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有学者分析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封建时代,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土地为封建贵族所有。”这一土地制度是指a井田制 b. 地主私有土地c. 君主私有土地 d. 均田制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体西用c 立宪代议 d. 三民主义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万隆亚非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参加日内瓦会议苏格拉底认为政治需要智慧,抽签制致使外行治国,是“非常愚蠢”的。这说明a 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b 苏格拉底认为民主制有缺陷c 雅典民主政治不是近代民主的源头d 人文主义在雅典兴起。5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a 法国 b 英国 c美国 d 德国6.“当天花、麻疹或者结核病侵袭一个(美洲)印第安人村庄时,每20个印第安人中有19个会死去这么高的死亡率因为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缺少免疫力”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a 光荣革命后 b 新航路开辟后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美国独立战争后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8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9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予人口统计的规定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10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11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12据中新网2012年2月18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40%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该报道不能证明日本 a与美争夺石油资源 b维护与美战略同盟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力图维护国家利益13.(25分)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3分)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3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8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4分)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3)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3分)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6分)(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4分)14.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是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的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 评材料中关于五年计划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 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戊戌变法 全刊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2分) 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该事件有何意义? (2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5分) 16(15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五权分立不但是各国制度所没有的,即使在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革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孙中山对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作了哪些发展?(4分) (2)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6分) (3)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又做了怎样的新发展?(5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a 2c 3a 4b 5a 6b 7c 8b 9a 10b 11c 12a13:(1) 秦汉。隋唐;元明清。(2) 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由此由分散鼓励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3) 国家:美国。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5) 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过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14、观点一:西方国家认为五年计划不可取,不值得效仿。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所以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这一观点主要从“人”的发展和角度看待苏联的五年计划。观点二:发展中国家认为实行五年计划可以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值得效仿学习。五年计划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军国强国这一惊人;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遭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观点主要从“民族”和“国家”发展和进步角度看待苏联的五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