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表1是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 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22.4 1997 25.538.1179 18.5 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答案】d【解析】考查经济体制。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应选d。2右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解析】考查社会主义改造。解题时要抓住图片中“北京公私合营企业”和“1956年9月20日”等关键语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正处于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故应选d。3. 表1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 19491951年 b. 19531955年 c. 19581960年 d. 19791981年【答案】d【解析】考查改革开放。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较均衡。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获得发展,轻工业也得到发展,故出现上述局面。故应选d。4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d【答案】b【解析】考查考查中美贸易关系。分析图表,时间不符合,中国入世在200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89年,故应排除。故应选b。5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答案】d【解析】考查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材料“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揭示了中国三大改造中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而人民公社运动则极大地提高了公有制程度,二者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6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往。解答此题注意时间“1984年”及一些关键词“厂长经理、松绑”,据此可判断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应选c。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 b.3个 c. 2.5个 d. 0.55个【答案】c【解析】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增多的趋势,四个年份段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对应的民族工矿业年均注册数应是0.55个、2.5个 、3个、4.6个。故应选c。8.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答案】a【解析】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根据所学知识,b、c两项明显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由于1958年实行大跃进和胡夸风,数字不真实,故d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故应选a。9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答案】d【解析】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答此题注意抓住时间“1960年”。依据所学可知,“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是19531956年;1958年推行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出现19591961年的经济困难,故毛泽东亲自深入农村调查,故应选d。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解析】考查改革开放。1978年12月,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应选d。1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二: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l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l0分)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答案】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大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认识: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工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材料处理的能力,特点主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趋势注意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归纳,归纳要全面,主要原因注意结合当时的主要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中国改革的进程及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分析解答。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2)读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8分)【答案】选答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2)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回答时首先要选取其中一个时期,然后结合这一时期的国内外因素,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归纳总结。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历程。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分析解答。答案:1.d2.d3.d4.b5.d6.c7.c8.a9.d10.d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大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认识: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