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平时作业簿(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班 级13级人力资源姓 名学号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基础授课教师浅析我国工伤认定行为摘要:工伤认定是工伤待遇给付的前置程序,在我国,工伤认定行为被界定为了行政确认行为,从而对其实施以行政救济,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工伤认定程序繁琐、漫长,不利于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造成了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冲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工伤认定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进的方法,完善我国的工伤人都行为。关键词:工伤认定流程;工伤认定缺陷;完善工伤认定程序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包括因工作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的工伤和因工作环境和条件原因长时间侵害工人健康造成的职业病。工伤认定是工伤待遇给付的前置程序,我国劳动法对工伤与非工伤设定了截然不同的待遇:认定为工伤,那么职工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医疗费、生活费等都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而认定为非工伤,那么职工只能按劳动法规定在法定医疗期内享受基本的保障。因此,工伤认定涉及我国数亿职工潜在或现实的重要利益。而作为工伤认定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工伤认定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工伤认定的一般流程我国的工伤认定流程气味烦琐,但为了方便认识,以下做简单的介绍首先,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诺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职工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负举证责任:有劳动合同的,提交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的,提交证明材料,如工资条、银行卡等工资报酬领取的证明或者是单位同事的书面证明。用人单位与职工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可以提交劳动仲裁解决,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二、我国现行工伤认定中存在的缺陷(一)工伤赔偿维权程序问题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这说明发生劳动纠纷后,当事人可以互相协商解决外。还有申请调解、仲裁和向法院起诉三种途径,但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我国实行劳动仲裁前置原则,即向法院起诉前,必须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法院不予受理。我国之所以实行仲裁前置原则,是因为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多,劳动争议案件专业性较强,由劳动仲裁部门先行仲裁能较好的解决各种矛盾,同时也能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但在实行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违背了我国立法的本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仲裁员是一种行政上的人事安排,频繁调动更换,也导致了仲裁员素质不高,有时仲裁员甚至为了达到一方当事人的目的,随另一方当事人的意愿裁决,还劝说对裁决结果不利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从当事人角度看 在实际操作中,发生劳动争议,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往往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争议仲裁委无法解决,这无形给当事人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大大造成了国家财政资源的浪费。3、认定程序复杂,时间长,成本高。工伤认定理论上可能要经过仲裁(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行政诉讼二审等程序。如果所有的程序都走完,可能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只是认定,还不算后来的赔偿申请,法院的审判实践表明: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行政机关认定结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作用,但可能在更大的程度上阻碍了伤亡职工获得损害赔偿的及时性、便捷性。(二)工伤认定的证据调查问题工伤认定案件中,调查证据的主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事实证据中,有很多是并非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制作的,比如询问笔录,往往由一些劳动管理站、社保基金管理站或安全生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调查制作。当事人在诉讼中认为这些询问笔录不是出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而不能作为其工伤认定的事实证据。对此,有关当事人显然是对调查取证行为作了一种狭隘性的理解。事实上,调查取证行为既包括行政机关亲自制作证据,也包括收集业已存在的证据,如疾病诊断证明、伤残鉴定、伤亡事故报告书以及当事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只要有关证据符合“三性”即可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都可以作为行政机关认定工伤的依据。三、完善和改进我国工伤认定程序的思考(一)从工伤赔偿维权程序上应完善的对策1、我国经济仲裁案件审理模式,实行当事人选择制度,发生纠纷后是经过仲裁还是法院由当事人约定,且实行一次终局裁决制度。 2、关于劳动仲裁机构组成人员当然也由资深律师、法官、或具备劳动法专业知识的高级职称人员中选任,以保证劳动仲裁的裁决质量和办案水平。 3、鉴于劳动争议纠纷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与经济纠纷的双方地位平等有很大不同,可以给预劳动者一方在选择纠纷解决机构方面更大的自主权。4、改革工伤认定的纠纷解决模式,简化诉讼程序可以考虑将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定性为一种证据,由法院在因工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中予以审查。如果用人单位和职工对认定结论无异议,则法院可在民事诉讼中直接作为证据适用。如果用人单位或职工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认定结论有异议,则由法院对作为证据的工伤认定结论进行审查后再决定是否适用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确认。这样减少了职工获得损害赔偿的诉讼环节,也避免了无良的用人单位滥用诉权,借此拖垮劳动者,不走完所有的程序不给付工伤待遇。(二) 取消工伤认定前置程序,简化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只是工伤赔偿程序的一个环节,现行工伤救济程序造成的认定程序和赔偿程序的分离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使简单的认定程序复杂化。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简化工伤认定程序,以方便、快捷地解决劳动争议。为此就要取消工伤认定前置程序,把工伤认定纳入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同时受理。这样实际上是让工伤认定退出公法领域,也就消亡了工伤行政复议和工伤行政诉讼程序。消除了工伤认定中行政与司法的冲突,大大增强了工伤救济的公正、效率、便民和低成本运行。1、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为了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权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为1年。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位和人员往往在事故发生很长时间后才申请认定,证据材料已发生很大变化,造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取证困难,无法作出认定决定。用人单位在发生较严重工伤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同时,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否应当及时赴事故现场调查取证。2、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条例规定:在工伤争议处理程序中,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为了便于工伤职工尽快享受待遇,笔者认为可以规定:在发生工伤争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简化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实践中,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案件往往认定时间长、程序复杂,落实待遇时间长,各地方、各部门和工伤职工反映强烈。这类申请案件在申请工伤认定前,需要先就劳动关系进行仲裁。仲裁程序的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腾讯传统活动方案
- 食堂环保活动方案
- 国画竹子考试题及答案
- 高处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资产管理台账记录工具
- 难忘的启蒙老师写人作文5篇范文
- 放射肿瘤考试题及答案
- 防汛应急考试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工具箱
- 农村土地开发利用联合协议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审计部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招聘市场年中洞察报告-瀚纳仕
- Bowtie安全分析培训课件
- 退役军人优抚政策课件
- 财务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 肿瘤病人疼痛评估与干预策略
- 计算机视觉技术课件
- 大学书法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