 落实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 2022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470题)
- 征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高温中暑急救教学
- 妇科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 专科护理建设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直销团队文化课件
- 广西南宁市三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 2025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多元化教学计划
- 新审计法知识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