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题目名称 塑料碗的塑件注射模 学生姓名所学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所学专业职称 一 设计 论文 主要内容及进度 先对塑料碗进行产品分析 再考虑注射机的选择 然后根据对塑料碗的分析来确定模具分型面 型腔的数目及分布 浇口形式等 最后对成型零部件 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 温度调节系统进行 设计 二 主要技术指标 或研究目标 能够在实际中进行塑料碗的生产 并且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各项功能及零部件均符合设计所 能达到的数据要求 论文写作指导 QQ625880526 论文资源网 最专业的论文与设计资源学习 分享平台 三 进度计划 四 重要参考文献 1 塑料模设计手册 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 S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 百度百科 3 王宇平 公差配合与几何精度检测 M 北京 人民邮政出版社 2007 10 42 4 程胜文 余冬蓉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36 78 5 黄晓燕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手册 S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 林昌杰 模具制造工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2 129 7 徐佩玄 注射模具的热流道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73 125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摘 要 本次设计以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碗为依据 对它的生产用品注塑模进行设计 其中对 模具结构包括了塑件的分析 注射机选择 确定及校核 注射模具的内部结构设计 分 型面的选择 浇注系统的设计 成型零件的设计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等等 模具的浇注系统采用了热流道板后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成型周期 节约了大量 的塑料原料 减少了再生料 而且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控制过程 但随着产品批尽管模 具的成本在一次性投资中较高量的增大 模具的综合效益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尤其 对具有一定精度要求的产品在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注射模 塑料碗 热流道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1 1 塑件的工艺分析塑件的工艺分析 2 1 1 塑件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2 1 2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3 1 2 1 塑件的结构分析 3 1 2 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 1 2 3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3 1 3 初步确定注射机型号 3 1 3 1 计算塑件的体积 重量和注射量 3 1 3 2 注射机的选择 4 5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5 2 2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6 2 1 分型面的选择 6 2 2 确定型腔的布局 7 2 3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8 2 3 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8 2 3 2 成型零件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 2 4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2 4 1 脱模机构设计的原则 11 2 4 3 推出方式选择 12 2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3 2 6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14 2 6 1 加热系统的设计 14 2 6 2 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2 7 排气系统的设计 15 2 8 热流道的设计 16 3 3 注模架的确定注模架的确定 17 4 4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7 4 1 注射量锁模力的校核 17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4 2 注射机开模行程的校核 17 4 3 注射机安装尺寸的校核 17 5 5 绘制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绘制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 18 5 1 模具总装图 18 5 2 模具工作过程 19 6 6 型芯的数控加工仿真型芯的数控加工仿真 19 结论结论 2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0 致谢致谢 31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 前 言 当今社会在汽车 电器 仪表 电机 电子 通信 家电和轻工等行业中 60 80 的 零件都要依据模具成形 并且随着近年来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迫 切 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结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 模具生产技术的高低 已成为衡量一 个国家产品的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次选题是根据家庭常用的塑料碗为依据来做的模 具设计 塑料工业近 20 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早在 7 年前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 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 塑料制品在汽车 机电 仪表 航天航空等国家支柱产业 及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 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 世界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随着塑 料制品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生产周期的缩短 主要依靠经验的传统模具设计 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在大型复杂和小型精密注射模具方面我国还需要从国外进 口模具 本次设计的选择塑料碗来进行注塑模的设计 选择的原因是 碗是我们的日常用品 中必不可少 塑料经济实用 使用塑料做日用品价格低廉 品质优良 注射成型具有生 产效率高 塑件质量好 对塑料的适应性强 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能满足当前人们的 需求 塑料碗注射模具从起初的简单模具设计中借鉴了许多经验 如浇注系统中的热流 道浇注系统 该系统可避免流道中的塑料损失 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 有利于节约原材 料 缩短成型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 塑件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产品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塑件的材料为 PP 即聚丙烯 属于热塑性塑料 PP 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 它比 PE 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于均聚物型的 PP 温度高于 0 以上时非常脆 因此许多 商业的 PP 材料是加入 1 4 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 共聚物型的 PP 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 100 低透明度 低光泽度 低刚性 但是 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PP 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P 的维卡软化温度为 150 由于结晶度较高 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 不存在环境应力开 裂问题 通常 采用加入玻璃纤维 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 PP 进行改性 PP 的 流动率 MFR 范围在 1 40 低 MFR 的 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 对于相同 MFR 的材料 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 PP 的收缩率相当高 一般 为 1 8 2 5 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 PE HD 等材料要好得多 加入 30 的玻璃 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 0 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 PP 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 抗酸碱腐蚀性 抗溶解性 然而 它对芳香烃 如苯 溶剂 氯化烃 四氯化碳 溶剂 等没有抵抗力 2 PP 塑料成本低 易成型 且无味无毒 PP 塑料还有一种叫食品级的 本身就是做食品 用的容器的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3 1 2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1 2 1 塑件的结构分析 该塑件是塑料碗 其材料为透明 PP 塑料 碗的壁厚为 2mm 口部直径为 150mm 最 大高度为 65mm 外部最大轮廓直径为 154mm 深度为 60mm 碗底在 72mm 处最大厚 度 5mm 主流道球面半径 SR 为 7 2mm 1 2 2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问题是所用塑料的收缩量 由于结晶 PP 的收缩率相当高 一 般为 1 8 2 5 应用于不同的塑料加工过程都相当稳定 塑料碗的尺寸未注公差 尺寸精度查表取 MT5 塑料成型模具 表 2 1 3 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 壁厚最大处为 5mm 最小处为 2mm 壁厚差为 3mm 较均匀 有利于零件的成型 1 2 3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熔接痕 气痕 飞边 毛刺等生产缺陷 内部不得有导电 物质外 没有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 故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 注射时在工艺参数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 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 得到保证 1 3 初步确定注射机型号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 在设计前要了解生产制 品可供选用的注射机规格 型号及与模具设计有关的技术参数 并估算制品及浇注系统 凝料的总体积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所选注射机的型号及规格 1 3 1 计算塑件的体积 重量和注射量 按照塑料件图所示尺寸 圆角部位简化 近似算得塑件体积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4 352684 s V 3 mm 查设计资料可知 PP 塑件的密度为 0 90 0 91g cm 取 0 90 g cm 算得塑件质量 33 为 M 0 90 352684 10 32g s 3 型腔数量的确定 对于从产品顶部中心进料的形式而言 如采用一模一腔 模具可用直接浇口进料 模架 可选用大浇口系列 模具结构将会非常简单 但塑件成型后 浇口处需进行二次加工 并对 外观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产品外观质量要求模具需采用点浇口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使产 品浇口处的痕迹较小 而且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过程 加上产品批量及尺寸精度的要 求 再考虑到模具的制造成本 初步确定型腔数为 2 即一模两腔 由于流道凝料的质量未知 根据经验 可以按照该塑件质量的 60 来进行计算 因 此注射量为 M 2M m 2 32 32 60 83 2g s 查表设计资料得 PP 塑料成型时的注射压力 p 120MPa 注射机的注射压力须满足 120Mpa 1 3 2 注射机的选择 根据计算结果 并查阅塑料注射机技术规格表 可初步确定选用 XS ZY125 型注射 机 该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如下 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5 标准注射量 螺杆 柱塞 直径 注射压力 注射行程 注射方式 锁模力 模板最大行程 模具最大厚度 模具最小厚度 合模方式 拉杆空间 喷嘴孔径 球面半径 喷嘴移动距离 125cm3 38mm 150Mpa 200mm 螺杆式 90 N 4 10 300mm 500mm 300mm 液压 机械 500 680mm 4mm 12mm 210mm 表 1 1 注射机参数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6 2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分型面的选择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型腔的排列方 式 冷却水道布局 浇口位置设置 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 设计 推出机构的设计 热流道的设计等内容 2 1 分型面的选择 塑料在模具型腔内凝固而形成塑件 为了塑件的脱模和安放嵌件的需要 模具型腔 必须分成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即为分型面 模具设计中 分型面的选择很关键 它决定了模具的结构 直接影响模具使用 制造 及质量 应根据分型面选择原则和塑件的成型要求来选择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为 分型面应选在塑外形最大轮廓处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塑件脱模 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分型面的选择应使模具易于加工 分型面的选择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模具的侧抽芯 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脱模斜度对塑件尺寸的影响 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防止溢料并考虑飞边在塑件上的部位 11 以上原则可能发生矛盾 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 以满足塑件的主要要求为宜 该塑件为圆形透明塑料盒 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 为了降低模具的复杂程度 减少 模具加工难度 对于这种圆形塑料盒产品结构采用注射成型工艺时 其分型面选在产品口 部台阶的最大投影面位置 如图 2 所示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7 2 2 确定型腔的布局 型腔的布置实质上是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规划和确定 一旦型腔布置完毕 浇注系 统的走向和类型便已确定 同时可协调布置冷却系统和退出机构 多型腔的排列在模板上通常采用圆形排列 H 型排列 直线型排列 X 型排列和 Y 型 排列等 在进行型腔的布置时应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排列方式 设计排列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 1 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浇注系统 确保均衡进料和同时充满型腔 2 型腔的圆形排列所占的模板尺寸 虽有利于浇注系统的平衡 但加工较麻烦 一般情况下常用直线型排列或 H 型排列 3 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应力求对称 以便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 4 尽量使型腔排列得紧凑 以便减小模具的外形尺寸 减轻模具重量 综上所述 本塑件在注射时采用一模两腔的模具结构 应直接采用直线型排列 如 下图 图 2 2 型腔布局图 图 2 1 分型面的确定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8 2 3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模具中决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称为成型零件 包括凹模 凸模 型芯 镶 块 成型杆和成型环等 本设计中成型零件指的是成型塑料碗外表面的凹模和成型内表 面的凸模 由于塑料碗是大批量生产 成型零件要求较高的耐磨性 较高的强度 抗疲劳 强度 设计成型零件时 应根据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结构及使用要求 确定型腔的总体结 构 选择分型面和浇口位置 确定脱模方式 排气部位等 然后根据成型零件的工作尺 寸 对关键的成型零件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2 3 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型腔 由于本设计中采用一模两腔的结构形式 塑件的结构比较简单 故此凹模型腔的结构 也比较简单 为便于安装加工和热处理 考虑加工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价值利用等因素 此凹模采用整体式 型芯 型芯又称芯轴 通常指直径小于高度的圆柱形零件 因塑件的内表面形状简单 采 用整体式型芯 型芯在模具中的固定方法与塑件质量和成型中的操作有关 在本设计中 采用轴肩和底板固定的形式 型腔和型芯结构如图 4 5 所示 图 2 3 型芯结构图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9 2 3 2 成型零件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由于 PP 塑料的收缩率 1 8 2 5 算得其平均收缩率为 1 8 2 5 2 2 15 型腔工作部位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1 型腔径向尺寸 式 2 1 z m L 0 z xLs 0 1 2 型腔深度尺寸 式 2 2 z m H 0 z Hs 0 1 3 型芯径向尺寸 式 2 3 0 z m l 0 1 z Ls 4 型芯高度尺寸 式 2 4 0 z m h 0 1 z hs 式中 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mm Hs 塑件外高度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mm Ls 塑件内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mm Hs 塑件内型深度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mm X 修正系数 取 0 5 0 75 塑件公差 mm 图 2 4 型腔结构图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0 模具制造偏差 取 1 3 1 4 z 将产品结构图所示的零件尺寸 公差数据和平均收缩率 s 2 15 分别代入式 2 1 2 4 式得型腔和型芯尺寸 型腔径向尺寸 14 1 3 1 0 0 14 1 4 3 154 15 2 1 1 x m z L 156 456mm 380 0 0 86 0 3 1 0 0 86 0 4 3 72 15 2 1 2 z m L 73 105mm 286 0 0 86 0 3 1 0 0 86 0 4 3 68 15 2 1 3 z m L 68 817mm 286 0 0 型腔深度尺寸 86 0 3 1 0 01 86 0 3 2 65 15 2 1 z m H 65 824mm 286 0 0 86 0 3 1 0 01 86 0 3 2 63 15 2 1 z m H 63 781mm 286 0 0 型芯径向尺寸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1 0 3 1 14 1 0 1 14 1 4 3 150 15 2 1 x m z l mm 0 380 0 320 153 型芯高度尺寸 0 3 1 74 0 0 74 0 3 2 60 15 2 1 z m h mm 0 247 0 783 61 2 4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 4 1 脱模机构设计的原则 a 要求在开模过程中塑件留在动模一侧 以便推出机构尽量设在动模一侧 从而 简化模具结构 b 正确分析塑件对模具抱紧力与粘附力的大小及分布 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推 出装置和推出位置 使脱模力的大小及分布与脱模阻力一致 推出力的作用点 应靠近塑件对凸模包紧力的最大的位置 同时也应是塑件刚度与强度最大的位 置 力的作用尽可能大一些 以防止塑件在被推出过程中变形或损坏 c 推出位置尽可能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以力求良好的塑 件外观 d 推出机构应结构简单 动作可靠 即 推出到位 能正确复位且不与其他零件 相干涉 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运动灵活 制造及维修方便 2 4 2 推杆的设计 a 推杆的形状 如图所示 图 2 5 推杆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2 b 推杆的位置及布局 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部位 均匀布置 应保证塑件被推出时受力均匀 推出平衡 不变形 当塑件各处脱模阻力相同时 则均匀布置 若某个部位脱模阻力特大 则该处应增加推杆数目 推杆应尽可能设在塑件厚壁 凸缘 加强部位等塑件强度及刚度较大处 当结构特 殊 需要推杆设在薄壁处时 可采用盘状推杆以增大接触面积 推杆的设置不应影响凸模强度与寿命 当推杆设在断面时 应距型芯侧壁 1 0 13mm 当推杆设在型芯内部时 推杆孔距型芯侧壁 2 3mm 在模内排气困难的部位应设置推杆痕迹时 以利于用配合间隙排气 若塑件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时 可在塑件外侧设置溢料槽 从而靠推杆推在溢料槽 内的凝料上而带塑件 6 2 4 3 推出方式选择 对于一些深腔 薄壁和不允许有推杆痕迹的塑件 如尺寸较大的壳体或一模多腔的 小壳体时 可采用推板形式 用推板脱模脱件平稳 推力均匀 推出面积大 根据透明 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模具不能采用顶杆顶出机构脱模 以避免有顶杆顶出痕迹 只能采用 推板推出成型 推件推出的机构中 为减少推件板与型芯之间的摩擦 推件板与型芯之间的间隙为 0 20 0 25 并用锥面配合 锥角为 10 以防止推件板因偏心而溢料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3 2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塑料模具闭合时为保证型腔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应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合模 所 以必须设有导向定位机构 最常见的导向定位机构是在模具型腔四周设 2 4 对互相配合 的导向柱和导向孔 导柱设计在动模边或定模边均可 但一般设在主型芯周围 导向机构主要有导向 定位和承受注塑时产生侧压力三个作用 作用如下 a 导向作用 动定模合模时按导向机构的引导 使动定模按正确方位闭合 避免 凹模进入凸模时因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或因定位不准确而互相碰伤 因此设在型芯周围 的导柱应比主型芯高出至少 6 8mm b 定位作用 在模具闭合后使型腔保持正确的形状和所有由动定模合模构成的尺 寸的精度 c 承受注塑产生的侧压力 当塑件形状不对称或通过侧浇口都会产生单向侧压力 该力会使动定模在分型面处产生错动 当侧压力很大时 还不能单靠导柱来承担 需增 设锥面或斜面进行定位 10 本设计采用带头导柱 注 导柱为标准件 选用此件如图 塑料成型模具 表 3 6 1 图 2 6 导柱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4 2 6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为了使模具在注射后将制件快速冷却到塑料的玻璃态温度之下 使制件具有足够的强 度被推板顶出 脱模模具的定模部分设置有两层冷却循环水道 动模部分于动模型芯镶件 中 设置了螺旋式循环冷却水道型芯 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模具温度的目的 2 6 1 加热系统的设计 本塑件在设计时模温要求在 40 80 故模具上无需设置加热装置 可利用熔融塑 料的余温使模具升温 达到要求的工艺温度 2 6 2 冷却系统的设计 1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式 2 5 3600 21 1 ttc WQ V 式中 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质量 取每分钟注射一次 Whkg 单位质量的塑件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 塑件材料为 PP 查表得 5 9 102 1 Q kgkJ C 冷却水的比热容 查表得 1047 CkgJ 冷却水的密度 3 cmkg 冷却水的出口的温度 30 1 t 冷却水的进口的温度 25 2 t 83 2 60 4 992 Whkg 3600 21 1 ttc WQ V 2530 110473600 109 5992 4 5 0 156sm3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5 2 冷却管道直径的计算 求出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V 后 根据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下的流速 v 与管道直径 d 的 关系 查表得冷却管道的直径为 d 8mm 塑料成型模具 表 3 9 1 3 冷却水道总长度计算 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 式 2 6 TT 3600 A 21 1 WQ 式中 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质量 取每分钟注射一次 Whkg 单位质量的塑件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 塑件材料为PP 查表得5 9 1 Q 102 kgkJ 模具温度 查常用热塑性塑料建议模温表得 为 40 80 1 T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 取27 2 T TT 3600 A 21 1 WQ 2780 3600 109 5992 4 5 15 4 2 m 由于传热面积 A dL 故冷却水道总长度为 m 式 2 7 613 0 814 3 4 15 d A L 4 模具上应开设冷却水孔的数量 式 2 8 3 2 26 0 814 3 4 15 dl A n 从计算结果来看 冷却水道的数量应取 2 为了冷却均匀 应采用循环布置 2 7 排气系统的设计 注射模的排气是模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排气不良的模具中 气体经受 很大的压缩作用而产生反压力 阻止熔融塑料的正常快速充模 而且气体压缩所产生的 热也能使塑料烧焦 在充模速度大 温度高 物料黏度低 注射压力和塑件过厚的情况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6 下 气体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下能渗入塑料内部 造成气孔 疏松 空洞等缺陷 为了在充模过程中排出型腔内的气体 在顶板上于型腔周边沿径向开设排气槽 排气 槽的宽度为 10mm 左右 深度小于或等于塑料的溢料值 0 03mm 2 8 热流道的设计 多型腔分流道模具的结构形式很多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模具内设有热流道板 主流 道 分流道均开设在流道板内 流道断面多为圆形 其尺寸约 5 12mm 流道板用加 热器加热 保持流道内塑料处于熔融状态 流道板利用石棉水泥板等绝热材料或利用空 气间隙与模具其余部分绝热 本此设计采用间接进料的热分流道 热流道模具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流道板加热之后要 发生明显的热膨胀 在模具设计时要留出膨胀间隙 否则膨胀产生的力会使模具变形 发生破坏或其他问题 在本次模具设计中热流道的热膨胀通过端面接触的喷嘴和滑动支 承环的滑动来补偿 为了不发生堵塞 喷嘴口直径小于主流道小端直径 喷嘴靠流道板 传热来保持温度 也可在喷嘴上设加热圈辅助加热 10 图 2 7 热流道板结构图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7 3 注模架的确定 考虑导柱 导套及连接螺钉布置的位置和采用推件板推出等问题 模架结构为 A 型 4 非标准模架 动模定模均为两板式模具 定模型腔板的厚度 95mm 型芯固定板的厚度 40mm 支承板厚度 110mm 模具总厚度取 475mm 综上所述选定模架外形尺寸 300mm 475mm 655mm 4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4 1 注射量锁模力的校核 注射机是根据注射量 锁模力这几个技术参数选用的 故这些参数均是满足注射机要 求 4 2 注射机开模行程的校核 模板最大行程 S 300mm 2 5 10 式 4 1 2 65 0 10 140mm 300mm 140mm 故开模行程满足要求 4 3 注射机安装尺寸的校核 模具的平面尺寸 475 655 500 680 拉杆间距 合格 模具开模所需的开模行程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8 L 型芯高度 塑件的高度 5 10 120 65 10 195mm 200mm 注射行程 合格 因此模具所选的模架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5 绘制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 5 1 模具总装图 模具总装图如图 5 1 所示 1 浇口套 2 定模底板 3 热流道板 4 支撑板 5 热嘴 6 垫板 7 型腔 8 定模板 9 推件板 10 动模板 11 型芯 12 冷却水道 13 动模支撑板 14 推杆固定板 15 动模底板 16 推板 17 推件杆 18 复位杆 19 导套 20 导柱 图 5 1 模具总装图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9 5 2 模具工作过程 模具安装到卧式注射机上 连接电加热和温度控制电源 连接冷却循环水道 注射前 先对模具的热流道板加热到合适的温度 然后调整好注射成型的相关工艺参数 再进行注 射成型过程 注射时 热流道板上的针阀控制系统要处于开启位置 模具开模后由顶板脱 模机构从动模型芯上推出塑件 合模时动模前移 由分型面反压推板使顶出机构复位 完成 一个注射成型周期 为了保证注射成型质量 一定要控制好热流道板的温度和模具的温度 否 则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感统训练在特殊儿童智力干预中的临床效果与商业化障碍
- 2025-2030微生物肠脑轴靶向食品在儿童智力保健中的监管科学与市场准入
- 2025-2030律师行业案源开发策略与客户转化率提升研究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合规运营分析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社会责任与公益法律服务研究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消费者偏好与行为模式调研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民事诉讼业务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能源隔断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老人护理考试题库大全集及答案解析
- 虚拟协作学习平台-洞察与解读
- 巡回护士的职责及流程
- 中石油2025年招聘笔试真押题
- 外伤性肝破裂护理
- 档案质量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技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 医药行业中医药现代化研发方案
- 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4年江苏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前进我有我的姿态》13
- 《中央空调系统维护与故障排查》课件
- 小班科学活动:玩具动起来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重点知识归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