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doc_第1页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doc_第2页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doc_第3页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doc_第4页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操作流程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实验类型】分组对比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唾液的消化作用。【我的材料】试管、烧杯、碘酒、温水、淀粉夜,馒头。【我的猜想】口腔中的唾液可能使淀粉变成其他物质。【我的方案】 1、用烧杯分别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淀粉夜,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唾液,并摇匀。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约1分钟。3、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入12滴碘酒,观察现象。4、取一点馒头放到嘴里咀嚼,感觉有啥味道。【我的发现】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我的结论】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糖。【温馨提示】1、注意保护玻璃器皿,以免扎伤。 2、滴入的碘酒不要过多。【整理器材】废物入桶,清洗器皿,仪器归位放置有序。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2课,我们的呼吸)【实验类型】分组对比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的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胶管、玻璃管、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我的猜想】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可能不是同一种气体。【我的方案】方法一、 1、把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里,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2、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正瓶子,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严瓶口取出,口向上放在桌子上。 3、把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点燃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所看到的现象。【我的发现】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方法二、(也可做演示实验处理) 1、在集气瓶内放入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塞严瓶口。 2、用嘴通过玻璃管直接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我的发现】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我的结论】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较少。【温馨提示】 1、玻璃片一定要盖严。2、点燃火柴时注意安全,以免烧伤。【整理器材】废物入桶,仪器归位。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第5课,凸透镜)【实验类型】分组探究试验。【实验目的】用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我的材料】凸透镜、支架、纸屏、蜡烛、火柴。【我的猜想】凸透镜可能有成像作用,形成的像可能都是倒立的。【我的方案】 1、把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支架上,使他们在一条直线上。 2、点燃蜡烛,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使蜡烛在纸屏上成像。 3、观察蜡烛成的像是什么样子。 4、合作探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我的结论】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温馨提示】1、实验室内的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整理器材】把装置拆开,有序放进盒子内,整理好放在桌子上。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第7课)【实验类型】分组探究试验,【我的材料】支架、两个凸度不一样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我的猜想】眼睛看到物体可能与晶状体凸度大小有关。【我的方案】 1、把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支架上,使他们在一条直线上。2、点燃蜡烛,使蜡烛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3、取下凸度大的凸透镜,再把凸度小的凸透镜放在支架上,使它和纸屏在同一条直线上。4、重复第2步骤。【我的发现】蜡烛通过凸透镜都能在纸屏形成清晰的像。【我的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见远近不同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温馨提示】 1、室内的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在一条直线上。【整理器材】拆除实验装置放入盒子内,奇才有序放置。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第10课,种子发芽了)【实验类型】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我的材料】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我的猜想】种子发芽可能与水的关系。【我的方案】 1、准备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个数量的大豆。 2、把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3、 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 4、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我的发现】有水的盘子里的大豆发出了嫩芽,无水的盘子里的大豆没有发芽。【我的结论】大豆发芽需要水。【温馨提示】1、水不宜过多。 2.尽量保持水量不变。 3、精选大豆种子。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第10课,(种子发芽了)【我的猜想】种子发芽可能与温度有关系。【我的材料】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我的方案】1、 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磁盘内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在每个磁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并覆盖棉纱布。2、 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3、 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我的发现】室温环境中的大豆发了芽,冰箱冷藏室中的大豆没有发芽。【我的结论】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温馨提示】1、水不宜过多。2、要根据情况不断加水。3、要选择籽粒饱满,胚完整的大豆。解剖花的方法(第12课,植物的花)【实验类型】分组探究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花的构造。【我的材料】完整的花、镊子。白纸。【我的步骤】 1、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 2、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损坏。【实验结果】一朵完整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构成。观察雄蕊和雌蕊(第13课,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演示目的】通过观察来认识雄蕊和雌蕊的内部结构。【演示材料】镊子、放大镜、构造完整的白菜花或油菜花。【实验过程】1. 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有什么结构。2. 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有什么结构。【实验结论】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斜面省力作用实验(第18课,斜面)【实验类型】分组对比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斜面的省力作用。【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金属钩码、小车。【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立提起小车,读出读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板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 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上同样的木块三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分别记录下来。 4、对比分析所得的数据。【实验现象】三次用的力不同。【实验结论】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作用。【温馨提示】 1、 一定要均匀用力。现象才明显。 2.不可猛拉测力计,以免损坏。【整理器材】把所有用过的器材整理好有序放置。杠杆的作用实验(第19课,杠杆)【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作用。【实验材料】杠杆尺、金属钩码、支架。【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挂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螺母,让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子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温馨提示】 挂钩码头时要用手扶住杠杆尺的中心,以免损坏器具。【整理器材】拆卸装置,有序放入盒内。滑轮的作用实验(第20课,滑轮)【实验类型】分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的省力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下力的大小。 3、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数据与1比较。【实验现象】2和1 用的力一样,3和4用的力比1小。【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温馨提示】 注意保护器材,避免损坏。【整理器材】齿轮的作用实验(第21课,齿轮)【实验类型】分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