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精选【文段一】窃读记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文段四】梅花魂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大抵:骨气:折节: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文段六】鲸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 、 、 等说明方法。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 );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 )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4、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5、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文段八】新型玻璃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1、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 作用是 【文段十一】落花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爱慕( )3、花生最可贵的是:4、文章把花生和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文段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 真的是你吗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发生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9、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文段十四】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3、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2)、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4、“这声音”指的是:5、“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 6、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文段十五】开国大典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1)肃静 寂静 安静; (2)宣告宣布 宣读; (3)热情 热烈 热心3、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5、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文段十六】梅花魂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并利用该关联词语造句。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4.用“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5.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6.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气节”在课文中是 的意思。9.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10. 这段话赞扬了 ,表白了外祖父 的心声。【文段十七】梅花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爱惜( ) 玷污( ) 唯独( )顿时( ) 训斥( ) 清白( )2这个片段主要写了“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请你用“”标出外祖父表情的词语,用“”线画出外祖父的语言,用“.”画出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3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 4.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文段十八】落花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这篇文章以 为线索,依次写了 、 、 、 ,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 的道理,赞美 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 、 、 进行对比。3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4.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有用的人”指 。体面: 。整个句子的意思: 。5.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语。A. 它( )不好看,( )很有用。B.它( )好看,( )很有用。C.它( )好看,( )有很多人都喜欢它。6. 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文段十九】钓鱼的启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ng zhng)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 y)动着。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1、我会选择文段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3、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沮丧( ) 严格( ) 抉择( ) 告诫( )4、“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D 、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5、缩句。(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7、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8、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9、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文段二十】钓鱼的启示 父亲划(hu hu)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zhun zhun)向了我:“孩子,你得(d de di)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jn j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1、用“”在文中括号内标出正确的读音。2、理解句子的意思填空。(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这句话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这条鲈鱼很大很漂亮,父亲 ,二是父亲 。(2)从“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这句话中看出“我” 、 的心情。3、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的月光 ( )的目光 ( )的声音 ( )地争辩4、按要求改写句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改为被字句)5、对“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是对“我”真正的爱。B、父亲态度那么坚决,是不懂人情,不爱“我”。6、对于父亲的决定,“我”的表现是怎样的?分别用三个词语填入括号里。“我”( )( )( )7、“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请你展开想象,父亲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8、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文段二十一】落花生(15分)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1、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3分)2、给下列词语排列顺序。(1分)(1)浇水 收获 翻地 播种 买种 (2)中秋 清明 除夕 元旦 国庆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可惜( ) 开辟( ) 居然( ) 吩咐( )4、从“居然”的意思是什么?你从这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请用“居然”造一个句子。(4分)5、妈妈让孩子们开荒地种花生是为了 。(3分)【文段二十二】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3、我会按要求写词语。写出反义词:爱慕( ) 有用( ) 好处( )写出近义词:可贵( ) 体面( ) 爱慕( ) 4、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5、用“要不要”写一句话。6、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 ) ,却具有( )。7、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8、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 )的精神。9、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 ),不要 ( )的人。10、按要求改写句子。(1)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 。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11、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13、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文段二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知道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文段二十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 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 的父亲 他总是皱着眉头 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q t)。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了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jn shn)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歧途:断言:谨慎:鼓舞: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4、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_ _ _ _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 、 。7、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 。8、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9、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刮倒”的意思是什么?10、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11、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B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文段二十五】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 );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 ),( )。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 )着中外(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1、 按原文在( )内填写恰当词语,在 内填写关联词语。2、 联系文理解词语流连:饱览:漫游: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4、 给文章第一段分层,用“”标出,并写出层意。5、 给文章第二段分层,用“”标出。第二段采用的结构形式是 。6、 园内景物分为哪几类?7、园中的哪些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8、园中的哪些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9、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仿照 建造的。10、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是根据 建造的。11、按原文填空。漫步园内,有如 ;流连其间,仿佛 。13、文中画“ ”的句子是 ,在文中的作用是 。1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1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6、“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 和 。17、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18、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文段二十六】地震中的父与子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 )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1解词破烂不堪:2、摘录这部分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业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不动产测绘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药剂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计算机信息处理员五级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汽车修理工(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无损探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地质勘查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预防接种注射法
- 黑龙江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一二年级适用)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茂县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