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核心货币地位问题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核心货币地位问题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核心货币地位问题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核心货币地位问题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的核心货币地位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里壑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 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趾导师签名 匿灶日期 兰咀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欧元的产生和美元区的快速成长对区域经济 理论的正确性做出了验证 东亚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而区域货币合作的发展却相对迟 缓 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情况下 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共同抵御外来冲击 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东亚金融危机启动了东亚货币合作 从长期来看 通过区域货币合 作 建立单一货币区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终目标 但是 以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来衡量 东亚地区各项指标尚有一些差距 因此 实现东亚货币区可考虑分步走 即先建立次区域 货币区 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区 从东亚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东亚次区域货币 区建立的相关指标来看 中国连同港 台和东盟进行次区域货币合作进而建立东亚货币区 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不断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 致力于 建立次区域货币区 人民币货币区 提升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 进而促 进中国国内经济 金融的发展 增强中国整体经济实力 因此 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 意义 本文系统研究了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问题 笔者在文章中主要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归纳对比和总结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理论研究主要用于货币合作以及货币区的阐述 中 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主要用于人民币作为东亚核心货币的收益问题 而在人民币成为 东亚货币合作中核心货币的障碍因素这一部分中 主要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分析了美元 日元在东亚次区域与人民币的竞争问题 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总结出适合中国具体情 况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 主要介绍了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核心货币的研究背景及研究 意义与方法 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先从最优货币区的理论依据入手 分析了东 亚货币合作从次区域货币合作开始然后过渡到建立统一货币区的路径 提出了人民币在这 一过程中如何才能成为核心货币的问题 第三部分探讨了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核心货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人民币在国 际货币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所以 中国要改变这种现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g i o n a l o n o m i cc o o p e 慑t i o nu n d 盯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b a c k 伊o u n dd e v e l o p sm p i d l y t h e b i n l lo fe u r o 锄dt t l e 协tp u i l u l a t i n go fd o l l a ra r e ah a v ev 鲥f i e dc o n 钟n i 鼯so fr e g i o n a i 0 n o m i 髓 t l l 哆t h ee c o n o m i c 锄d 删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e a s ta s i ah 觞b e 锄e x p 觚d e db yl e a p s 锄db o u n d s b u t 甜e ac u r r e n c yc o o p e m t i o nd e v e i o p ss l o w l y nb e c o m an o c 鹤s a r yc h o i c et o 阳i n f 0 f c ca r c ac u r 瑚l c yc o o p e r a t i n g 釉dr e s i s to u t 盯i m p i n g e m e n tc o m m o n l y 蛐d e rt h ec o n d i t i t i l a tf i n 卸c i a l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锄df i n 锄c i a lc r i s i sh a p p s 骶q u e n t l y t h ee a s ta s i af i n 柚c i a lc r i s i ss t a n e dt h ec u r r e n c yc 0 0 p i m t i o n t h eu i t i m a t ct a r g c ti st o b u j l das i n g l ea r 髓d u r i n gal gt i m e b u t b e c o m e sv e r yd i f f i c u l tb e c a u e a 或a s j ac o u l dn o t 蚴c ht h eo c ag u i d e l i n e sa t s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陀a l i z a t i o no fe a s ta s i ac u m n c y 撇as h l d b e 铆op h a s i nt h ef i r s tp l a c c b u i l dh y p m a c u r n c ya r c 岛锄dt h 吼m m s j tt 0s i n g l ec u r r e n c y 玳乱j u d g i n g 筋mm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叩i n g 呐n do ft h e 棚锄d t h er e l a n ti n d e xt ob u i l d h y p 0 蝴c u r r e f l c ya r 龃 c h i n a i n c l u d i n gh o n gk o n g t a i 啪n 锄dt l l ee a s ta s i ah a v el l l e p o s s i b i l i 哆锄df e 鹊i b i l i 劬ni st h ej u s tu n d e rt i i i sb k g m u n dt 1 1 a tt h ep 印盯s t i l d i e st i l er m b s 协m si nt t l ee a s ta s i am o n e c a 叮c o o p e m t i o n t h i ss t i i d yd i f f b r s 丘d mag e n e m ls t u d yo f p u r et h e 耐e s i th 雒as t r o n g a l i 鲥cm e x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一 国外的相关文献综述 最优货币区理论 o p t i m 岫c u m n c y a a 简称0 c a 是关于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理论 由 欧元之父 蒙代尔 r 0 b e r tm u n d e l l 在1 9 6 1 年提出1 从此理论界开始了对货币 区的研究 针对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 经济学家们展开了讨论 得出了最优货币区的第 一批研究成果 建立0 c a 的标准 麦金农 r o n a l dm c k i 彻o n 1 9 6 3 认为应该以经济的 开放度为标准 对于贸易往来频繁的区域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2 凯恩 p e t e rk e n 1 9 6 3 认为应该以生产多样化为标准 生产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 越能抵御外部冲击对经济总 产出水平的影响 因为产品多样化意味着可以分散商品受外界市场冲击的风险 具备这样 条件的国家之间适合于实行固定汇率制 组成共同货币区 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内经济 另一 方面可与其它成员国一起追求货币统一后带来的货币效率 英格姆 j c i n g r a m 1 9 6 9 提出 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 认为只要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利率发生小幅变动 就会引起资本的大 规模流动 从而可以减少汇率的波动 g 哈伯勒 g h a r b e r i e f 1 9 7 0 和g m 弗莱明 g m f l e m m i n g 1 9 7 1 提出通胀偏好的相似性标准 认为各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过影 响汇率 利率来影响短期资本流动 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所以通货膨胀偏好的一致性 成为建立o c a 条件之一 爱德华 托尔 e d 姗帕t 0 w e r 1 9 7 0 和托马斯 威莱特 n 帆鹤 w i l l e t t 1 9 7 0 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建议应当以政策合作作 为国际收支的平衡机制 建立一个超国家的 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财政制度 这些理 论成果可以归结为单一指标分析法 其最大贡献在于通过条件分析 总结出实现o c a 的标 准 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3 霍曼 r e h m a l l 1 9 9 7 对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进行了总 结 他认为这个标准包括五个方面 跨国境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 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 规模 价格和工资弹性 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财政一体化程度 通过学者们的研究组成 最优货币区的条件被总结出来 但这些条件孰轻孰重 相互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并没有说 明 此外 在现实社会中 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经济体可能并不存在 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 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的支持 1 r o b e n a m u n d e i l a t h r v o f o d t i i i l 啪铷n 舶甜a r c a s 阴 m a m 盯i c 柚e c a m j c r e v i 州v o l5 l n o 4 1 9 6 1 m c k i 衄o n lr o n a l di o d t j m u mc u 丌舶c ya r e a s j 1 a m 州鲫e c o n o m i ci t e v i e w5 3 s q t c m b e f1 9 6 3 f 瑚c i s p l o n e wv i e w s o c a t l l e o r y w h 砒i s e m u t c i l l g 惦 j e c b w m n g p 印 a p f i l 2 0 0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群堪玛鲤薹玮呸埂弱勤墅薹 蠢堑豢矍燮蠢副髅擎荠型易攫璧藩赢一灞羹照鬻簧经济j i 委 甄掣 琴蠹裂鐾国曜吲蠼潮耀搿响了嘲猁瞄而一治需蔽际善聿商篓巴高 宰 瀹呷两嚣黼 f 抑旨 割j 骋羹塾瀚嵩蚓理滢 镭理薹 列硒 圯d 郅而 涌明髂葩苦藁曝垣爵羹嗣州 j 蹦明 姜竺曼萎薹蚕模犁曩到纠 剀 麓 娄讳辐嘶 器晒酬蠹黼萎港澍引争剃然型 卜戴彖赫锄虱菱j 手 圊r 璺誉雾膨研惶法两擒罐耋j 盹 嚣区提供了简单却有效 爵戳稻 简塌渔灞耀惑基 醚魏 尚 魏曩星期眩弘刘摇移动翻 叫刚 峰溺堪曙一濞 薹剖型型羹 彭 蠹系一研羹 移叩弛鬯二诞譬幂磐 业鞋辎殍刊薛篓羹i 哆嫂 坪习哩褒 瞪嘲萎蠢冀 蜮望鍪幕书强羞吲霉i 峰而浠临磕坷溢0 哺 蘩倒理崞堡史的捏柳冲卤薹津蔼猹嘲m 朦争国源 黜到律彦停灞谥彳扁 丽霖 杜 进程i l i 自i i 霉 囔g i l l ia 格辔 渲嵋塑莉引剩矧拳载誉誊薹醒驰蔓 酚莒鳓 鳖型莜艨萄跨鲻彰e 黠躺彭鳓莠别翻戮 雕霉剿粼型姜噱踵酮薷羲黝蕃矬缝到 竣氇洛 氇疆幽 摹鬻篙灞燮萋交铺鳕黼 西积臼到鞭转堕琴爹 灞忑缘喜菥器举蠢琵誉捌舔爱强 捌赁坦i 片像球 性响瞎百像暄i 日5 劐鳓鄢獒耍赛往伽煎辇 毖菰善崩罂维隶磊g 主 芬鬟 击 旨锚至岩缔譬嚣擎蕊翌疆器经殓掣圣毪婴辱他 幔噬噬蕴滔曩霍磐 划鬟型曩戮雕澎型勤 r 垂型旧燧港瞪漤例坦1 耋崾 者j 蜞髅整 够露聒 d 褊忻祥藿抟拍 潲管羲耧 蕊辐碰甄掣耐 苏薹虱暨翌 哩羔曼引茧勘啊猩远碴挑争要蛳 雌阳m 澎吲遵峰 之惰胡 角啪授晦浦溥囊精楚妇i 韩国和中 固台北妻9 砟 鼾鞋稿撕囊掣继搂捅潜氍霎噬黛i 濞矬曙篇鹰灞饕 聊群县餐理曩斗理叫霞叫鎏恒噶国幢餮 辨酬 熏 箱鞘蹦蠡鞠 翳蛩 菲醐韭酬醐型蓊羹 器酹囊登j 3 j 拍鞋塑 镬翊参豆墼蛩鞠掣副营裂咝夔一秀糊琴罚磊掣沛 薹鼐愿锦坚焉型疆尊坚晋荟昌譬茨驵鋈 嚣筵知 耋 i i 未鼻掣j l 露塞l i 模型以静雕 硒苎描冀滋嚆 曝嵫 墨 曙掣嗓型 f 射影颡砻薹赢堆j 彰 拟笫8 皤霎犁击譬醵钨1 钱黧塑叁婴鸯岌鋈弩州铂勘 周埔童丽旨承产弛霸i e j 型幂型割 嶙琢峙匣馒理嘛蓬一亚和 韩国萋 矧戳蠢鞠烈鋈性峪要剡型烈型 为精 耄强 犯莹副薹裂攀也归国士羹 囊鳓剥 荔鞴晶午夜堪亩爱甜娣耋j 潞氟 和地区性因素有 弭毗靼 嚣暇 鉴叁囊 雾擎 g i 酌 研究结 鼓眺拜墼喳璺蒜摊聪弱靼始瓣彤醢驰割吖纠驷辨馨罪 篇嚼j 翌别割掣黧 烈型冬萼b 爨辩琚黼薹雹戮戥到二历曦憾怯像嫱墙灌哗采灞世耀媪 塞鎏寒 塞爵蚕里 因此 东亚区域内贸易的份额和贸易结构的相似性决定了该地区商业周期的同 成的推动力 他们还发现 东亚地区金融自由化的持续发展克鲁格曼 奥伯斯费尔德 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盯住全球性货币的汇率安排是东亚形成货币联盟的障碍 总之 近年来就东亚地区是否 符合最优货币区标准的研究 主要考察了三类指标 第一类指标包括区内各国经济开放度 区内部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体现了单一货币区的潜在收益 第二类指标 主要包括外部经济冲击对区域内各国影响的对称性 各国对经济扰动的调整速度 要素市 场灵活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加入货币区的各国承担的潜在成本 第三类指标包括各 国经济发展水平 通货膨胀率 金融体系的相似性以及政治协调性 反映的是构建单一货 币区所面临的困难 二 国内的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 我国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东亚货币合作问题 成果颇丰 黄梅波 2 0 0 1 2 0 0 5 1 主要研究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并提出建立两岸金融合作机制的构想 白当委 2 0 0 2 2 的研究发现日本 韩国 新加坡 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比较符合o c a 标准 并 进一步指出 在这些国家之间应该先建立货币联盟 然后再向外围成员国扩展 谭庆华 2 0 0 2 在论文 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再考察 一个基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 分析了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供给冲击相关性 认为存在 东南亚子区域 由印度尼西 亚 马来西亚 泰国组成 还有一个 东北亚子区域 包括日本和韩国 从需求冲击相 关性看 整体上显示出较弱的相关性 但在日韩之间 新马泰之间都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考察 在 东南亚子区域 和 东北亚子区域 内部先开始进行汇率 合作比较恰当 他同时发现目前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均显示出较弱的相关性 这与 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一致 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通过 文献分析可以看出 东亚在整体上不具备o c a 条件 但在一些次区域有条件的建立货币 联盟是可行的 余永定等 2 0 0 2 对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 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 析 张蕴岭 张斌 2 0 0 2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在多篇论文中重点研究了东亚合作的驱动 力 进程 前景 长远目标和可能障碍等问题 张斌 何帆 2 0 0 6 在 亚洲货币单位对 东皿货币合作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 一文中侧重研究了亚洲货币单位 a s i a m o n 咖 u n i t 简称a m u 具体的编制方法及a m u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 行的方案 李富有 2 0 0 4 2 0 0 5 利用平行货币理论进行分析 认为日元和美元都不可能成 1 黄梅渡 从陶际货币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 j 学术月刊 2 l 1 1 r5 4 2 白当伟 东亚货币联盟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j 亚太经济 2 2 3 6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部分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核心货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核心货币的必要性 一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损害 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 世界上4 5 以上的外汇交易用美元进行 近一半的出口额以美 元结算 各国官方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 9 9 0 年的1 2 增加到2 0 0 5 年的2 3 而众多发展 中国家的货币 包括人民币 在与西方货币竞争的过程中 处于严重劣势 人民币的弱势 地位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损失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竞争中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主要是铸币税的缴纳 现代信用货币的最大特点就是货币表现形式同货币价 值基础相分离 每一个发行法偿货币的政府都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制货币向自己的居 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 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 这部分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 性地享受 通货币面价值超出生产成本 的收益 就被定义为铸币税 s e i 势i o ra g e 铸币 税是源于货币创造而获取的财政收入 本质上是政府当局拥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而发行货 币取得的收入 一般而言 这种收入几乎是无成本的 其成本仅限于涉及 发行和保管货 币所需要的支出 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 货币持有人范围就从居民扩大至非居民 于是 货币当局所获得铸币税收益不仅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持有额 也包括非居民持有部分 非居民持有国际货币无非两种形式 一种是现钞形式 一种为中央银行所拥有的该货币储 备资产 其中 非居民现钞持有比例极为有限 而且从来源上来看属于居民所持货币流出 而形成的 这部分铸币税收益在国内铸币税收益中已有所反映 而作为一国官方国际储备 资产 并未离开发行国银行体系 属于货币国际化所引起的国际货币供应 由此 我们可 以把这部分国际货币发行国银行体系中由其他国家央行持有的新增储备资产定义为国际 铸币税收益 从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使用的主要币种及其所占比例 见图3 1 中可以 看出 人民币处在国际货币竞争的弱势地位 因此 我国就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 但是 另一方面 储备外汇对我国来讲 就是向这些币种的货币发行国缴纳的国际铸币税 我国2 0 0 6 年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 0 6 6 3 亿美元 这构成了弱势人民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料来源 张纯 人民币参考一揽子货币的币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2 0 0 6 另一方面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无法直接用于国际交易 因此它们必须将自己收入 中的一部分以美元等国际货币形式持有 在币种转换的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就要付出手续 费 咨询费等相关费用 这部分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相比 金额更为庞大 也更难以估算 2 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自2 0 0 5 年7 月2 1 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但是 这种汇率制度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汇率制度 尽管现行人民币 汇率制度存在一定优点 但在中国逐步走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 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日益 显露出许多弊端 首先 固定的名义汇率 使人们只能按给定价格进行外汇交易 这种价 格可能会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 阻止了经济的均衡调整 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其次 应付冲击的能力较弱 冲击发生时名义汇率固定 那么实际汇率就很难达到均衡 频繁的 调整不仅增加了市场对经济的不良预期 而且这种不连续调整比浮动汇率下的连续调整更 加具有破坏作用 第三 削弱了本国货币政策效果 由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领域的从属地 位 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必然要处于美国等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指挥之下 而发达国家与我 国的经济周期并不同步 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脱离本国经济实际 降低了宏观调节的效率 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同时 中国不能直接选择浮动汇率制度 因为 一方面 我国担心贬值的紧缩效应 也害怕升值可能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增长造成损害 g u i l l e 肿o a c a l v o 1 9 9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a m e nm r e i n h a n 2 0 0 0 另一方面 1 9 9 7 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了我国政府一个重要启 示 即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本国货币免受外部冲击 塞驰 s a c 峨1 9 9 8 认为 单一货币联盟是现行汇率制度下获得稳定的途径 几个国 家在货币领域的密切合作 会形成更加一体化 更具流动性的区域资本市场 从而降低交 易成本 提高这些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在国际货币领域中的竞争实力 因此 人民币 如果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核心货币 在次区域内逐渐被其他国家接纳 那么 对中国经 济而言 这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二 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核心货币的收益分析 1 人民币国际化收益中的经济收益分析一以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例 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内的核心货币 实际上就是在货币合作的区域内执行国际货币职 能 而某国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 就会获得经济收益 即货币的国际化收益 主要包 括铸币税和对境外储备资产进行金融运作的净收益 第一 数据的选取 人民币币值 包括物价与汇率 的持续稳定 使人民币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周边国家 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媒介 数据说明 a 为方便统计 把接收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和开始接收人民 币存款并有望在中短期内采用人民币进行经贸结算的国家和地区统一标准 都以人民币作 为外汇储备的数量按该国从中国进口额的2 5 计算 因为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 适度的储 备水平不低于相当3 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稳 定汇率及充作偿付外债的保证 b 中国在1 9 9 5 年 2 0 0 6 年十年间 经历了8 次降息和4 次升息 所以笔者认为存款 利率和贷款利率可以按照这十年间所有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平均值选取 分别为 4 8 6 和7 5 3 c 1 9 9 4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在l 美元 8 2 7 元人民币水 平 直到2 0 0 5 年7 月2 1 日 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取1 美元 8 0 0 元人民币 d 假设人民币于1 9 9 5 年在上述地区正在担当国际货币的职能 成为其官方储备货币 之一 第二 估算人民币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选取的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是加权平均值 进而得到运用境外人民币储备资产 而获得的净收益 计算得到的1 9 9 5 年 2 0 0 6 年 中国运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持有的人 民币储备资产而获得的净收益为2 3 0 1 0 1 1 7 万美元 见表3 2 表3 2 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境外储备资产金融运作的净收益 1 9 9 5 2 0 0 6 年 单位 万美元 年份 m m 肘 o 0 7 5 3c 尥 0 0 4 8 6 l l c 1 9 9 53 2 0 4 2 5 52 4 1 2 8 0 41 5 5 7 2 6 88 5 5 5 3 6 1 9 9 63 0 5 7 5 5 52 3 0 2 3 3 91 4 8 5 9 7 28 1 6 3 6 7 1 9 9 73 7 4 6 0 4 52 8 2 0 7 7 2 1 8 2 0 5 7 8 1 0 0 0 1 9 4 1 9 9 8 3 4 6 6 6 9 5 2 6 1 0 4 2 1 1 6 8 4 8 1 49 2 5 6 0 8 1 9 9 9 3 8 1 3 l o 52 8 7 1 2 6 81 8 5 3 1 6 9l o l8 0 9 9 2 0 0 05 2 0 7 3 2 7 53 9 2 1 1 1 82 5 3 0 7 6 1l3 9 0 3 5 6 2 0 0 l5 3 9 0 1 8 7 54 0 5 8 8 1 l 2 6 1 9 6 3 l 1 4 3 9 1 8 0 2 0 0 26 7 5 0 2 0 2 55 0 8 2 9 0 2 3 2 8 0 5 9 8 1 8 0 2 3 0 4 2 0 0 39 1 7 8 5 8 7 56 9 1 1 4 7 6 4 4 6 0 7 9 42 4 5 0 6 8 3 2 0 0 41 3 0 3 3 9 7 5 09 8 1 4 5 8 36 3 3 4 5 1 23 4 8 0 0 7 l 2 0 0 51 4 0 9 6 4 4 5 01 0 6 1 4 6 2 36 8 5 0 8 7 23 7 6 3 7 5l 2 0 0 61 5 2 3 5 8 3 2 51 1 4 7 2 5 8 27 4 0 4 6 1 54 0 6 7 9 6 7 合计 2 3 0 1 0 1 1 7 资料来源 数据根据附录表a l 中国向东亚部分国家出 j 额 1 9 9 5 2 0 0 6 年 表a 2 1 9 9 5 2 0 0 4 年中国一年期人民币存 贷款利率计算得出 第四 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收益 将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铸币税收益和境外储备资产金融运作的净收 益相加 就可以直接得到1 9 9 5 2 0 0 6 年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可计量经济收益 即人民币 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收益为 一 最 厶 8 4 0 8 5 1 3 8 3 2 3 0 1 0 1 1 7 8 6 3 8 6 1 5 0 0 万美元 以上笔者只是选取了东盟1 0 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数据作了简要地分析 实际上 这些 数字只是说明人民币自发国际化在这部分国家和地区所获取的收益 当人民币在这些地区 真正的担当起东亚核心货币的角色的时候 这部分经济收益会更为可观 2 外汇储备的节约 我国外汇储备的保有量历年增加 如图3 2 所示 2 0 0 6 年超过了1 万亿美元大关 高 i s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选取的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是加权平均值 进而得到运用境外人民币储备资产 而获得的净收益 计算得到的1 9 9 5 年 2 0 0 6 年 中国运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持有的人 民币储备资产而获得的净收益为2 3 0 1 0 1 1 7 万美元 见表3 2 表3 2 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境外储备资产金融运作的净收益 1 9 9 5 2 0 0 6 年 单位 万美元 年份 m m 肘 o 0 7 5 3c 尥 0 0 4 8 6 l l c 1 9 9 53 2 0 4 2 5 52 4 1 2 8 0 41 5 5 7 2 6 88 5 5 5 3 6 1 9 9 63 0 5 7 5 5 52 3 0 2 3 3 91 4 8 5 9 7 28 1 6 3 6 7 1 9 9 73 7 4 6 0 4 52 8 2 0 7 7 2 1 8 2 0 5 7 8 1 0 0 0 1 9 4 1 9 9 8 3 4 6 6 6 9 5 2 6 1 0 4 2 1 1 6 8 4 8 1 49 2 5 6 0 8 1 9 9 9 3 8 1 3 l o 52 8 7 1 2 6 81 8 5 3 1 6 9l o l8 0 9 9 2 0 0 05 2 0 7 3 2 7 53 9 2 1 1 1 82 5 3 0 7 6 1l3 9 0 3 5 6 2 0 0 l5 3 9 0 1 8 7 54 0 5 8 8 1 l 2 6 1 9 6 3 l 1 4 3 9 1 8 0 2 0 0 26 7 5 0 2 0 2 55 0 8 2 9 0 2 3 2 8 0 5 9 8 1 8 0 2 3 0 4 2 0 0 39 1 7 8 5 8 7 56 9 1 1 4 7 6 4 4 6 0 7 9 42 4 5 0 6 8 3 2 0 0 41 3 0 3 3 9 7 5 09 8 1 4 5 8 36 3 3 4 5 1 23 4 8 0 0 7 l 2 0 0 51 4 0 9 6 4 4 5 01 0 6 1 4 6 2 36 8 5 0 8 7 23 7 6 3 7 5l 2 0 0 61 5 2 3 5 8 3 2 51 1 4 7 2 5 8 27 4 0 4 6 1 54 0 6 7 9 6 7 合计 2 3 0 1 0 1 1 7 资料来源 数据根据附录表a l 中国向东亚部分国家出 j 额 1 9 9 5 2 0 0 6 年 表a 2 1 9 9 5 2 0 0 4 年中国一年期人民币存 贷款利率计算得出 第四 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收益 将人民币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铸币税收益和境外储备资产金融运作的净收 益相加 就可以直接得到1 9 9 5 2 0 0 6 年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可计量经济收益 即人民币 在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收益为 一 最 厶 8 4 0 8 5 1 3 8 3 2 3 0 1 0 1 1 7 8 6 3 8 6 1 5 0 0 万美元 以上笔者只是选取了东盟1 0 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数据作了简要地分析 实际上 这些 数字只是说明人民币自发国际化在这部分国家和地区所获取的收益 当人民币在这些地区 真正的担当起东亚核心货币的角色的时候 这部分经济收益会更为可观 2 外汇储备的节约 我国外汇储备的保有量历年增加 如图3 2 所示 2 0 0 6 年超过了1 万亿美元大关 高 i s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额的外汇储备在保持人们对货币价值的信心 稳定外汇市场和汇率 树立货币良好的国际 形象 充当对外举债保证及吸引f d i 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由于外汇储备一般都以低收益高流动资产持有 过度高额的外汇储备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 费 尤其对缺乏经济建设资金的大陆来说 这种浪费就更为可惜 此外 高额的外汇储备 还会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 外汇储备越高意味着中央银行为吸取外汇而释放的本 币越多 更多的本币追逐不变的或更少的国内商品 导致物价上涨 甚至引起通货膨胀 在储蓄领域 由于居民不满足于银行存款的低利率 就投资于股票 房地产等 形成投资 炒作 从而引起泡沫经济 资料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1 9 9 6 2 0 0 7 绘制 因此 如果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内的核心货币 则有利于节约我国的外汇储备 以两 岸三地 再加上东盟为例 首先 东亚经济往来可直接用人民币统一结算支付 不再使用 美元 这直接降低了我国内地的外汇储备总量 节约大量的储备成本 如表3 3 所示 2 0 0 6 年 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量达到了2 5 0 0 4 5 亿美元 如果按2 0 0 6 年中国内地 外汇储备占其年进口额的2 5 的比例计算 统一货币后 可至少减少外汇储备6 0 0 多亿美 元 其次 由于外汇储备的减少而间接引致的大量储备管理成本的节约及外汇资金使用效 率的提高 那么 人民币充当核心货币而带来的实际收益就更为可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3 中国内地2 0 0 6 年与台湾 香港和东盟贸易状况 单位 百万美元 l 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盟1 0 国合计 l进口 8 7 1 4 l7 3 3 6 68 9 5 3 82 5 0 0 4 5 i出口 2 0 7 4 01 5 5 4 3 57 1 3 2 52 4 7 5 0 0 资料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整理 3 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扩大 一方面 人民币成为东亚合作的核心货币 实际上就是在东亚次区域担当起国际货币 的职责 国际货币被广泛用于国际间的计价 支付和结算绝大多数跨国货币收支 如国际 贸易中的货款结算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借贷和本金偿还 这就使国际货币成为一种非 常紧缺的资源 要得到这种资源 其他国家就必须与国际货币发行国发展贸易往来 进行 经济合作 另一方面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还给本国进出口商 投资者及消费者带来很大的 方便 使其在从事国际经济交易中可以较多地使用本币而少受或免受外汇风险的困扰 在 对外经济往来中 进出口商 投资者及消费者直接用本币计价 结算 简捷方便 有利于 本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扩大 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 j e 衢e y f 啪k e l 1 9 9 6 1 在一个实证分析中指出 全球用于 外汇兑换的支出约占全球贸易额的6 5 根据这一比率 我们可以估计一下2 0 0 6 年中国 内地与香港 台湾和东盟家贸易联系中所付出的货币交易成本 以表3 3 的数据为例 2 0 0 6 年中国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为2 5 0 0 4 5 2 4 7 2 o o 4 9 7 2 4 5 亿美元 那么 一 共的交易费用4 9 7 2 4 5 亿美元 6 5 3 2 3 2 1 亿美元 如果由内地承担一半 内地需要支付 的货币交易费用就是1 6 1 亿美元 这一数值占内地g d p 总值的o 6 1 二 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中核心货币的可行性 一般认为 在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下 判断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区域性核心货币应从以 下五个方面考虑 第 一国经济规模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及其为周边地区提供出口市场的能力 一国 f r 帅k e l j e 衢e 弘r 口畦e x d i 彻g c r a 艳e 1 p 嘶e n a l l dp m 础f b rr e f b 蛐 j a m 舐c 柚e c 删m i cr c v i c w 1 靳 n o 三 1 9 9 6 1 5 3 1 5 8 2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 1 9 9 1 2 0 0 6 年间 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9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投资一直占有绝对的 比重 中国逐渐被纳入到东亚地区的产业分工格局当中 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的重要一 环 资料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1 9 9 8 2 0 0 7 绘制 二 中国对东亚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和 市场提供者 的角色逐渐突显 1 中国在东亚地区发挥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首先 中国1 9 9 4 年汇率改革以来保持了宏观金融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货币供应量方 面 按狭义货币供应量m l 计算 1 9 9 7 年为3 4 8 2 6 3 亿元 1 9 9 8 年为3 8 9 5 3 7 亿元 1 9 9 9 年为4 5 8 3 7 3 亿元 2 0 0 0 年为5 3 1 4 7 2 亿元 2 0 0 1 年为5 9 8 7 1 6 亿元 2 0 0 2 年为7 0 8 8 1 8 亿元 2 0 0 3 年为8 4 1 1 8 6 亿元 2 0 0 4 年为9 6 0 0 0 亿元 2 0 0 5 年为1 0 7 3 0 0 万亿元 2 0 0 6 年1 1 4 6 0 0 万亿元 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和我国的物价增长基本相适应 如图3 4 所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c p i 表示 从1 9 9 7 年到2 0 0 5 年中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这不仅 反映了宏观金融的相对稳定 也反映了货币当局驾驭宏观金融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料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1 9 9 8 2 0 0 7 绘制 其次 中国g d p 稳定增长 如表3 4 所示 就1 9 8 0 一2 0 0 1 年东亚经济体g d p 年增长 率的变动系数来看 中国最低 为0 3 5 除中国和日本以外的东亚经济体 e a l 明显具有 共同的经济增长周期 变动系数为o 4 9 如果加入中国构成e a 2 其变动系数降至o 2 9 如果再加入日本构成e a 3 则其整体产出增长的变动率提高至o 3 8 显然 中国的经济增 长要更加稳定 而日本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 表3 4 1 1 9 8 0 2 0 0 1 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年产出增长率变化 国别平均值标准差变动系数 中国9 5 53 3 50 3 香港特别行政区 5 5 14 2 5o 7 印度尼西亚 4 9 6 4 6 0 9 韩国 6 8 24 3o 6 马来西亚6 3 64 3 90 6 菲律宾 2 5 23 7 31 4 新加坡 7 1 84 0 5 o 5 台湾地区6 6 230 4 泰国 5 9 94 9 7 0 8 日本2 6 71 8 90 7 e a l6 0 62 9 6o 4 e a 27 4 62 1 3 o 2 e a 34 1 91 5 8 0 3 李晓 李俊久 丁一兵 论人民币的亚洲化 j 1 世界经济 2 0 0 4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作为东亚地区 市场提供者 的角色逐渐突显 近2 0 年来 中国日益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出口市场 据统计 祖国大陆从香港特区 印度尼西亚 韩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台湾地区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所 占比重从1 9 8 0 年的6 2 急剧上升至2 0 0 1 年的4 0 9 整体来看 由于中国加入了东亚地 区的生产体系 相对减少了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东亚小型经济体对美国 日本和欧盟市场的 出口依赖 中国从它们那里的进口日益超过它们对美国和欧洲的直接出口 2 0 0 2 年1 1 月 4 臼 中国与a s e a n 签署了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标志着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 区 即将启动 到2 0 0 4 年中期 双方已经完成削减关税的磋商 在2 0 l o 年前中国与东盟 6 个最发达的国家即文莱 印度尼西亚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建立一个自由 贸易区 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从东亚地区的进口规模 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 随着中国 g d p 总量的不断增长 中国从东亚经济体的进口也会随之增加 在今后一 二十年内这一 趋势将继续保持下去 r o l 锄d h o l s t 2 0 0 2 1 运用动态预测模型 进一步分析了今后2 0 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对 东亚地区贸易格局及其模式的影响 预测结果显示 从2 0 0 0 到2 0 2 0 年的2 0 年间 中国 将成为东亚最大的贸易实体 特别是在加入w t d 的带动下 其经济扩张将为东亚其他经 济体提供史无前例的市场机会 到2 0 0 5 年 中国将成为东亚最大的进口国 并将形成用 对o e c d 国家的结构性贸易黑字弥补对其他东亚经济体数量大体相当的贸易赤字的格局 换言之 中国在出口方面取得的成功就是所有东亚经济体出口的成功 其他东亚经济体在 世界市场上的不成功将会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弥补 如表3 5 所示 到2 0 2 0 年 中国超过 半数以上的进口将要依赖于东亚其他经济体 其中 中国台湾和韩国将共同构成中国在该 地区最大的进口来地 其次是日本和东盟 同时 无论是在出口还在进口方面 中国都将 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将逐步替代美国现有东亚地区 市场 提供者 的角色 形成 用对西方家的顺差弥补对其他东亚经济体的逆差 的贸易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东亚地区现有的贸易局和由此形成的 东亚美元本位制 提高人民在 未来东亚区域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因此 未来的东亚汇率体系与货币合作的成功与 否 能否解决现有的贸易循环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市 场提供者 的地位能否充分发挥 r o l 蜘d h o l 啦 a i i o v 曲wo f p r c s e m e r 窖e l 雠柚d e 嘲a s 劬1 触p a t 胁幻2 0 2 仉a d bb l s i i n i t e r c s 龃曲p a p c r 2 0 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5 中国对不同地区的贸易收支现状与可能的趋势 单位 1 0 亿美元 易钟孝 韩国与中国香 争劳 日本 a s e a n美国 欧盟世界其他地区 台湾省港 1 9 9 73 1 93 701 65 1 2 0 0 2 5 4 4 4 8 84 31 0一1 3 2 0 0 3 5 86 1 1 55 51 8 2 2 2 0 2 0 5一1 3 5 4 l1 6 66 67 l 注 一号代表逆差 2 0 2 0 年数据是以1 9 9 7 年美元价格计算的预测值 其中没有单独计算韩国 台 湾省与中国香港而是直接计算了a n i e s 与除了新加坡以外的东盟各国的数据 资料来源 h o n gk o 呜m 伽哪a l 曲 一t y h l 仃a 陋i o n a l1 1 m 如卸d 忙r 0 l eo fm a i l l l 锄dc h i m s e 昨m b e r2 0 0 4 d a v i dr o l a n d h o l s t a l lo v e i 刚o fp r c s 鲫e 哪n a n de a s ta s m 亿i d cp a l t 咖st o 2 0 2 0 a d bi l i s t i t i n e 融艇a r c l ip a p 盯s e 而e s n o 三 中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为人民币成为核心货币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2 0 0 1 年中国同欧元区以及其他东亚经济体对外开放的横向比较 见附表d 可 以看出 无论是在对外贸易比率 对外金融比率 对外投资比率 还是在综合对外开放度 方面 中国已经接近或超过某些欧元区国家 如意大利和希腊 如表3 6 所示 在东亚区域内 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对外开放度比其他成员要低 但考 虑到它们实际的和潜在的经济规模 则更有意义 在对外开放度方面 中国超过日本 这 反映中国市场的开放和日本市场的相对封闭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提高 客观上将为人 民币的亚洲化创造必要条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出现某种统一的货币 其本质是要改进东亚各国传统的钉住美元制 使之具有可持续性 并为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 首先 东亚美元化使美国从持有美元货币的东亚国家中得到铸币收益 美国通过经常 项目的逆差输出了大量的美元 同时向自身注入大量商品等实体性资源 这既满足了国内 的消费需求 维持了国内物价的稳定 同时还能享受到铸币税的好处 东亚国家积累了大 量的美元储备 而且它们持有美元储备的主要方式是购买美国国债 这种状况便利了美国 通过支付较低的利息为其经常项目逆差融资 使它避免了其经常项目逆差的持续发展 截 至2 0 0 4 年底 亚洲国家总共持有1 2 o o o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其中包括大约1 0 0 0 0 亿 美元的长期债券和票据 此外 还持有至少1 0 o o o 亿美元的公司债券 股票以及存款 这一额度高达海外美国金融资产存量的l 3 其次 东亚美元化规避了美国与实行美元化的东亚国家间的汇率风险 兑换货币的服 务收费已经不再需要 加深了东亚地区对美元作为优良通货的认同 从而巩固和提升了美 国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最后 面对日益崛起的欧元对美元体系的挑战 如果东亚继续美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