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地理试卷命题:高二年级组 校对:高二年级组 审核:高二年级组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共80分)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运行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自转周期适中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a b c d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冕层和色球层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产生“磁暴”现象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某天文台于9月21日24:00点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固定不动,则9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时应是(下左图示意)a23点 b23点56分 c0点4分 d23点4分9月21日9月22日6上右图为南极俯视图,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指向东方的是 a b c d7.下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假设人类从宇宙中寻找到两颗与地球大小、表面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并让它们来到太阳系与地球同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下图,这两颗行星经过改造后可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其基本数据与轨道参数如下表所示(为方便对照,地球的数据附在表中的最后一行作为参考)。依据图表,回答8-10题。自转周期(小时)黄赤交角(度)大气压力(atm)卫星数甲行星42240.81乙行星20651.22地球2423.51.018上述材料中所涉天体系统的层级共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9乙行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为 a23.590 b2590c6590 d67.59010甲、乙、地球三颗行星中,昼夜温差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分别是a甲、乙 b乙、地球c甲、地球 d地球、乙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回答11-12题。1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12选择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主要原因a避免高纬国家无法参加b人们放假,有机会参加c3月国际重大节日较少d3月气候已经比较温暖右图是6.22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能正确表示杭州所在经线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的是a.a b.b c.c d.d14此时,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杭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5-16题。1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 c. 太阳直射1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16.北京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a.b b.a c.e d.d18.有关甲图地形、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a. b. c. d.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是外力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b.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等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2022题。20有关甲构造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c背斜顶部受张力大,容易被侵蚀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破坏21若欲在图示地区建一东西向隧道,只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合理的选择是a甲处b乙处c丙处地下d丁处地下22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壳运动情况及顺序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地壳的岩层断裂(断层)地壳的下降运动abcd23地球上南北半球自东向西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d靠近高纬的河岸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回答24-25题。24板块是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25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26下列选项与右图中、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作用c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右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27-28题。27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c沉积地貌 d火山地貌28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完成29-30题。29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b.12c.10d.830青藏高原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辐射少所导致的a.b. c. d.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3132题。31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a甲 b乙 c丙 d丁32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 b远郊c郊区 d农村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3-34题。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下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33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的沟壑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34丙区域(图中左下角处)侵蚀作用强度小于甲区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甲区域几乎无天然植被覆盖b甲区域地形起伏大c丙区域降水多、温度较高d丙区域的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率高35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有利于高空飞行右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36-37题。36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37下图中正确表示右图乙处等压面图的是右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高空的气压分布,读图回答38-39题。38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c.乙甲丁丙d.丙丁甲乙39关于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温较乙地气温高b.乙地空气对流较甲地显著c.乙地较甲地更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甲乙之间的风向大致为西南风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第40题。40关于a、b、c、d(都在北半球)四点说法正确的是a.a地风向为西南风,风力最大b.b风向为偏北风,风力最大c.c风向为东南风,风力较小 d.d风向为西南风,风力较小第卷(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2题,共20分)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流水_地貌。(2)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丙图中_处分布,乙在丙图中 处分布。(3)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是 ,原因是 。(4)丙图中d至c河段较b至a河段的流速 , 作用强,原因是 。42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c表示_,d表示_。(填数字)(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太阳辐射)(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答卷(地理)一、选择题(80分,做机读卡上)二、非选择题(20分,做答卷上)41.(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流水_地貌。(2)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丙图中_处分布,乙在丙图中 处分布。(3)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是 ,原因是 。(4)丙图中d至c河段较b至a河段的流速 , 作用强,原因是 。42.(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c表示_,d表示_。(填数字)(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太阳辐射)(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高一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cadbdabba1112131415161718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