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焚书坑儒50字范文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儒”应指哪些人 胡洪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529080) 作为秦始皇加强思想专制措施的“焚书坑儒”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讲解秦始皇“坑儒”的知识点时,大多数老师给学生的解释是秦始皇下令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和方士坑杀,“儒”指“儒生”即推崇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如此会误认为秦始皇打击的对象是方士和儒家学说及其追随者了,道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其他学派的支持者不在打击的范围。然而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其中除儒家学说的经典外还提到了“百家语者”,说明秦始皇在强化思想统治时是排斥法家以外的所有思想学说的。 那么对“焚书坑儒”的“儒”当作何解释?“儒”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多次出现过。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的关于“儒”的卜辞多达三十余条。据徐中舒先生考证“儒这种职业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儒在殷代还有一个教阶、教区的宗教组织”。章太炎在原儒中说“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胡适在说儒中也指出“儒的本意是指一切方术之士”。秦是从商周时期的小部落中逐渐壮大的,秦的统一文字小篆本身也是在继承商周文字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必然保留许多商周时的许多习俗,包括对字词用意的解释。这里“焚书坑儒”的“儒”主要还是延续了殷商时的意思为方术之士。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以方士为主的非议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人。 “焚书坑儒”的原因及评价 王顺先 在文明开放、 * 的今天,有些学生对焚书坑儒认识上有偏差,现解释如下。 一、焚书坑儒的原因 1.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文化思想上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秦朝建立后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这种统治需要单一的思想文化与之相适应,但那时思想文化上的繁杂越来越成为统治的障碍。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建立适应统一政体的思想文化学说就成为时代的需要。 2.士人以儒治国的思想与崇尚法术(法令、策略)的秦朝政治格格不入。战国以来,士人形成了“注重道德修养,轻视为官敛财”的理想人格观念,他们追求理想人格修养,蔑视王侯,不愿顺从于秦朝的统治,纷纷议论秦朝统治的过失,指斥秦官为“表面上好像按照禹、舜这样的大圣人做官,实际上没有廉耻,贪污败坏”。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奉行法术,士人以儒治国的信仰与之差之千里,为秦始皇所不容。 二、对焚书坑儒的历史评价 1.统一思想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历史观激化的表现。在当时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反动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够,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当时最大的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采取的措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当时六国贵族,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分封制,夺回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尽管激烈,但客观效果明显。 2.堵塞了言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焚书坑儒表面上禁绝了百家学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但实际上,它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民众有话不敢讲,大臣有书不敢上,下情不能上达,上意只能趋迎,整个政权处于僵化隔离之中,甚至出现后来庙堂之上,赵高指鹿为马的现象,最终秦二世也在曲意逢迎中结束了自己的统治。 3.使法家思想得以高扬,严刑酷法加剧了社会矛盾。秦建立后,为保江山永固,焚书坑儒,以法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统治思想。经济上,实行严格控制,残酷剥削;政治上实行严刑酷法,不赦一民。极端化的法家思想,造成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成为秦朝短命的原因之一。 4.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士是民意的喉舌,士人的舆论不仅反映着民心向背,而且还能对民意起引导作用。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人们对事物进行探索的道路,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中国十大王朝之焚书坑儒 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的一个夏天,炽烈的太阳照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在秦都咸阳市的广场上,熊熊燃起的焚书烈火比太阳更加炽热,巨大的烟尘弥漫在咸阳上空,这样的焚书之光,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无情的烈火中,除自然科学及神学文献外,秦以前的中国古典文献全部化作片片飞灰,第二年,供职于秦政府的文化机关的诸生,被活埋460人,被屠杀700多人,无数的人被流放到边远荒僻的地区,这两件事,在历史上合称为“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8个春秋,秦始皇为缔造这个大国,整日忙于国家的制度建设,巡行全国各地,他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踌躇满志,于是在咸阳宫殿举行盛大的酒宴,来招待他的群臣百官,参加酒会的还有博士70人。在酒会上,博士淳于越在向始皇祝酒时,发表了一番颂辞,辞中婉言建议秦始皇,如想秦朝长治久安,必须效法古人的治国之道,秦始皇并不赞成淳于越的观点,这时,丞相李斯出面,站在秦始皇的立场上,反驳淳于越的观点。在李斯看来,这些儒生终日诵读孔孟之书。学习古代的只是而对现实诽谤苛求,是一群蛊惑人心的政治反对派,为了灭绝这种复古思想的传播,李斯向秦始皇建议,把这种思想渊源的一切古典文献,全部焚烧,并提交了具有8条律文的焚书令。由李斯所起草和提交的焚书令,其理论根据便是韩非当年,在五蠹篇提出的一段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正是秦始皇当年所倍加欣赏的一段高论,他立即批准了李斯的上书,焚书令正式向全国颁 发执行,中国文化史上一场骇人听闻的焚书浩劫,便这样发生了。 焚书事发后,怀有复古思想的旧贵族、就文人,依然在政府机构中掌管着文化事业,对秦政府不满的情绪也时有散布,而坑儒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侯生、卢生两人的逃跑。侯生和卢生都是旧贵族文人方士,当时秦始皇委派他们二人,为自己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侯生和卢生目睹了焚书事件,感觉到秦始皇对旧贵族文人的不满,加上他们心里明白,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是自欺欺人之举,为保全性命而一走了之,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焚书才两年事件,竟然发生这样欺君之事,于是他令御史们搜捕可疑的诸生进行拷问,诸生被迫相互告发,触犯禁令的共有460多人,始皇命人在咸阳城外挖下大坑,活埋了这些儒生,同时,将其余有过失的诸生发配北边,途中很多人因饥寒疾病而死。 悲剧并未结束,这一年的冬天,秦始皇又下令屠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餐员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老师培训疫情知识课件
- 配送行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配电自动化终端培训课件
- 翻页课件WPS教学课件
- 2025年度商业街店铺装修设计与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服务合同
- 2025版体育器材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
- 2025电动车零部件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 安全数据脱敏技术
- 2025房地产销售全套培训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试题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车辆采购框架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中的跨部门协作与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设备安全案例培训课件
- 2025新课标中考英语词汇表
-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 傣医学中的月疗褥疗法治疗
- 民警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