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doc_第1页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doc_第2页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doc_第3页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国文化软实力摘 要: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平发展的中国,应该把打造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现实发展战略的重心。综观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虽然在总体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在客观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 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实际,从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思 路和新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 改革 创新“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 、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 道德威信时)”。我国学者对软实力的认识有别于约瑟夫奈的观点,但在软实力构成上,中西学者一致认为“软实力”是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在内 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 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当下,文化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成为大国争雄的角力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建设迅速发展,然而“软实力”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不仅与当前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制约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一)中华主流文化定位不明中华文化是什么?很多专家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国人难以名状。很明显我们已无法用一句简单的话去概括或者定义它。目前象征中华文化的符号还不明确,但是我们现在却需要一个鲜明而富有吸引力的符号来代表中华文化。最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是孔子。可从实际情况看,国内对孔子的介绍,除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略有宣传,其他几乎是空白的。在生活中,他并没有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在国际社会的宣传和影响也十分有限。自“五四”以来,作为中华主流文化代表的儒学遭到了人们的批判。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遭到抛弃后,新的中华主流文化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在主流文化建设上,我们“有破却没有立”。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主流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对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当前在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控制上虽然是成功的。但是在文化领域。由于中华主流文化的缺失。使得文化定位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二)文化对外宣传赤字严重文化代表着国家的身份和民族形象。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大国在全球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却处于弱势,面临着严重的文化赤字。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而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这些数字可以从中国出版年鉴上得到印证。2004年,中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贸易版权有所减少但仍然是4000:14。再看影视文艺方面,2000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美国影片几乎占了一半而我国影片出口则是屈指可数。在语言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在中国,小学甚至连学前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各种升学考试都少不了英语。但在美国,只有部分学校开设汉语课程,不要说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就是大学也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布郎2003年访问中国时说,英国从中国进口越来越多的家电、服装和其他东西,可以用出口一样东西来平衡。这就是英语。英语作为一项出口项目它的价值在5年里已经从65亿英镑增加到了103亿英镑。西方人抱怨对中国巨大的经济贸易赤字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西方巨大的文化贸易赤字。(三)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国家一直对非资本主义国家抱有敌视态度,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予以打击,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不断渗透推行霸权主义。苏联的解体不仅是自身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西方的文化渗透以及和平演变也是其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将其主要矛头指向中国。我国面临西方文化霸权渗透的严峻形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把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放在与军事、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利用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其文化价值观,试图使全球“美国化”。对此问题,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的文章中说得十分露骨:“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向世界推销西方文化价值观,是西方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和重要内容。它一般是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为手段和工具,强调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全面胜利就是西方霸权主义的目标之一。西方对华文化霸权的战略构想。是以经济全球化中经济上的优势为主要依托附加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促销”。从经济领域人手,再向教育、文化等领域辐射,利用文化作为全球称霸的扩张工具。这种做法既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隐蔽性,且渗透性强,正如约瑟夫奈所说:“在全球消息化时代,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等软实力是成就大国的部分因素。国家的强盛不仅取决于谁的军队打胜仗,还要看谁能服人。”二、 改革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看到,我国的软实力有着难以复制的优势,同时有着众多的不足。我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方面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而抓住当前国内外的有力世纪,迎接挑战,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应承担的责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继承和发扬自身优势并且探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在此我有以下建议:(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 文化传播能力与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直接相关,是一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 的重要构成元素。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贸易可以将我国优秀和先进的文化传播出去,提高我国影响力。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作用。软实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还有普通民众共同努力,把各个方面 的力量整合起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使之更有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吸引力 近几年所涌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没有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根本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团结和“中国模式的”吸引力。 (四)要综合运用经济、军事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