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1-2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九下1-2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九下1-2单元知识点.doc_第3页
九下1-2单元知识点.doc_第4页
九下1-2单元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2.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二月革命后,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3性质: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5.新经济政策(1921-1925年)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量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6.退一步,进两步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第2课 苏联的崛起1 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2 目标: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强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3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4 成就: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5 “斯达汉诺夫运动”掀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高潮。6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7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8.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利: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发展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由英、法、美三国操纵。性质: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2.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合约,主要内容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队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召开原因: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美、日矛盾激化)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九国公约:内容: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影响: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大危机:1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美国的悲剧,作者德莱塞,批判现实主义。2.时间:1929-1933年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4.影响: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新政:1.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救治经济危机。2.新政的核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3.新政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作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第6课 邪恶的轴心1.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的共同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2. 法西斯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内镇压,实行专制统治;对外侵略扩张。3. 意大利最先建立法西斯政权。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方大国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4. 1937年,纳粹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造成极大伤亡。此事震惊了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了大幅壁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5. 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德国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和进步力量;采取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使用新式武器,甚至释放毒气,屠杀埃塞俄比亚人民。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造成极大死亡。 日本法西斯侵华。进行了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军民遇害;在哈尔滨设死亡工厂,用中国人的生命做各种细菌武器的研究试验。第7课 疯狂的战车1. 二战爆发前,被德国吞并的国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2.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将苏台德区割给德国。3.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慕尼黑协定。4. 二战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白色方案),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5.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巴巴罗萨计划)。6. 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标志着德国闪击战斗破产的是:莫斯科保卫战7.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第8课 正义的胜利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2.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3.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4.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5.1943年意大利宣布投降,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6.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7.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有: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8.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