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作业.doc_第1页
交通安全作业.doc_第2页
交通安全作业.doc_第3页
交通安全作业.doc_第4页
交通安全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交通安全专论一 前言伴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迅速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频发的国家之一,目前各国的经验表明积极开展道路安全核查工作是有效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道路安全核查是从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对道路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审核,从而揭示道路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安全性能。二 道路安全核查内容道路安全核查的内容因各国的实际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阶段: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运营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核查内容如下表所示。阶段核查内容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1公路等级,土地利用及交通进出口控制 2路网的安全性 3技术标准(功能与等级) 4连接线 5互通立交或交叉口 6起终点 7施工期交通管理 8服务设施 初步设计阶段1设计参数与数据 2平纵曲线设计 3横断面设计 4净空5道路运行分析 6照明 7互通立交或交叉8驾驶员主观意识与设计的符合性 施工图设计阶段1平、纵、横的组合2最大、最小指标的选择及过渡 3危险路段的防护措施 4标志设计 5标线设计 6诱导设施设计 7排水设计 8信号灯设计9照明及景观设计10连接线设计道路通车前期(预通车)1是否与施工图符合 2施工中的变更 3危险路段的预告及防护 4标志内容及实际位置 5标线内容及实际位置 6实际视距7信号 照明、景观的安全性 8周围环境的变化 开通服务期(已运营道路)1潜在的危险路段 2路面情况 3交通量及构成 4交通管理 5安全设施的养护及可靠性 6各种设施的养护及可靠性 7 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 8实际视距 9服务设施使用情况具体来讲,一般条目主要核查内容有高新开发区的出入口衔接,弱势群体特殊道路安全保障设施设立,人行天桥、分离立交及路侧净空,行人横穿街道设施的设置或位置的合理性,路面的平整性及抗滑性,平纵线形组合及连续性,横断面变化,交通标志的连贯性。立交桥梁及其他设施主要核查内容有立体交叉口或互通式立交设计,立交桥面净空及视距,立交桥面中间带或分隔设施的设计,桥梁与道路的衔接、桥面的排水性能。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核查内容有夜间照明、视线诱导设施的位置及形式,路侧护栏、中央分隔护栏的端头处理及形式,各种平面交叉VI相应的交叉VI标志的设置,主次干路和干路与干路之间的信号灯设计,防眩设施的形式及高度、宽度、间距。交通控制与管理措施主要核查内容有交通管理体制、手段及方式,交通控制方式,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紧急电话的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已由重规模、重基本建设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方向发展,安全第一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项目的经济性,舒适性,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等等要求才能得以体现。三.实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有: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2)机动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道路交通设施增长速度。3)公共交通发展缓慢。4)交通方式复杂多样,相互干扰严重。5)交通管理技术水平落后。城市道路在交通安全问题上的特点为:1)混合运行,人车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同道,最近几年兴起的电动车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约23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人车混行路段。2)在城市中普遍存在马路市场和小商贩占道运营,导致道路实际利用空间不足。3)驾驶员违规违章行为较多,多数驾驶员在斑马线前不减速,交通堵塞和事故频繁。4)不少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时随地的横穿街道。据济南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发生在行人与车辆之间的交通事故中,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走斑马线造成的,占了很大一部分。5)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次干路和支路,支路和支路交叉口多且缺少交通管制。在昆明的城市交通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事故隐患,应该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核查,把事故风险降到最低。下面以白龙路上石闸立交桥至其与环城东路的交叉口的一段路为例,说明其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利用交通安全核查方法说明在投入使用前可以展开哪些安全核查。此路段的平面图如下图所示:该路段的实际情况介绍如下,一侧为商业区,商铺较多。从石闸立交桥起至新迎路口,道路一侧有居民区,人口较为密集。通过现场路段分析以及近几年改路段的交通事故统计,可发现该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1)石闸立交桥处信号灯不够醒目。桥上信号灯立交桥弯道由于石闸立交桥桥下面积较大,行人与路对面的信号灯距离较远,而地面红绿灯的设置也不够醒目,使得行人不容易注意到交通信号灯。另外桥上设有的一处红绿灯,因桥体颜色为灰色,且桥高为5米,使过往车辆也不容易看到信号。石闸立交桥下中间带或分隔设施不明确,虽然有斑马线,但是不够明显,很多行人和车辆往往忽视斑马线行走或行驶。导致桥下交通秩序较为混乱。如果在投入使用前对以上两项进行核查,则应属于交通安全核查的初步设计阶段的核查。 信号控制的识别距离与车速的关系参照下表。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403020信号控制的信号识别距离(m)35024014010060停车标志控制的标志识别距离(m)120105553520 由于立交桥处的车速不是很高,在40(km/h)左右,因此为了使立交桥上的信号灯更加容易识别,可将信号灯附近的桥体颜色改变或加特殊标识,以使信号灯容易辨认。桥下应设人行道与车辆的隔离设施。2)新迎路口段至白龙路与环城东路的交叉口之间道路的护栏开口不合理,造成交叉口过于密集,而且多数交叉口处没有红绿灯。根据国外经验,行人过街设施的间距以300 m为宜,而此段路的路口间距平均为100米左右。路口间距过小导致行人过街的无序,对于行驶的车辆来说,每隔100左右就会有行人从路口通过,即大大降低了行车速度,同时因小的路口处未设交通信号灯,这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以上问题如果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核查则应属于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进行核查需要的资料或数据主要有交通量及其预测数据,车辆运行速度,人口密度等。根据已有标准,6车道以上的宽路应设中央分隔带或避车岛(安全岛)。而此路段为四车道,考虑为科学而合理地布设行人过街设施,应研究制定行人横穿方式的技术标准 。按交通流的概率理论,当行人横穿道路所需时间(同道路宽度成正比)大于机动车流量的车头间隔时,就应该考虑设置过街设施。据测此路段的车速较低,而附近居民区较少,因此不需要过街天桥之类的过街设施。但是护栏开口过多,行人过马路的路口间隔过小,造成秩序混乱,车速减慢,因此应把已有的路口缩减。平均三百米设置一个路口,并装信号灯,铺画斑马线。这样可以集中行人过街的地点,提高过街的安全性,同时减少司机因避让行人浪费的时间,同时路口减少也可降低司机因随时要避让行人导致的精神过度紧张。3)人行道过窄且与机动车道没有标志性的划分。由于道路一侧商铺林立,使得人行道不同程度的被占用。人行道过窄导致行人较多时会占用机动车道,而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不明确划分更加剧了这一问题。机非混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道路在设计前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扩张会带来土地的占用,如果在道路投入使用前在道路两侧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就可以将绿化带所占土地用作城市用地,从而不必占用人行道。保障行人的利益。四.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