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物理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含解析)(1).doc_第1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物理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含解析)(1).doc_第2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物理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含解析)(1).doc_第3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物理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含解析)(1).doc_第4页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中考物理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 光现象(讲练测)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解读: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应用及现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手影、皮影戏的形成,“立竿见影”、“坐井观天”5.光速:(1)光可在 真空 中传播,其速度c= 3.0108m/s 。(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2)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是 长度 的单位。【针对练习】1.(2013扬州)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答案】 a 考点2 光的反射解读: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应用:自行车的尾灯(角反射器测距)、潜望镜、光斑判断水位、光杠杆。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3)镜面反射的特点:反射光线只朝某一方向,只能从这一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4)漫反射的特点: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 遵守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6.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注意事项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是因为玻璃透明从而更好确定 像的位置 ,用直尺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距离 关系,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实验时会发现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玻璃二个表面成像 造成的,所以应选 薄 玻璃;小明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实验时,结果蜡烛与像重合不了,这可能是: 玻璃没有与桌面垂直 。当你靠近平面镜时,自己在镜中的像大小 不变 ,但自己看起来变大,为什么?(人眼看同一个物体,视角不同时,会出现“远小近大”)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针对练习】1(2013南京)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a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c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b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2(2013营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点评:解决本题方的关键是知道光现象的知识,难度不大。考点3 光的折射解读: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传播方向 不变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反射角都会 减小 。例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针对练习】1(2013年兰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倒影 b透过树叶间的阳光 c水中弯折的铅笔 d物体的影子【答案】c 【解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a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b和d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弯折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选项c 正确。考点:光的折射 点评:解决本题方的关键是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的情况。难度不大。考点4 光的色散与光谱及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的色散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首先用 三棱镜 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不同色光在三棱镜中速度不同,经折射后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 紫 光偏折最厉害)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 小水滴折射 而产生的。2、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红、绿、蓝 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如电视画面);3、物体的颜色及应用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其他色光会被 吸收 。 例:三种类型不透明物体的特点及颜色:白色物体:能 反射 所有色光,不吸收。(白光照时呈 白 色,红光照时呈 红 色,绿光照时呈 绿 色。)黑色物体:能 吸收 所有色光,不反射。(无论什么光照射都呈 黑 色。)单色物体(红色):只反射 红 光,其它色光都会被 吸收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允许通过 的色光决定的,其他色光会被 吸收 。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光照射时呈 无 色,红光照时呈 红 色,绿光照射时呈 绿 色。红玻璃只透过 红 光,其它色光都会被 吸收 ,红光和白光照射时呈 红 色,其它光照射时都呈 黑 色。应用与防止: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都是 黑 色;冬天穿 黑 色的衣服,夏天穿 白 色衣服更好。七种色光是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都看不见,但其他动物可能看到。(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不同,不同动物的视觉范围也不同)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是因为里面还有少量的 紫 光和 蓝 光。5、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热作用性强:红外线体温检测、红外线夜视仪、红外摄像机、红外水龙头、热红外生命探测仪、红外烤箱、浴室暖灯。(所有物体都会辐射 红外线 ,物体温度升高,辐射的红外线 越多 。)红外遥控:电视遥控器、红外遥感技术。6、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生理作用:紫外线杀菌;适当紫外线可促进钙的吸收,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荧光效应:紫外线验钞机来源: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层作用、冰箱、氟利昂)【针对练习】1(2013日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适当的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考点5 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解读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填表:(1)凸透镜:中间 厚 ,边缘 薄 。又叫会聚透镜。(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要偏向较厚的一边,凸透镜中间厚,都偏向中间。)(2)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又叫发散透镜。(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偏向较厚的两边)3、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针对练习】1(2013泰安)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2(2013雅安) 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图乙可以看到物距是15cm,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和这个成像规律相同,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光屏应靠近透镜成像。选项b 正确。考点:凸透镜成像 点评:解决本题方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难度不大。考点6 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1)近视眼:特点:只能看清 近 处的物体,看不清 远 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 厚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长 ,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前 ,矫正:需配带 凹 透镜(近视眼镜)。(2)远视眼:特点:只能看清 远 处的物体,看不清 近 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 薄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短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后 ,矫正:需配带 凸 透镜(远视眼镜)。(3)显微镜与望远镜显微镜:物镜成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目镜成 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望远镜:物镜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目镜成 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为什么观察时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像离眼睛很近,视角很大)【针对练习】1(2013龙岩)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凸透镜d近视眼 凹透镜图3【答案】a 【解析】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这是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需要需配带凸透镜(远视眼镜)来矫正。选项a 正确。考点:眼睛 点评:解决本题方的关键是知道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难度不大。第二部分 专题测试1(2013湛江)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蜡烛在镜中的像 a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b 铅笔好像“断”了 c手影 d 2(2013黑龙江)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bcd3(2013深圳)“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abcd4(2013沈阳)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5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虚像6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观赏水中的倒影 b在树荫下躲太阳c用冰凸透镜取火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7(2013内江)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8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如图7所示,能正确描述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是a b c d d.图79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0(2013广州)图 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11(黄石市2013年)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平面镜c投影仪 d放大镜12今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天气高温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13(2013四川自贡)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4下列是四种光学现象,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1)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2)海市蜃楼 (3)雨后彩虹 (4)看到的“鱼”比真的浅 (1)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由于光 形成的太阳倒立 (选填“虚”“实”)像;(2)海市蜃楼主要是由于光的 射形成的;(3)雨后彩虹是空气中的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将太阳光 形成的;(4)看到水中的“鱼”比真的浅,这个“鱼”是由于光的 射形成鱼的 (选填“虚”“实”)像。15在炎热的夏季很多女士都愿意撑一把防晒伞,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伞下的人身上,是因为光 的家中经常用吸盘式挂钩来挂一些小物品,这种挂钩是利用 工作的16渔民在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这是由于光在水面上发生 ,而使渔民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 些的缘故。(填“深”或“浅”)17(2013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左/右)移。18如图所示,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_光,b为_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 明显,可以将玻璃泡_;实验表明: 的热效应最显著ab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的 像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o30o240o40o350o50o【答案】(1)等于 (2)同一平面 不能 (3)oe (4)等大 虚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甲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透镜,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凸透镜被某同学用纸片挡住一半,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将_(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