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8 8 2 9 3 2 豢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功过齐名、影响深远的瞒位君主,这两位君主楚 封建社会初期比较奈开拓性的室帝,秦皇汉武文化政筑的制定对螽啦斑有着 深远豹影晌。本文拟从秦垒汉斌的文纯政策作为出发点,围绕秦皇汉武文化 政策的异闻、出现异嗣的琢困以及豢皇汉武文化政策的影响,这几个方两来 系统深入地认识秦塞汉武所制定的文化政策。 本文的第一郝分分别从官方哲学恩想的确立、图书文献政策、教育教化 政策、文字季l 乐敢策以及对文人的政策五个方殛对秦皇汉武的文纯政策有了 一个大致的梳理。从官方霉学思想也就是冀统治愚想来说,豢始皇熏法家, 以法家恩想作为其治围思想。汉武帝夔儒家,其统治思想具体躲表现就是“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图书文献政策上,豢始室“焚书”并颁布了“挟书令”。 汉武帝劂主张“搜集遗书”并“建藏书之策,鬻笃书之智”。在教育教化政 策上,秦始寨“蔡私学”、“以变为师”劳让“三老”执掌教化。汉武帝则“兴 太学”、设“五经搏士”、以循吏来兴教化。文字耗乐政策上,豢始皇统一了 文字,汉斌帝则重视乐腐诗歌。对文入的政策上,豢始塞重用法家人才,以 习法令者为变。汉武帝举“孝廉”,兴太学,诏举人才,并且任命文学之士 为寄。 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对豢鬃汉武文化政策的梳理来比较二者文化政策 的暴同。茵先是共同点,桊塞汉武文化狭策的目的楣同:都是为了维护统一。 秦始室和汉武帝所实施黥文化政策其根本蟊盼是为了巩固其大一统的政治 餍露,丽这萃孛愿想豹统一就是其政治上统一的延 串。其次,秦塞汉武文像选 撵的模式相似:都确立了一个主导文化。秦始塑以法家思想治国,汉武帝以 儒家思想 乍为其主导思想。再次,秦塞汉武以文化治政时,价德趋向一致: 都具有政治实用主义精享申。这表现在秦室汉武池窘僚枫构中,不仅存在法、 儒蕊家,还有其 也学派豹学者存在。豢皇汉武文化政策的不同煮主要表现在, 统一愚想文化的手段不同:一压制,一引导。秦垒汉武掰选择的主导葱想不 黼:一法家,一儒家。秦皇汉武文化政策豹致渗与社会效果不两:一败亡, 一成功。 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对秦皇汉武的文化政策比较来分析二者文化政策 异同的原因。二者文化有共同点,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二者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同,秦皂汉武都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因此二者文化政策都是以维护其统 治为根本目的的。二是秦皇汉武具有相同的实用主义态度。三是二者在性格 上有某种相似。但是,二者的文化政策也有不同点,这主要是因为二者所处 的时代背景不同、二者颁布的文化政策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还有就是秦皇 汉武自身因素不同。汉武帝能够从秦始皇所实施的文化政策中总结经验、吸 取教训并且在其统治晚期,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幡然悔悟,颁布了“罪己 诏”,这都说明了作为个体的秦皇汉武其自身因素是不同的。 文章的第四部分写的是秦皇汉武文化政策的影响。首先是对当世的影 响,其次是二者文化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文章的结语部分通过对秦皇汉武文化政策分析总结出了即使二者在文 化政策的具体实施中有着些许不同,二者在文化政策的功用、容纳的各种文 化以及根本目的即维护统一是致的。即便是有着许多细节上的不同,他们 ( 秦皇汉武) 所采用的文化政策也是符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要求的,是符合 历史潮流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流文化的选择,必须是符合社会 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统需要的。 关键词:秦始皇;汉武帝;文化政策;比较 a b s t r a c t b o t hq i ns h m u a n ga 1 1 dh a 工lw u d i h a v et h ee q u a lc o n t r i b u t i o n 5a n df 她l t s , a l s o t h e y a l et w oi m p o r t a n tm o n a r c h sw h oh a v ep r o 内u n di n n u e n c e si nt h e h i s t o r y ,t h et w om o n a r c h sw h ow e r ei nt h ei n i t i a is t a g eo ft h ef e u d a is o c i e t y ,a j _ e p i o n e e i s 1 1 1 e j le s t a b i i s h m e l l t so ft 1 1 e 吼i l t u r e p o l i c i e sa l s o h a v ep r o 士o u l l d i n n u e n c e sl o rt h el a t e rg e n e r “i o n s t h i sp 叩e rw i l lt a k et 1 1 ec u l t u r a lp o l i c j e s0 f q i ns h i h u a n ga n dh a nw u d ia st 1 1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a n a l y z et h es i m i l a e sa n dt h e d i 脏r e n c e so f t h e i rp 0 1 i c i e s ,t h ei n n u e n c e so ft h ec l i l t u l ep o l i c i e sf l o mt h e s e s e v c r a la s p e c t st or e c o g n i z et h e i rc u l t u r ep o l i c i e sf u r t h e r l y ,l h i sf i r s tm i n u t eo i t 1 1 i s p a p e rr e 士c r s t om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o m c i a l p h j l o s o p l l yt 1 1 0 u g h t s ,t h ep 0 1 i c i e so ft h eb o o ka n dc h ed o c u m e n t ,t h ee d u c a c i o n a l p o l i c i e s ,t h ec h a m c i e r sa n dl h oo r c h e s t r ap 0 1 i c i e sa n dt | l ep o l j c i e so fn e a f i n gn l e e d u c a t e dp e o p l et h i sf i v ea s p e c t s f o rt h ed o m i n a t et h o u g h t s ,q i ns h i h u a n gt o o k t h el e g a l i s t sf o r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p a r t ,r a nt h ec o u n t r yw i t hl a wd o m e s t i c t h o u 卧ta s h i st h o u g h t s h 叭w u d iv a l u e st h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t ,u l es p e c i f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f o rh i mi s“o n eh u n d r e d t h o u 曲t s t o b a n ,o n l y c o n f u c i a n s r e v i v e d ”o nb o o ka n dd o c u m e l l tp o i i c i e s ,e m p e r o rq i n “b u m sb o o k s ”,a n d p n ) l n u l g a l e d “m el a w so fh 0 1 d i n gb o o k s ”h a nw u d i “c o l l e c i e dl h ed y i n g t e s t 蛳e n t ”a n d “s e t t i n gu pt h eo m c i a lb u i l d i n gf i o rp e o p l ew h ow r i t eb o o k s ”f o r t h ee d u c a t i o l l a lp 0 1 i c i e s ,q i ns h i h u a n g “p r o h i b i tt h ep e r s o n a ls t u d y ”a j l d “t a k i n g o m c i a l sa st e a c h e r s ”a n da l s ol e tt h e “t h f e eo l d s ”t oa d m i n i s l e rt h er e l i l ;i o n s h a n w u d ib u i l tt h eh 培h e s ts c h o o l ,s e tu p “d o c t o r so ff i v ec l a s s i c s ”a l s ol e tt h e o m c i a l st oa d m i n i s t e rm er e l i g i o n o nw r i t i n gc o u r t e s ya 1 1 dt h eo r c l l e s t l ap o l i c i e s n p e r o rq i nu n m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h a nw u d ip a i dm o r ea u e n t i o n t ot h e o f h e s l r a sa n dp o e m so nt h e p o l i c i e s o fh o wt o t l e a tt h ee d u c a t e d p e o p l e ,e m p e r o rq i np u tl e g a l i s t st ot h em o s ti m p o n a n tp o s i t i o n ,a n dt h eo m c i a l s m u s tl c a r nt h el a w s h a nw u d ie l e c t e d “x i a o1 i a n ”,b u i l tt h ch i g h e s ts c h o o l ,a n d 印p o i n t e dt h ew r i t e r st ob et 1 1 eo m c i a l s i t h es e c o n dp a r to f t h i sa r t i c l e ,b yc o m b i n gt h ep o l i c i e so f q i ns h i h u a n ga n d i i a nw u d i ,w ec a nd e v e l o p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五:r e n c e so ft h e i rc u l t u l a l p o l i c i e s f i l s t l y ,t 1 1 ec u l t u r a l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p u l p o s ei st h es a m e :b o t ha r et o d e n x l dt h eu n i n c a t i o n t h eb a s i cp u r p o s eo ft h ec u l t u r a lp o l i c i e sw h i c hw e r e i m p l c m e n t e db yt h e mw a st od e f e l l dt l es i t u a t i o no fu n i n c a t i o n s e c o n d i y ,b o t h q i ns h i h u a n ga n di i a j lw u d ih a v et 1 1 cs a b l ep a t t e mf o rt h e i lc 1 1 0 0 s i n go fc u l t u r a l p 0 1 i c i e s t 1 1 e yb o t he s t a b l i s h e dal e a d i n gc u l t u r e e m p e r o rq i nr a nt h ec o u l l t r y w i l ht h et h o u g h to ft h el e g a l i s t ,h a nw l l d it o o kt h el e a i j l i n go fc o n f u c i a na si t s g u i d i n gp r i n c i p l e w h e nq i ns h m u a n ga i l dh a nw u d iu s e du l ec u l t u r et og o v e m t h es o c i e t i e s ,t h e yh a v et h es a m et e n d t h a ti st os a y ,b o t ht h e yh a v et h ep o i i t i c a l p r a g m “s ms p i r i t t h ep e r f o m l 肌c ei st h a t :1 1 0 to n l yt h el e g a l i s ta n dc o n f u c i a n s i nm e i rb u r e a u c r a t i co r g a n i z a t i o nb u ta l s oh a v eo t h e rs c h o l a r so fd i f r e r e n tg r o u p s t h et h i l dp a l to ft h i sa r t i c l ei st h ea n a l y s i sf o rt h ec a u s e so ft h es i m i l a r i l _ i e s a n dd i f k l e n c e s i th a st h e em a i o rr e a s o n s :b o t ho ft h el o c a t e dt h es a m es o c i a l s l a t u s t h e yw e r ct h e1 u l e r so ft 1 1f e u d a ld y l l a s i y ,t h e r e 士0 r et h eb a s i cp u r p o s eo f u 1 e i l p o l i c i e si st h em a i n t e n a n c eo ft h e i rd y n a s t i e s t h es e c o n di dt h e yh a dt 1 1 e s a m ei d e n c i c a l p r a g m a i i s m a t i i t l l d e t h et h i r di s t h e y h a ds o m es i m i l a r p e r s o n a j j i i e s h o w e v e r ,t h ec u l i u r ep 0 1 i c i e so ft h et w oi n o n a r c h e sa j s oh a v es o m e d i 上t e r e n f p o i n t si nt h e i rs e i ff a c t o r s h a nw u d ic a ns u m m a l i z et 1 1 c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a b s o r bt h ec h i d e sw h i c hq i ns h i h u a n gh a di m p l e m e n t e d a l s o ,d u r i n gt 1 1 e t i m eo fh i sr u l e s ,w h e nh ef a c e dm ep r e c a r i o u ss i t u a t i o n h er e p e n t e d ,a n d p r o m u l g a i e dm e “z u i j iz h a o ”,t 1 1 e s ec a ne x p l a i nt l l ed i i k r e n ti n d i v i d u a l 上a c t o r s b e t w e e nq i ns h i h l i a n ga n dh a nw u d i t h e王o u r t h p a l t o ft h i sa i c i c l ei 8t h ei n n u e n c e so ft h e i rc u l “i r a l p o l i c i e s f i r s t l y ,t h ep o l i c i e si n n u e n c e dt 1 1 es o c i 甜i nt h a tt i m e s e c o n d l y ,m em o s t i m p o n a n ii n n u e l l c ed u “n gq i nh u a n gh a nw up o l i c i e sf o r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i s :t h et h o u g h to f “d ay it o n g ”w h i c he m b o d i e db yt h e i rp o l i c i e s t h ek n o to ft 王l i 5a r t i c l e 、r “e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b ya f l a l y z i n gt h ep o i i c i e so f q j ns h i l l u a n ga 1 1 dh a j lw u d i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i st h a ta l t h o u g l lt h e r ea r es o m e d i f r e r e n c e sd u r i n gt h ei m p l e m e n to fq i ns h i h u a f l ga n dh a nw u d i 7 sc u l t u r a l p o i i c i e s t h ef h n c t i o no ft 1 1 e c u l t u r a lp o l i c i e sa n dt h eb a s i cp u r p o s ei st h e s a m e :t 1 1 a fi st od e f e n dt h el m i f l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曲t h e r ea r es o m ed i f 托r e n c e si nt h e d e t a i l s ,t h ec u l t u r a lp o i i c i e so fq i nh u a n gh a nw um u s t n e c dt om e e t t 王l e h i s t 0 1 i c a lr e q u i l e si nt h e i rt i m e s f r o mt h i s ,w ec a nr e a c h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c h o i c eo f t h em a i n s t r e a mc u l t u r a lm u s ta c c o r dw i t ht h en e e d so fc u l t u r a l t r a d i t i o n h i s c o r i c a l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t r a d i t i o no ft h ec u n u r e k e y w o r d s :q i ns h i h u a n g ; h a nw u d i ;t h ec u l t u r a l p o l i c i e s ; c o m p a r j s o n 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 引言 对于“秦皇汉武”一词,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二十世纪 以来,对于研究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多数学者来讲,都是把这两者分开,进 行独立研究的。例如,就专著来说,张分田先生的秦始皇传( 人民出版 社2 0 0 3 年4 月) ,安作璋、孟祥才先生合著的秦始皇帝大传( 中华书局 2 0 0 5 年1 月) ,张维华先生的论汉武帝(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5 7 年版) ,罗 义俊先生的汉武帝评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 都是独立研究的, 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对汉武或秦皇文化政策的涉及,但都比较少。就论文来讲, 郭炳洁先生的秦皇汉武文化政策比较研究( 南都学刊1 9 9 7 年4 期) 对 我的帮助比较大,它启发了我的写作灵感,对我的论文写作也有着重要的参 考作用,而其他有关的研究论述则比较少。由此看来,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 的文化政策,不论是从秦汉史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的角度,都是非常必要的。我选择这个课题,力求对秦皇汉武的文化政策做 一个比较清晰、透彻的分析,力求得出自己的结论。 秦争汉武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两位比较有开拓性的皂帝。秦始皇统一了六 国,使战国后期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汉武帝则不拘于传统的“黄老”思想 的束缚而引进了新儒学思想,使汉朝得到了发展,这一随时代进步而发展的 统治思想,绵延了千年之久,成为历代的统治思想。 关于秦皂汉武所选择的文化政策,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比较二者的 文化政策就可以发现,秦粤汉武所选择的文化政策是不尽相同的。虽然指导 其文化政策的思想即“大一统”思想,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在 二者所颁布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中,却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主导思想的倾向 不同。秦始皇时以法家思想为主导,而到了汉武帝时则由汉初的“黄老”思 想转变为董仲舒的“新儒学”为主导。其次,统一思想文化的手段不同。秦 朝是运用法家思想,采取政治、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来寻找思想文化统一的 途径,来扼杀人们自由思想的发生。而武帝则用文化为手段来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顺从思想发展的规律来引导人们思想什么、如何思想,给人们一个 思想的导向。这就是所谓的“禁之便”与“民之所从”两种文化政策的根本 区别。再次,秦阜汉武所选择的文化政策继承不同。秦始皇所选择的法家思 想,否定了伦理道德的作用,企图利用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的刑罚来推行和建 立行为规范。在其思想体系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单纯的法律关系。 而汉武帝时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是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改造,它 不仅是宗法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且其以“忠孝”观念贯穿其中的文化政策, 更有利于稳定政权,巩固统治。最后,就是二者所实施文化政策的政治效果 和社会效果不同。诸予百家之中,法家、兵家、儒家等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提 出了建立社会控制方式的指导理论,并具有其实际应用性。然而,秦始皇没 有接受对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百姓安居乐业有着十分具体构想的儒家和 道家统治理论的指导,导致了其文化思想败亡的结局。由于汉武帝所采用的 儒家学说是整合了法家、道家等多个学派的合理内容后的新儒学,法家、道 家等学说的合理内核被儒家所吸收消化,可以使汉武帝时的文化政策得以有 效地为其统治服务,并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 但是,秦皇汉武又都是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下,二者所处的社会地 位相同,并且= 者的性格中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又是有相同点的。即文化决 策中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统一;文化选择中的模式相似:都确立了一 个主导文化;以文化治政时价值趋向一致:都具有政治实用主义精神。 秦争汉武的文化政策无论对当世还是对后世都是有着深刻影响的。对当 世的影响自不必多言,而二者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的一个最主要的体现就是 推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这种政策的推行对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着 深刻的影响。 秦皇汉武采取了怎样的文化政策,在何种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怎样的文化 制度,二者采取的文化政策有何异同,异同的原因又是什么,以及他们政策 的影响何在,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心。 一秦皇汉武文化政策的基本内容 本文既然是要对秦皇汉武的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就不免要将二者的文化 政策重新进行梳理。本文所谓的文化政策,不仅仅包括两位统治者的统治思 想,还包括秦皇汉武所发布的有关文字、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 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一者的文化政簧有个大略的了解。 ( 一) 确立官方哲学的政策 所谓官方哲学也可以理解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所采用的指导思想。秦 始争是一位非常重视“法治”的皇帝。因此,可以说秦始皇时的统治思想是 以“法家”为主的思想。秦始皇公开宣称以法治国,把法作为治国之本,于 是立法度,行法治,任狱吏,严刑罚,这就使秦朝的政治模式和秦始皇的统 泊乃略与后世历代工朝有所不同而别具特色。 秦始皇是比较全面地实践着法家的法治观念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记载:“争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 法式”。秦始皇集先秦法学理论和法制实践之大成,在天下大定之后,以法 为本,逐步建立“法令一统”的制度。 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此外,它实现了“职臣尊分,备知所 ”。妻“李斯也称赞他“明法度, 定律令,皆从始皇起”。秦始阜进一步完善法制,有关的法律规定 涉及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这套法律体系比较完备,从残 存的云梦秦简所保存的具体律条及其他历史文献的概要记载看,秦朝重要制 度和重要政务都有法可依,许多h 常事务也有专门的立法和具体的法律规 范。秦朝立法通常不采取概括的方法,而采取一事一例具体规定的方法。有 关的规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很强,这说明其立法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相当 完善的程度。 秦始皇是一位善于依法施治的皇帝。为了贯彻法制,秦始皇建立了以法 吏为基十的官僚体系。与历代王朝相比较,秦朝的法吏体例和法吏责任制很 有特色,其中“以吏为师”即咀法吏束实施教化的政策更是其独有。秦朝尚 法而治,因此法律和法吏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 自关体系之完备和制度之严密也非常突出。从现存文献看,在通常情况下, 自关体系之完备和制度之严密电非常突出。从现存文献看,在通常情况下, 秦始皇注意依据制度和法律实施政治,办理政务。甚至他的许多暴政,如“焚 书坑儒”也基本上是按照既定的制度和法律办事的。当时,政治反对派攻击 秦始阜“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嘴髓辊这从一个 侧面证实了秦始皇的确重视依法为治。秦始皂的暴政很大程度上在于秦法繁 苛,秦政之得与失都与一个“法”字有关。 再者,秦始皇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就是是否通晓法律。秦始皇的将相吕 不韦、李斯、尉缭等都是精通法律的典型。贯彻法治不仅需要高官显宦精通 法术,而且需要各级官吏学法、知法、懂法、执法,没有大量具有法律修养 的中下级官吏具体操作政务,法治原则就无法贯彻到底。秦朝为各级政府大 量配备法吏,各级政府的主管兼有司法职责。这就决定了“明达法令”是入 仕或晋升资格之一。秦始皇以法吏为骨干组织秦朝的官僚体系,因此,精通 法律无疑是当时仕途得意的重要保证。出身卑微的赵高就是因为通于狱法而 被秦始皇重用的。在秦朝法律中有一系列关于法吏的培养、配备和提拔的规 定。因此,通晓法律是在秦朝做官的最重要的条件。由此可见,秦朝的官方 统治思想就是以法家为主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后,班固在 汉书武帝纪赞中况,“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因此, 可以看出汉武帝是以儒家为其官方统治思想的。汉武帝“尊儒术”有一段 很长的历程。 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建元二年的尊儒活动相继遭到失败。汉武帝即位后 于建元元年便开始了尊儒。这年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武帝”在这一过程中,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 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武帝。提出要罢申、商、韩法家和纵横两 个学派。值得注意的事,参加这次活动的严助因对策深受武帝赏识,被擢为 中大夫,而严助恰是一位治纵横术的学者。建元二年六月,卫绾以“景帝病 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被免去丞相职务。同月又任命窦婴为丞相,任命田蚧 为太尉。汉书阳蚧传载,窦田二人“俱好儒术”这使政治、学术思想 领域内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在窦田二人的推荐下,儒家申公的两个弟子:赵 绾担任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二人议立名堂、尊儒。不仅如此,赵绾 山面要求不向窦太后奏事,试图把窦太后排除于朝政之外。为此,窦太后大 怒,遂导致赵绾、王臧下狱自杀,丞相窦婴、太尉| 千| 蚴免职。这次事件是对 儒家治政者的一次严重打击。此后,汉武帝又把杂家东方朔、纵横家主父偃、 徐乐等人罗织在自己左右”。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建元元年、建元二年的 尊儒活动遭到了重大挫折,至于董仲舒的建议也没有真j f 的执行。 在汉武帝建元五年,发生了“置五经博士”和罢免各家传记博士的事件。 这是汉武帝尊儒的又一重大举措。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五年春“簧五经 博士”。东汉经学家赵歧在孟子题辞解中况:“汉兴,除秦虐禁,开延 道德,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立五经而已”。注疏中说,论语、孟子 等为传,既然如此,自然“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等有关传记障士统统被罢 黜了。而所谓“独立五经”,就是国家只立儒学的五经博士,儒学一跃而成 了国学、官学,其他传记博士统统被罢黜,地位下降,从这个意义上看,有 的学者认为,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去世,六月,武安侯h | 蚧为丞相,此后汉武帝才 逐步把儒学推向至尊地位。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次年五月又举贤良对 策。在这次会议上阳蚧“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例“公孙弘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受到汉武帝赏识,被提拔做官封侯,天下 学士竟相仿效,尊儒遂成社会风尚。此后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国家指导 思想。元朔五年六月,汉武帝又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名,并按其学习儒家 经典的成绩选拔做官,这为儒生参加官僚集团丌了方便之门,由于这仅适应 于儒生,其他各派学浣的人得不到这样的优待,所以这也是武帝尊儒术的一 个重要表现。 从建元珏年到元光元年五月,武安侯田虫分“黜黄老、刑名百家之占”, 又到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这十二年是汉武帝尊儒活动取得成功的 主要时期。尊儒活动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儒术取代黄老之 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表现在国家政策上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约束臣 民的行为准则,甚至直接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大义作为判案依据,即“春 秋决狱”或称“经义决狱”,把儒家经典当作法律适用;二是在圈立太学中 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统统罢黜;三 是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 在上述尊儒过程中及其以后,其他各派的地位下降。然而,武帝并没有 对其“绝其道”“灭”其说。相反,各学派的著作均可收藏、流传供人学习、 研究。并且,汉武帝还把法家、道家、纵横家、杂家甚而方士之术等各家各 派的人物通过公车上书、征召等各种方式罗织左右,让他们做官,出谋划策, 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因此,可以说汉武帝实际上并没有“罢黜百家”,而是 兼用百家。太史公就说汉武帝是“悉延百端之学”。 然而,汉武帝的“悉延百端之学”并不是说各学派都是平等的,而是把 各学派分层次的加以兼用的。尊儒术,是把儒术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或统治 思想;重法治,是把法家学说中的以法治国作为治国的方法、制度用的;此 外又兼用各家。 总之,所谓“独尊儒术”,汉武帝是确实尊了。所谓“罢黜百家”如果 像董仲舒建议说得那样“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邪 僻之说灭息”汉武帝并没有采纳。相反,汉武帝是在尊儒术的前提下,采 取的是百家兼用,“悉延百端”的方针。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后面有详细 的论述。 ( 二) 图书文献政策: 对于秦始皇来说,其对图书文献的政策就是“焚书”。“焚书”的起因 是这样的: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上谏分封同姓王,由此则导致了秦始皇焚书 法令的颁布。李斯认为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因 此,建议:“非博士官所职,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杂烧之。有敢 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 r 不烧,黥为城旦”潆”枫。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请求,制日:“所不 去者,医学、h 筮,种树之誉。”秦始争“焚书”是为了统一思想,这是文 化专制的表现。他用法律明令禁止人们习先王之语,论诗书之义,读诸子之 书,以保证其统治意图的实现。但是焚书并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禁绝批评的 目的,反而很不利于其统治思想的发展完善。这次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了 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被付之一炬,更重要的是春秋末叶以 6 来的百家争鸣,自由探索的精神,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焚书之后,秦朝 的统治方略日益僵化,秦始阜的统治手段也越来越简单、粗暴和专横。 汉武帝对待图书的政策则恰恰相反,他在位时期,继续搜集、整理遗书。 确切地说,搜求遗书的活动是从汉初开始的,到汉武帝时,这一活动达到了 高潮,形成制度。在“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黼的学术文化政 策下,武帝更加广泛地开展了搜集遗书的活动。汉初的搜集遗书,没有配备 专门的官员,缺少实际的措施,也没有形成制度化。武帝不满意汉初搜集遗 书的状况和它所取得的成果,“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 说,皆充秘府”“”。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员,创办国家和宫廷图书馆、 档案馆,把搜集到的诸子传说、礼乐经籍,以及天下计书,都收藏进去。对 这一搜集整理的工作,丞相、太史令、太常、博士都有责任,都需要过问。 隋书经籍志说,“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 并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 秘室之府”。从此,收集以至整理遗书就成为汉代的文化制度,成了一项日 常性工作。 在中央政府的影响下,郡国也争相效仿,继续搜集遗书。献王刘德“从 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铆由于河 间重金征集书籍,使得人们从四面八方带来其祖上珍藏的古书。这使河间古 书,竟能与中央政府并驾齐驱“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协。另外,还 有鲁恭王刘余,其人虽不好书,但“好治宫室,坏孔予旧宅以广其宫,於壁 中得古文经传”。据汉书艺文志载,这次从孔壁中得到的古书有古 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这些地方郡国政府所得遗书都献给 了汉中央政府。如献王朝见武帝时献雅乐;孔安国所得孔壁之书也献给了朝 廷。后来刘向据其书,校欧阳、夏侯尚书。搜集遗书的运动和工作,终武帝 之世也未停止过,蔚然成为一代风尚。而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更是在继承发 展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方面,有其重大作用:首先,搜求、收藏遗书促进了古 籍整理和研究。其次,搜求遗书对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历史资料的保存和史 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再次,对这些遗书的整理,促进了目 录学的发展。最后,汉朝搜集遗书的活动还影响了后世。程俱曾记载宋真宗 咸平四年诏说:“国家设广内,石渠之储,访羽陵、汲冢之书”乃“法汉氏 之前规”。由武帝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汉搜集遗书的运动,在中国文 化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 三) 教育教化政策: 秦始皂有关教育的政策,最著名的莫过于“禁私学”。说秦禁“私学”, 其根据就是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建议焚书时说的一段话:“古者天下 散乱,莫能相,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 所私学,己非上之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辨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 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 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由此可知,李斯建议秦始皇禁私学。此外,由于秦朝是以法家思 想统治天下,而法家著名思想家韩非则在韩非子诡使一篇里说:“夫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则私道废矣,私者,所以乱法也”。这里的“私” 是指与国君法令相违背的东西。接着,韩非说:“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纛 路,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上不禁,又从而尊之以名,化之以实, 是无功而显,无劳而富也。如此,则士有二心私学也,焉得无深虑,勉知诈 与诽谤法令以求索与世相反者也,凡乱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学者也” 在韩非子的这段话里,他讲了如果不禁止私学,就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二 心,就是违背统治者意愿的做法。当然,李斯和韩非子未免对当时的知识分 子过于夸大了他们的反心,而对于一心想维护其统一的秦始皇来说,这样的 私学被禁就不可避免。李斯在禁私学的同时,又提出了“以吏为师”。法家 认为,圣者为王,圣者为师,自古已然。当今之世,君主仍应为天下师。具 体办法是:君主制定法令,责令官吏修习,“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 “”即君主为法吏之师,法吏为臣民之师,天下之人师法君主的法令。正 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指出的:“以吏为师,三代旧法也。秦人之悖 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耳。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 吏为师”。而秦始皇也的确是以“君师”自命的。他自诩“作立大义,昭设 备器,咸有章旗”对广大臣民“专隆教诲”,使他们“训经宣达,远近毕理, 成成圣志”,又“外教诸侯,光旌文惠,昭以义理”,还以各种手段“匡斥 异俗”,教化臣民,使“职臣尊分,各知所行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4 “械。从孔子开办私学以来,民间办学早已成为一种风气,并且这种办 学有助于培养多方面人才。由于各种思想在私学中的激烈碰撞,出现了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秦政府对教育的垄断,使学生只能学习法令, 扼杀了其他各种思想的产生,使得教育显得古板、僵化。虽然有利于巩固其 大一统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但其副作用也是不言自明的。 秦始皇在实施“禁私学”措施的同时,也采取了其他的教育措簏来加强 学校教育。措施之一就是在“焚书”之后,由丞相李斯亲自挂帅编订学校课 本。李斯作仓颉篇七章、中车府令兼太子太傅赵高作爰历篇六章、 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这三部小学识字课本,西汉时民间书师合 为一本,定名为仓颉篇,四字一句,押韵,断6 0 字为一章,计5 5 章, 3 3 0 0 字。后世的小学课本就是以此为蓝本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可见其影响之 深远。 措施之二是厚招文学之士,并以之教习弟子。战国末期,养士之风甚盛, 吕不韦养“食客三千人”“”韦传,连宦官给事中翅寡也有舍人千余人。秦 始肇养的士当然更多,他“悉如文学方术之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在中央设博士7 0 人,待诏博士无数。这些博士的书不焚,还可用于教习弟 i j 口 此外,秦始皇还设“三老”掌教化,负责社会的全民教育。还有就是秦 始皂以政令、法律的形式,统一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诸如“依法为教”, “禁止淫佚”等。在颂扬秦始皇功德的秦代石刻中,也列举着批与教化有 关的政治措施。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皂封泰山,禅梁父,在石刻中说:“贵 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辅9 “又登琅琊台,立石刻,其中也说:“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好邪不容, 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慌。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 常;”蚺”云梦秦简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秦朝各种维护君主制 度、等级制度、宗法家庭及相关道德规范的法律原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一个 地方政府贯彻秦始皇统治的实例,语书是南郡守腾颁发给所辖县、道啬 夫的政令。其中明确宣布要以国家法令统一思想,矫正民心,改造民风,并 指令各级官吏“明法律令”,把这项政务切实做好。语书写道:“古者, 民各有乡俗,起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 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除其恶俗” 睡虎地秦墓竹简 。始皇以统一的规范 和价值标准,矫正民心,铲除恶俗。各地民问风俗、道德规范、是非标准不 同,有害于国家,不便于民主。文告认为如果法律不完善就会导致有人犯上 作乱,而法律政令的目的和作用就是铲除恶习陋俗,使民众臻于至善。 其中有“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是即法主 之明法也,而长邪避淫失之民,深害于邦,不变于民。故腾为是而修律令、 附令及为间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勿巨于罪”。但是, 这些法令颁布后,“闻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而 各级长官又或知情不举,或不予惩处。因此腾宣布:凡不了解下情的官吏, 属于“不胜任”;凡知情而不敢查处者,属于“不廉”,“此皆大罪”。这 篇文告发布于秦统一六国前。它表明,秦始皇曾制定法律,以规范臣民的行 为,而秦的地方官与历代地方官一样,负有整饬民风乡俗的职责。秦始皇不 仅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的推行并保护后世称之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而 且在祭祀神明方面也作了整齐划一的规范,使之与大一统局面相适应。国家 对宗教信仰和各种民间祭祀进行着严格的行政管理。法律问答有一条法 律解释:擅兴奇祠,赀二甲。可( 何) 如为奇? 王室所当祠固有矣, 擅有鬼立( 位) 也为奇,它不为”。“奇祠”,即不合法的祠庙,后世称之 为“淫祠”。不经官方批准而擅自设立神位,就是奇祠、淫祠。始皇颁布法 令是具有统一文化的意图和政治功能的。张分田先生说:“它有利于在一些 基本层面形成统一的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以上就是秦始皇有关教 育教化方面的主要措施。 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