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2).doc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2).doc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2).doc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2).doc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地理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8)页,第卷第(9)页至第(12)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8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 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13题。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3. 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主要后果是失业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住房紧张劳动力短缺a b c d图2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46题。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 b c d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b c d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7.2005-2010年a.迁山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8.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9.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机械增长c.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d.人口的年龄构成10.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北美洲 b.非洲、欧洲 c.拉丁美洲、欧洲 d.亚洲、欧洲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1112题。1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 河流 降水 地形a b. c. d.12.甲乙两地都行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15.下图为某城市某区域日均公交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是a 游览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居住区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16、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 b、乙c、丙 d、丁17、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题18-19 题。18关于甲乙两条曲线叙述正确的是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a b c d19甲曲线的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的最大值的原因是a天然调蓄能力强b城市热岛效应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d植被覆盖率降低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2021题。20.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1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22.下列三地的农业生产与所给的主要区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a.甲 乙 丙 b.乙 甲 丙c.丙 甲 乙 d.丙 乙 甲23. 下列工厂中存在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纺织厂、印染厂钢铁厂、重型机械厂造纸厂、化纤厂食品厂、家具厂a. b. c. d.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据此回答2425题。24.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25.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a.原材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627题。26.该厂产品可能是a.化工产品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d.生物药品27.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a.海港b.航空港 c.公路枢纽d.铁路枢纽28.我国西部内陆商业中心密度比东部沿海地区小,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西部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交通不便a b. c. d.29.古代我国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取水 利于航行 军事防御 利于城市规划a b. c. d.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0-32题。 30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31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德国的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三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步发展起来。请回答3334题。33德国企业与我国的长春、上海、广州三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a都有完善的汽车配件产业 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c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d都有汽车生产的历史34三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三城市汽车工业发展起到的作用是a减少零配件运输距离,降低成本 b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c扩大了市场需求,增加了汽车的出口量 d解决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工业地域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35-36题。35该工业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a商贸联系 b生产协作联系 c科技联系 d信息联系36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点是 a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规模大 b资源的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c集中处理污染物,环境优美 d配套协作条件好,交通运输成本低37.西欧某城市计划新建一大型化工厂,合理的区位是a城市西北部 b.城市中心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东南部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成3840题。38.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39.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40.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 c.技术高d.品种全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 名班 级学 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考试地理试题第卷(非选择题,共20分)二、综合题41.发(10分)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甲乙(1)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4分)材料二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2)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有点。(6分)42.(10分)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_工业,属_指向型工业。(4分)(2)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6分)开滦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地理试卷 答案一、 选择题(共计80分)1. b2.d3.c4.a5.c6.b7.c8.b9.c10.b11.d12.d13.c14.b15.d16.d17c.18.b19.d20.b21.d22.c23.a24.a25.d26.b27.b28.d29.a30.c31.d32.d33.c34.a35.b36.b37.c38.c39.c40.a二、综合题41(10分)(1)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2)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