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下面器物可以佐证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 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c.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试题所给材料来看西周青铜器何尊有关于“中国”的最早记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还未形成,故a项错误;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封建时代的秦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局面,故b项错误;“中国”词语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根据所学也可以推断出西周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所以c项错误;根据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可知周天子居于天下之中,体现出天下共主的的地位,所以d项正确。点睛:“中国”名词的产生就来自于分封制中分封诸侯镇守四方,天子居于天下之中。本身既带有天下之中、天下共主的意味。2.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不同于商朝之处在于a. 重视民心向背b. 宣扬君权神授c. 实行等级制度d. 依赖家族关系【答案】a【解析】据材料“率民以事神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重视民心向背的民本的思想观念,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的思想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实行等级制度的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家族关系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3. 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写道“今天下底定,宜分茅裂土,封之以爵禄,使子孙世食其土,以昭崇德报功之义。其亲王子孙,亦当封树藩屏,以壮王室”。从中我们可知分封制弥漫着神权色彩分封的对象有功臣、亲族分封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分封是为了拱卫王室a. b. c. d. 【答案】d【解析】从材料“宜分茅裂土”“亦当封树藩屏,以壮王室”中可以看出,西周时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采取了分封制,故正确;材料“,以昭崇德报功之义”“其亲王子孙”体现出分封制的对象有功臣、亲族,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神权色彩和等级制度,故排除。所以答案选d。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4.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图反映的是周朝时期实行分封制,右图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两者相比,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秦朝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d项错误,秦朝刚刚确立中央集权,不可能“空前强化”。5.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c明显表述错误;d开始于夏朝,因此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6.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 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 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 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 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说明该制度按照既定继承模式,避免了贵族之间的权力纷争,应该是宗法制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根据血缘亲疏的嫡庶身份,这就是所谓的“天命”,故本题应选c项。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7. “师尚父(即姜尚)谋居多。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该材料反映出a. 王族身份,守土封疆b. 大兴礼乐,尊卑有序c. 诸侯镇守疆土,藩屏王室d. 尊王攘夷,称霸诸侯【答案】c【解析】姜子牙因功而封于齐国,并非王族身份,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因其俗,简其礼”的做法相矛盾,故b项错误;从“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镇守疆土,藩屏王室,故c项正确;尊王攘夷,称霸诸侯是在齐桓公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即可知道是分封制。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也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8. 中央集权是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的制度。下列言论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b. “今我朝罢丞相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d.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符合题意;b项是废除丞相,强化了皇权,排除;c项是设立军机处,强化专制主义,排除;d项是指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9.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哪些判断是正确的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 b. c. d. 【答案】b【解析】秦朝统一全国,对周朝的制度进行了反思,认周朝的灭亡是分封制所致,决定推广郡县制,官员由世袭制变为官僚制,由皇帝直接任命,而不是通过考试方式产生,所以错误。本题选择b项正确。10.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说道:“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解析】从材料“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故a项正确。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点睛: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的,秦朝统一前是七国并立,那时候诸侯当权,也就是所谓的贵族统治(诸候就是贵族)。之后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封建集权的秦朝,并且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制。而三公九卿制就是官僚政治性质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1. 唐僖宗时,(左拾遗)侯昌业上疏:“上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田令孜专权无上,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上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由此推断a. 引导式劝谏有助于民主政治b. 尊天道施仁政的理念消亡c. 左拾遗职责是内侍皇帝起居d. 该官隶属于谏诤监察机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可知,侯昌业被赐死说明没有民主政治,则a项错误;从题意可知侯昌业的上疏正是为了追求遵天道施仁政的理念,因此不能说明已经消亡,所以b项错误;从题中“召昌业至内侍省”说明左拾遗并不是内饰皇帝起居,故c项错误;侯昌业谏皇帝说明左拾遗属于谏诤监察机构,故d项正确。12. 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下列史实与此相符的是a.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b.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 “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d. “大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中睹五代弊端可以看出这是五代以后的历史,应该是宋朝,选项反映的是秦朝的地方官职,故a项排除;b项反映的是汉朝的地方官职,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材料时间和内容相符,故c项正确;大学是作为顾问,是明朝朱元璋废丞相以后,故d项排除。13. 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郡”的信息,排除a,在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的领地变小了,封皇子为诸侯王,皇帝与诸侯王的亲缘更近,故b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取代异姓诸侯王”,排除c。14. “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故总摄以宰相。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此等制度,可谓宏大又兼精密。”这段描述应为a. 秦代三公九卿制度b. 汉代中外朝制度c.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d. 明朝的内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秦代丞相位高权重,拥有决策权,与材料“中舍之杂判”和“给事之驳正”不符,故排除a;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亲信组成决策班子“中朝”,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外朝”抗衡,故b项与题意不符;依据材料“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及“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明朝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排除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15. 李治安说:“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中央集权为主体,适当添入地方分权的若干内容,应是比较合理和有益的。”下列制度中符合其说法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材料“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但没有过分集权,可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符合材料意思,故c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ad项不符合“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排除。16.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这类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 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内阁制度下,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内阁制约,故b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没有行政大权,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学生据此可以理解为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其它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7. 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古代雅典的a. 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b. 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c. 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d. 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材料“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是因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是少数人的民主,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18.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他是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曾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其依据是a. 未成文的习惯法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新敕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公元前4世纪时”,排除公元6世纪才出现的c、d两项,“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说明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护,排除a,故选b。19.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一书中写道:“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力图变更这一做法是一种恶,试图废止其中一部分的做法也是不能容许的,而要想完全废除它的做法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的“真正的法律”应是a. 习惯法b. 自然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符合自然法的精神,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面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原则。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0. 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a.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b.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c. 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d. 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等措施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这是由于光荣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工业革命的经济雄础已经形成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而非1694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21. 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a. 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b. 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c.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d. 英王最终失去了全部的政治权力【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上看,任职法案的规定实际上是确保议会组织上的独立,使议会不受国王控制,从而可以限制王权,使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故c项正确,b项错误;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来限制王权,1707年通过的任职法案是对权利法案的补充,故a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最终失去了全部”。22.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后来,“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a. 进一步加强内阁首相的权力b. 防止国家元首专制独裁c. 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d. 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答案】c【解析】材料“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主要阐述了内阁和议会中下院的关系,这说明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英国首相与内阁共进退,内阁辞职也就意味着首相下台,故a项错误;英国元首是国王,所以bd项不正确。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23. 1784年2月22日,持有国会授予海上通行证的船长格林,率领着“中国皇后”号离开了纽约港,目的地是中国广州。“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是1784年8月28日”。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b. 总理衙门负责相关接待事务c. 新生的美国刚赢得完全独立d. 该船出行得到联邦政府允许【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及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784年的时候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的状态,指导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所以a项错误;总理衙门是1861年设立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题中“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结合1784年的时间可以推断出c项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才建立联邦政府,这个时期不可能得到联邦政府的允许,所以d项错误。24. 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b. 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c. 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d. 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答案】c.【名师点睛】德意志统一的局限性可联系德意志第一帝国宪法的局限性,统一后的德意志第一帝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快速发展,却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25. 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到:“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段言论反映了法国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 共和道路艰难曲折c. 共和派的力量强大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史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1877年”可知当时法国已经通过了1875年宪法,材料表明保皇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共和制面临危机,故选b;a和题意无关,排除;才来哦表明保皇派力量强大,排除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故选b。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议会共和制二、非选择题(50分)26.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材料二由郡、县、乡、里组成的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新朝代(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候。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错。这种互相监督的局面避免了秦朝的过度集权,可是这也不是全面退却,。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五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特点及其影响。(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汉代“斑马式”的组织指什么制度?(3)据材料四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4)据材料五,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答案】(1)全面推行郡县制。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接受中央监督。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根本是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郡国并行制(3)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4)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解析】本题主要的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等方面来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可以得出全面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可以得出郡县制的特点;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中“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后世历代所尊奉”可概括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即实行郡国并行制。(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分析得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