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芗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必修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记载反映了周朝实行 a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b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c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d世袭制、宗法制、礼乐制度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4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5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a动摇了清朝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6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天演论。”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7.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园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8辛亥革命期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a大总统令禁烟文 b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c慎重农事令 d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 9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a.由闭关到开放 b.由专制到共和 c.由落后到富强 d.由愚昧到科学10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1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 中共的中心任务 a b c d12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32009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解放天津的军事行动处于人民解放战争的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反攻阶段 c战略决战阶段 d胜利进军的最后阶段14.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15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姓 名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 澜高 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职务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最能说明a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形成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d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剧重演就是要a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b.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c. 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d.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7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的建交。这里“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含义是a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8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a海峡两岸盼通邮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19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20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21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22.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石头、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3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该条款体现了宪法至上 主权在民 中央集权 三权分立a b c d24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经济制度透视 c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d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25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证据的是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巴黎公社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 b c d26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人的开支,要用25缴房租,用2530吃饭之外,还有4550的节余。法国工人工资比第二帝国时期工资提高了70。在1896年后,工人基本上都制作了节日礼服,也常到咖啡馆和舞厅去消费了。这表明德法两国a逐渐消除阶级差别 b人们生活得到改善c在向福利国家发展 d工人阶级进步性消失27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 b c d28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29下面两个事件的发生所反映的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是a美国转守为攻b苏联全面进攻 c美苏互有攻守 d苏联全面改缩30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芗城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31题17分,32题13分,33题15分,34题10分,共55分)3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9分)?(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6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2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5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 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33(15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耀的公职”人员是指哪些人?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5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2分) (3)据材料三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6分)(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2分)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