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主要内容(第6-7章)36、如何理解网络互联的异构性问题P19037、IP地址、分类、书写格式、编码范围等P193-19738、特殊IP地址形式 ( P197-198)1)直接广播地址:A、B、C类地址中的主机号为全“1”2)受限广播地址:全“1”,“受限”于本物理网范围内3)特定主机地址:仅指定主机号,网络号全“0”4)回送地址:127.0.0.039、IP地址与网络接口 P198 IP地址是与网络端口相关联的。40、理解路由器的工作效率问题 P20041、子网与子网掩码的概念、掩码运算于划分子网的方法(熟练掌握)P200-20942、NAT技术的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 P212-21643、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的理解 P21644、路由表与路由选择算法P217-220H1:IP:202.99.98.19掩码:255.255.255.224H2:IP:202.99.98.35掩码:255.255.255.224H3:IP:202.99.98.51掩码:255.255.255.224H4:IP:202.99.98.66掩码:255.255.255.224202.99.98.17202.99.98.34202.99.98.33202.99.98.97202.99.98.65202.99.98.99Net1Net2Net3Net4R1R2R3练习:某单位的网点由4个子网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路由器各端口的IP地址、主机H1、H2、H3、H4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标注在图中。(1) 请写出4个子网的子网地址。(2) 请分别写出路由器R1、R2、R3到4个子网的路由表。(3) 试描述主机H1发送一个IP数据报到主机H2的过程(包括物理地址解析过程)。提示: 1)了解ip地址的类型和默认的子网掩码值; 2)根据默认的子网掩码和给定的子网掩码值,计算实际的子网地址; 3)根据学过的路由表、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以及实验课中路由表的设置内容(全局模式的IP Route命令),路由表考虑“目标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连接”等三项参数来构成。也就是说,各路由表的基本格式为: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Net1的子网地址Net2的子网地址Net3的子网地址Net4的子网地址 4)本子网内的“下一跳”应设为“直接”到达; 5)子网掩码应取所连子网的子网掩码值。45、自治系统、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的概念 P220-22246、RIP和OSPF协议的基本思想(路由表的建立、更新、定义“好”路由的依据等) P222-22847、全面理解IP协议(数据报头格式、各自段的具体含义和用途、分片与重组、IP协议的特点)P231-23948、地址解析过程的理解(分段解析)P241-24349、路由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P244-24950、理解第三层交换,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异同点 P249-25151、网络层的差错控制ICMP协议P252-25752、综合理解网络层,由网络层定义的“IP网络”是一个虚拟网络,在 IP 网络上传送的是 IP数据报(IP 分组),实际在数据链路上传送的是“帧”,使用的是帧的硬件地址(MAC 地址),地址解析协议 ARP 用来把 IP 地址(虚拟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在实现网络层的数据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中的源、目地址一直是不变的,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中的源、目MAC地址是变的,这是因为经过路由选择之后,才进行地址解析,因此,要解析的IP地址已经变成了路由表中的“下一跳端口的IP地址”,解析出来的当然是与此端口对应的MAC地址。如下图:53、C/S模式的服务响应过程(并发服务器) P281-282 图7-454、传输层的服务功能、主要协议、主要的服务质量参数 P283-28855、UDP协议的工作过程、特点、数据报格式、端口等 P288-29456、TCP协议的工作过程、特点、数据报格式、端口等 P294-30157、TCP协议的流量与拥塞控制方法 P301-309 练习:使用TCP协议,主机A向主机B传输1000字节的数据,假设发送端每次最多可以发送400字节,主机B通告的窗口值为1200字节,又设主机A和主机B的初始序号分别为1000和2000,画出主机A和主机B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关闭连接的全过程示意图(参考教材P304的图7-18),图中标注重要的协议参数。提示:1)建立TCP连接的过程以及主要的协议参数(SYN、SEQ、ACK、AN、窗口参数WIN) 2)数据流的序号及其含义 3)发送端每次可发送字节数 4)在未收到确认前,可连续发送的字节数 5)释放连接的过程以及主要参数(FIN、ACK、SEQ、AN)58、TCP协议通过哪些差错检测与纠正方法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TCP协议的可靠性主要是通过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来实现的,差错控制主要包括差错检测和纠正差错两方面,差错检测通过校验和、确认与超时机制来实现,而纠正差错则是由重传机制来实现的。 (1)校验和每个TCP报文段都包括检验和字段,接收方通过校验和来检查报文段是否出现传输错误,如果报文段出现传输错误,TCP就丢弃该报文段。 (2)确认接收方正确接收到报文后就向发送方发出确认报文,发送端通过检查接收端的确认(包括累积确认)报文,判断发送的报文段是否已经正确到达目的地。 (3)超时发送端根据发出的报文段在超时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收到确认,从而来判断该报文段是否丢失或传输出错。TCP使用了重传计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持计时器和时间等待计时器等4种计时器来控制超时时间。 (4)重传 当出现超时而未收到确认时,无论是“未发确认”还是“确认丢失”,发送端都会重新发送未确认的报文段。 (5)流量控制TCP协议采用了大小可以变化的滑动窗口方法进行流量控制不仅使得接收端来得及接收,还防止由于发送的报文太多而导致网络拥塞。通过流量控制过程有效地缓和了数据包的传输,提高传输的可靠性。59、TCP的几种计时器及其作用 P308-30960、分析TCP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过程,为什么采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为什么采用“四次”握手释放连接?它们分别能防止什么问题的发生?61、关于Socket地址的概念在TCP协议中,由IP地址和端口号联合构成的进程标识称为Socket地址。注意:与交换机和路由器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所用命令等需要复习。综合分析:在一个用TCP/IP体系结构实现的一个互联网络的逻辑结构中,N1、N2、N3为三个不同的局域网,R1和R2为实现网络互联的路由器,A、B、C、D、E、F分别为接于不同局域网上的主机。每个节点的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如下所指。IP:192.168.121.11MAC:32-05-06-00-08-0CIP:192.168.122.11MAC:32-05-06-00-08-0EIP:192.168.120.11MAC:32-05-06-00-08-0AN1N2N30101IP:192.168.120.10MAC:32-05-06-00-08-09IP:192.168.122.10MAC:32-05-06-00-08-0DIP:192.168.121.10MAC:32-05-06-00-08-0B节点名IP地址MAC地址R10192.168.120.130-06-06-08-08-081192.168.121.130-06-06-08-08-09R20192.168.121.230-06-06-08-08-0A1192.168.122.130-06-06-08-08-0B请分析:1) 当主机A向主机F发送数据报时,目标主机MAC地址的解析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