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模拟命题比赛22.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模拟命题比赛22.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模拟命题比赛22.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模拟命题比赛22.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历史模拟命题比赛2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原创)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认识你自己a b c d原创,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百家争鸣,人文精神的起源。答案b。13、(原创)旧唐书文苑传元万顷传“朝廷疑义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朝廷设“北门学士”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弥补宰相政事繁多而才干不足的缺陷c防范宰相擅权 ,加强皇权统治 d监察宰相减少政治腐败根据必修一p16 “材料阅读与思考”原创,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 14、(根据2014年上海卷第25题改编)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材料中属于史学研究的“历史解释”的是(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是“现实主义政治”大师。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b c d根据2014年上海卷第25题改编,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简单方法。答案c15、(根据安徽省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第19题改编)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a b c d根据安徽省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第19题改编,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答案d。16、(根据2014年北京东城区二模第16题改编)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年份当年创刊总数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189573189611718974945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abcd根据2014年北京东城区二模第16题改编,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更新。答案c.17、(原创)“(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相反的道路” (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战略的保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自192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直坚持的革命斗争方式使广大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a b c d 根据必修一p56 “资料卡片”原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d 。18、(根据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第17题改编)阅读下面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52一1957)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经济迅速回升 b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发展c工农业生产出现跃进倾向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根据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联考第17题改编,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点: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状况。答案b.19、(根据2015福建卷第18题改编)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根据2015福建卷第18题改编,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答案a。20、(根据衢州五校2015届高三期中第21题改编)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末年代的纽约,你认为描述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在街头看到飞驰而过的福特汽车b莱特兄弟给远在英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飞机研制成功c有人走进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d人们争相去在电影院看电影根据衢州五校2015届高三期中第21题改编,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及知识迁移能力。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21、(根据上海杨浦区第15题改编)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这段文字最适合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光荣革命”根据上海杨浦区第15题改编,根据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文艺复兴。答案a。22、(根据广东省华附2015届期末联考第23题改编)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 )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根据广东省华附2015届期末联考第23题改编,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23、(根据2014大纲全国第22题改编)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德日意三国轴心国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根据2014大纲全国第22题改编,本题以地图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及知识迁移能力。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2大题,共52分。38、(根据2013浙江第38题改编)(26分)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在中国和西方道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对外开放带来了中西的杂交优势和思想的复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重新塑造中国。(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原因。(10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概述对外开放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塑造中国”的?(10分)根据2013浙江第38题改编,主要考查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联系。39、(根据海南2014第28题改编)(26分)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让世界人民又爱又恨的民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果没有大约70年前出现的古滕贝格印刷工厂,宗教改革运动便不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正是印刷术的普及化,令这些充满激情的理论很快散播到了千家万户,使教廷徒唤奈何作为新教徒一切宗教信仰的源头,圣经如今可以随时购得。正是这一事实,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一摘编自加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材料三 德国基民盟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摘编自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1)概述印刷术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并指出圣经在当时广受民众欢迎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2分)(3)概括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l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高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6分)根据海南2014第28题改编,2014年浙江第39题以中法建交为题引,将中法关系置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中立题思考,有机联系新中国外交、法国文学成就、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等诸多内容。融合今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热点,考查德国有关的知识。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cdcdbababb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大题,共52分。38题26分,39题26分。)38、(1)含义:重农抑商政策。(2分)影响: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保护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并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历代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4分)(2)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开放通商口岸、商定税率等),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分);西方工业革命后迫切需要寻找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自然经济自身的脆弱性;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国内市场不断扩大;(2分)(3)形成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推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分)加入地区性和全球性贸易组织: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4分)39、(26分)(1)作用:印刷术使得圣经大量印刷进而普及化,变成新教传播的工具,促进了宗教改革。(4分) 原因: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