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四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教学质检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四中高三年级2012学年第九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第卷 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13.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14.“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 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5.1919年4月,每周评论第16号摘登了一著作的译文,这篇译文的说明中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以下有关“这个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b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历史作用 c它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北京出版 d它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16.著名学者傅斯年在 1920 年曾指出:“从 (1919 年 )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c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17.1927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16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23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18.周恩来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正确的判断是 会议最终达成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政府敦促美国立即停止侵越战争 中国的和平建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a b c d 19.路德提出 “ 因信称义 ”“ 平信徒皆为教士 ” 等信条;路德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政府来管理。下列对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a是政治民主化提升的体现 b彻底否定宗教c路德主张具有人文主义倾向 d引发了欧洲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改革运动20有学者认为: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1917年的两次革命相比。这场革命a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b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奠定了苏联未来六十年的社会结构 d是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21.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右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海报c丙: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发行的海报d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行的海报22.一位学生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23.右图是1907年毕加索发表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关于该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受到了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的影响开创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先河追求对人体的真实描写,追求“光”和“色”的效果属于毕加索“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a b c d第卷 非选择部分(共160分)38.(26分)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2分)并分析其作用。(6分)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2)依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有关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6分) 19世纪末维新派掀起一场变法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运动对国人思想的“启蒙”。(4分) 材料三: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3)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8分) 39. (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长期而论,资本主义工业世界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仍然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亦即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为缓和这一矛盾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可以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这类改革,已经比较明显地具有社会化的倾向。材料二 社会主义工业世界面临的问题和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并非出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不可解救的矛盾,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短暂所能克服的困难:一是工业化起步晚、水平低;一是历史传统负荷重,经济和政治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改革,总的倾向是消除历史遗留的困难,以此加快现代工业化的进度。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材料三 英法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他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四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有何不同?(4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中国为解决工业化发展问题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8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成效如何?(8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历史参考答案:ddbcb abccd ab38. (1)现象: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2分)作用: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6分)(2) 教育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文化与职业技能并举。(2分) 根源:继承儒家“仁”(大同思想);吸收西方民主思想。(4分) 维新变法中,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4分)(3) 第一种文化现象原因: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引发了否定和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2分)一些思想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2分)第二种文化现象原因: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分)一些史学家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国历史中挖掘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分)39.(1)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历史遗留的发展困境(4分)(2)美国:全面干预社会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劳动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 (4分)中国:以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五年计划”的实行推动工业化起步和发展(或答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