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统计分析.doc_第1页
201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统计分析.doc_第2页
201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统计分析.doc_第3页
201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统计分析.doc_第4页
2011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统计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2011年上半年度统计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同比增长9.6%,由于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出现了从高速转为平缓增长的态势,汽车增速出现了罕见的跑输GDP的现象。一、上半年全国汽车市场概述 1、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为910.6万辆和932.52万辆,同比分别上升2.48%和3.35%,其中:乘用车产销704.49万辆和711.03万辆,同比增长5.36%和5.75%;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11.11万辆和221.5万辆,同比下降6.07%和3.67%;相对于2010年上半年32%的增速,2011年上半年增速出现了大幅回落,或许车市回调正是国家对经济进行“主动调控”的结果。 2、回顾上半年汽车产销,几个数据值得关注。1月份由于翘尾因素,创下了销售189.44万辆的历史最高纪录,而4月份起出现了自2009年2月以来27个月的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6月份市场又有所回暖,但销售累计增幅呈逐月回落的趋势(以下为累计增幅回落趋势图),预示今年的车市会将是一个调整年。3、自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除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外,中国汽车最低年销售增幅为2005年的13.5%,最高为2009年的46.1%,而今年上半年只有3.35%,仅为国民经济GDP9.6%增速的三分之一,其态势有些低于市场预期。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日本大地震、国际油价波动),更是国家宏观经济主动调控的作用。2011年是汽车优惠政策密集退市的一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优惠、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的取消,限购限行、油耗准入、用车成本提高等,车市减速实属情理之中。4、车市优惠政策的取消,作用显而易见,上半年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20.58万辆,同比下降9.78%,是乘用车中同期唯一下降的车型;由于交叉型多为自主品牌,包括自主品牌中的小牌量轿车,使得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呈回落态势。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315.6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44.39%,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5、除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日系车受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市场分额也继续下降,使得上半年汽车销售品牌占有率发生变化,自主品牌、日系品牌同比分别下降2.96和1.56个百分点,德系、美系车分别上升2.58和1.32个百分点,韩系、法系略有上升,具体销量与比重如图:6、上半年,全国五大集团共销售汽车666.56万辆,同比上升5.76%,占全国市场比重71.48%,比去年同期增加1.58个百分点;然而其表现各不相同,东风、上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北汽高于平均增幅,一汽同比稍有增长,而长安显然受政策影响,同比降幅达到两位数。销量和增幅如下图(销量单位:万辆):7、上半年,汽车出口形势好于总体,累计出口汽车38.11万辆,同比增幅56.99%,5、6月份连续两个月创造了月出口量新高。奇瑞、长安、江淮、长城、东风以7.18、4.52、3.59、3.42和3.12万辆位列出口前五位,五家企业共出口21.83万辆,占总量57.3%,其中江淮表现较好,上半年是去年同期2.57倍。二、2011年上半年上海市场汽车产销1、2011年上半年,上海市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幅度,产销(不含外地产整车和上海产改装车)分别为93.08万辆和93.75万辆,同比分别上升19.78%和22.02%,与全国市场销售增幅比较,上海高于全国18.67个百分点。上半年乘用车销售93.54万辆,同比增幅22.37%(销量走势图如下/单位:千辆)。2、2011年上半年上海市四大乘用车整车企业销售业绩有所差异,上海通用(含外地)、上海大众表现强于全国市场,分别销售60.03、57.91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7.52%、28.22%,上海汽车(含南汽)销售7.96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上海华普销售2.34万辆,同比下降10%。3、2011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但上海地区商用车产销表现更为弱势,产销均未过万,分别是7981辆和8330辆,同比降幅分别是26.6%、34.5%。从分类销售看,客车、改装车、挂车分别为2049辆、5542辆、739辆,同比降幅分别高达47.3%、22.4%和56.2%。客车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去年为满足世博会用车需求销量较大,以及体制、结构的调整。三、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情况1、截至2011年6月底,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不含电车、农用车、挂车等)为177.91万辆,比上季末净增加5.81万辆,比去年同期净增加20.81万辆,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控制在平均每季新增5万辆略多的水平。按使用对象构成分,私车保有量109.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17.36万辆,也就是说一年来增量中超过80%是私家车,私车占总量比重已达到61.7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7个百分点,但与全国私家车保有量相比低了11.4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将是汽车发展的重要市场。2、截至6月底在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中,国产小客车132.4万辆,进口小客车12.93万辆,小客车合计145.33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81.7 %,而在进口车辆中,小客车比重高达96.5%,小客车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印证了全国汽车市场乘用车发展优于商用车,或许也是近期汽车企业关注的市场重点。3、从上半年国产轿车上牌类型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正从量转向品质。上半年豪华车型上牌6108辆,同比上升15.1%,中高级和中级车上牌69073辆,同比上升4.8%,而微型车上牌2842辆,同比出现了下降。四、上海地区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其他表现2011年上半年,全国汽车行业经济及效益增速呈回落趋势,相对全国的形势,上海地区的表现稍强,但各方面、各环节存在一定差异。1、上半年(统计范围:上汽66家,上汽外75家,下同)实现工业总产值1684.06亿元,同比上升13.5%,其中上汽和上汽外企业增幅分别为13.8%、10.4%,相对于去年上半年总体62%的增幅,增速大幅回落,但仍优于上半年全国9.6%的GDP增速,优于全国汽车产、销的增速。另外上汽外汽车企业产值占总体比重为7.6%,比上年稍有下降。上半年实现出口交货值39.02亿元,同比上升12.8%,其中上汽升幅17.9%,上汽外企业则出现了下降。2、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262.92亿元,同比增幅17.2%,根据中汽协1-5月对17家重点企业集团的统计,主营增幅为9.9%,上海地区同期是19%,具有明显优势。但上汽外企业表现稍差,上半年增幅仅有8.2%,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国商用车市场的滑坡,上汽外的整车尤其是改装车企业表现不佳,产销下降,主营收入 37.9亿元,尽管统计范围相比去年增加了2家,但同比升幅仅有4.46%,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同比下降;而零部件企业 优于改装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6.87亿元,同比上升9.7%(统计范围减少2家)。3、按照中汽协发布的消息,与同期相比,重点企业集团和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增速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对于上海汽车行业而言,增幅虽然回落,但还是在较高的基础上,保持了相当的增幅。上半年上汽协统计范围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7.41亿元,同比增幅25.6%;当然两大块表现不平衡,上汽集团外的企业同比升幅仅10.4%,数据显示亏损企业数上升,占上汽外企业总数的18.7% ,亏损额同比上升159.1%,主要集中在改装车/整车部分。4、其他经济运行情况。应收款283.32亿元,同比上升9.8%,存货资金243.65亿元,同比上升22.1%,主营成本占收入比重77.5%,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占主营收入比例8.4%,同比略有下降;负债增幅20.5%,低于资产总计增幅7.6个百分点,平均从业人员12.97万,同比增长6.6%,与一季度末比较,除主营成本比重略有上升外,其他数据都好于一季度末。以上数据反映,除存货资金高于主营业务增幅外,其他项目发展趋势都比较好,而在存货资金中,上汽外升幅高达56%。五、拭目以待下半年汽车市场的走势 在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2011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刹车”,下半年的走势如何,成了业界猜想的热点,看涨、看跌众说纷纭。虽说下半年存在着一定的利好因素,比如国际油价会相对稳定,超期公路收费取消将降低通行费用,各地的治堵限购没有扩大趋势,节能新能源车补贴的继续执行,以及下半年车企为促销纷纷推出新车及车价下滑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市场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短期内市场发展环境难有大的改变。基于现状,业界普遍调低了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