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I卷 阅读题(共6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舜文化 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孔孟传之于后人。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舜文化这个道德文化的源头,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没有舜文化的润泽,就不可能培养出国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舜文化的熏陶,就不可能造就出以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为己任的一批又一批国家精英。1、下面对“舜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文化是炎、黄民族融合进程中产生的具有原生性特征的道德文化。 B舜文化是在社会转型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当时的舜帝创造的文化。 C舜文化是中华民族由文明产生的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D舜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2、对文中“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B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C儒家文化脱胎于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 D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3、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 ) A舜文化是为了适应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文化。 B舜文化得以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其原因是它代表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 C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其中道德文化最重要。 D舜文化的滋养和润泽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保持国家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证。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曰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永淳初,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思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聪,致仁祎非常之罪,即臣亦事君不尽矣。请专对其状。”辞辩纵横,音旨明畅,高宗深纳之。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注微殿:末等。译语人:翻译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于襄阳 家:定居 B初拜左丞 拜:拜谒 C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 妻子:妻子儿女 D振举纲目 振:整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组是(3分)(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 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格提拔。 C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和而诬陷仁祎,仁祎懦弱,韦思谦出手相助,使仁祎没有获罪。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和器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4分)译文: (2)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3分)译文: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8、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答: 9、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给分)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 ,(2) 。(3) ,(4) ;(5) ,(6) 。(王勃滕王阁序)乙:(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2) ,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4)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清 名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或为儿子,或欲纳妾;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然知识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农民那么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嗓子也好。还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意能说什么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在他自己,是一种个人价值体现的满足。所谓与人乐乐,其乐无穷。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早已断了音讯。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13“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14“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15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16“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名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17“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18“啊!”我一时失语。19“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20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21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22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23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24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25“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26“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27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28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29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30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31反反复复,二字而已。32不久前,予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33“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34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35清名、清名36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37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B故事发生在清明时节一个景色清明的茶村,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位追求清名的老人,细致地描绘了她清澈如水的心灵,一个“清”字贯穿全篇。C文中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佩之情,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深的思考。D阿婆的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忍辱负重的性格让人钦佩。 E第20段“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一句中,“子诚诉说”的是阿婆的坎坷经历,“我沉吟”的是对阿婆遭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12、文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 13、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6分)答: 14、文中的“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一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 第II卷 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采邑(ci) 巷道(hng) 螳臂当车(dng) 量体裁衣(ling)B碑帖(ti) 桎梏(g) 曲高和寡(h) 抛头露面(l)C踏实(t) 投奔(bn) 乳臭未干(xi) 力能扛鼎(kng)D鲑鱼(gu) 翘楚(qio) 食古不化(s) 所向披靡(m)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11月3日凌晨l时3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不孚众望的中国航天人为大家奉献了这次“天神拥吻”的盛景。 B18名路人漠不关心被碾压的“小悦悦”,只有那个叫陈贤妹的阿婆站了出来。后来,人们说她“拯救了中国人的良知”;那个小女孩叫王悦,后来,人们说她“刺痛了中国人的心灵”。 C10月20日,罪不容诛的独裁者卡扎菲被反对派士兵开枪打死,消息传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领导下的群众欢呼雀跃。 D269万罚款,13家门店停业整顿,重庆市工商局就沃尔玛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开出最严罚单。10月21日,沃尔玛全球副总裁贝思哲抵达重庆,就此事敬谢不敏,向重庆顾客道歉。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中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 。 。 。 。 。 。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 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 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 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A BC D19、高三的同学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不超过25字)(6分)建议: 20、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邀请函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9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到琴的悠扬,歌的高亢。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中学2012年9月10日(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那是一处地势险要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简陋与危险,经常有行者不慎葬身涧底。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爬了,行至此,毫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去了;聋子过去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去了;另外一个健全人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盲人说,我的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爬。聋子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的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少很多。那么过了桥的健全人呢?他的回答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行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卷题号12345615161718答案7、(1)(4分) (2)(3分) (3)(3分) 8、(4分) 9、(4分) 10、(6分)甲:(1) ,(2) 。(3) ,(4) ;(5) ,(6) 。乙:(1) (2) (3) , (4) (5) (6) 三(24分)11、(5分) 12、(5分) 13、(6分) 14、(8分) 19、(6分)建议: 20、(6分)(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五21、作文(60分) 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A(此题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善于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A错在“民族大融合进程中产生的”,根据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炎、黄民族融合已经完成”。)2、D(对于分析句子题,应该先分析句子成分。一是理解句子的主干部分;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可判断A项和C项正确;二是理解句子的定语部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是儒文化,可判断B项正确,从而确定D项错误。根据第五段的开头,可判断舜帝文化是以道德文化为内涵。)3、B(A根据原文第二段“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一句,可推断舜文化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而不是说“舜文化是和谐文化”。C可根据文章第五段第三句确定题肢“其中道德文化最重要”属偷换概念,文中只说“又特别以舜文化等各个领域”而舜帝文化的内涵是道德文化,两者并非等价概念。D文章最后一段说“没有舜文化这个道德文化的源头和民族亲和力”,其中并未提及这种凝聚力是否是“自古至今”始终保持的,因此,“自古至今”这个限定无中生有。)4、B(拜:授官)5、C(都是表现韦思谦尽忠的品质)6、B(文中没有说不能被提拔,只是说大多未被提拔;所谓“大德”只是高季辅个人的看法)7、(1)自从我任职选考部门,今天才得到这样的一个人才,怎能因为小错就舍弃大德。(译出大意给3分;“居”、“小疵”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您哪里是池中之物,委屈您做几十天的宾客,来提高本府的声望。(译出大意给3分;“屈”、“望”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3)略参考译文:韦思谦,郑州阳武人。本名仁约,字思谦,因为原名与武则天之父名讳相似,故称字。他的祖先从京兆向南迁徙,定居在襄阳。考中进士科,多次受任为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旧的制度,这类情况大多不能晋升。吏部尚书高季辅说:“自从我任职选考部门,今天才得到这样的一个人才,怎能因为小错就舍弃大德。”提升他做监察御史,由此知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当时中书令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韦思谦上书弹劾此事,褚遂良被降至同州刺史。等到褚遂良官复中书令,韦思谦不得升官,出任清水令。韦思谦对别人说:“我性格狂放粗率,被授予大权,遇事就要发作,遭祸害身理所应当。然而大丈夫身居刚正之位,必须无所畏惧来报答国恩,终不能做碌碌无为的臣子来保全妻子儿女。”左肃机皇甫公义任检校沛王府长史,引进韦思谦任同府仓曹,他对韦思谦说:“您哪里是池中之物,委屈您做几十天的宾客,来提高本府的声望。”多次升任为右司郎中。永淳初年,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当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和,因而上奏诬陷张仁祎。高宗到殿前责问张仁祎,张仁祎慌张,对答不当。韦思谦登上大殿台阶进谏说:“臣与张仁祎同在一暑,很清楚事情的经过。张仁祎为人懦弱,而不能为自己申辩。如果田仁会迷惑圣上视听,使张仁祎获得不应该获得的罪,那就是臣子事奉君主不尽心了。请让两人专门为此事对证。”他言辞流利,含义鲜明畅达,高宗非常赞同。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有人劝他,他回答说:“雕鹗鹰鹯,怎能与那些家禽为伴,为何行跪拜礼来讨好别人?况且身为谏官,本来就应该独立。”他刚任左丞时,上奏说道:“陛下任官择人,没有合适的人选则空缺不授。现在不惜美官,令臣来充任,这是皇上知臣之深,也是小臣尽命之时。”整顿制定法纲,朝廷肃然。武则天临朝称帝,他转任宗正卿,恰逢改换官名,改任司属卿。光宅元年,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又任命韦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过去和御史行对等之礼,唯独韦思谦坐着接受对方的拜见。有人对此提出意见,韦思谦说:“朝廷班列,本有等级差别,为何无原则地行事呢?”垂拱初年,赐爵博昌县男,升任凤阁台三品。二年,接替苏良嗣任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辞官,武则天答应了他,并加授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死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变化的,从诗句中可以找出能够体现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解答这个题目,要能结合诗句说出使用的手法,再结合诗歌主旨具体分析。答案: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词语的能力。两个词语镶嵌在诗句中,具体到哪个好,需要结合该字表现的内容及情感来分析。解答本题。既要扣住该字的意蕴,更要结合作用和效果来分析和判断。答案: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诗人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诗人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不舍的深情。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10、甲:(1)落霞与孤鹜齐飞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4)响穷彭蠡之滨 (5)雁阵惊寒 (6)声断衡阳之浦乙:(1)以手抚膺坐长叹 (2)玉露凋伤枫树林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歌窈窕之章 (5)黄发垂髫 (6)搵英雄泪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推理能力。C项语句理解有误,“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服之情”没有依据;D项中内容概括有误,“忍辱负重”应该为“看重清名”。 答案:C、D1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文行文思路及结构的能力。文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的作用,实际就是考查这一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展开、推动故事情节。解答这个题目,就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 答案:清明时节正是采摘春茶的时节,把故事放在这样的时节展开(2分),为下文作者多次见到徐阿婆了解徐阿婆作好了铺垫(2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或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为塑造人物提供一个清丽的背景,衬托(比喻)文中主人公优秀品质如同茶村一样美丽动人。或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为塑造人物提供一个清丽的背景,为下文写徐阿婆追求一生的清明作铺垫。)1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赏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也可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中的“我”是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从情节、语言描写、细节描写都可以选取材料来分析,如“我”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剩下的钱的情节,表现看出“我”是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我”两次感觉很“羞愧”,表明“我”善于反省的一面;当“我”听到副县长的所作所为时的反应,表现“我”是一个正直的人。答这类题目思路是: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列举文中哪些信息体现了这一特点;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答案:“我”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土地出让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5版跨境离婚协议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专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门窗行业节能门窗产品认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商务大厦物业租赁合同
- 2025版精密仪器定期检查与维保合同
- 公务员路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分类体系构建与实施合同
- 游子吟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商管保洁劳务合同范本
- 养老护理员竞赛理论试卷答案(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广东省公路服务区管理系统升级及运维项目
- 2025版《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解读 4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 市政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培训完总结做个课件
- 幼儿园6S管理培训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肇庆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