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标准测试题(基础知识)测试题(七).doc_第1页
六年级(下)标准测试题(基础知识)测试题(七).doc_第2页
六年级(下)标准测试题(基础知识)测试题(七).doc_第3页
六年级(下)标准测试题(基础知识)测试题(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题(七)姓名: 得分: 默写(七步诗)(4分),并填空:(合计16分) , 。 , 。 , 。1.这首诗里写到了( )种事物,分别是 。2、这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4分)(1) 的意思是 ;(2) 的意思是 ;(3) 的意思是 ;(4) 的意思是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 )句,这两句诗是( )对( )说的,它的意思是 。4、这首诗用了 手法,全诗用 和 来比喻 之情。二、(8分)鸟鸣涧是 朝被称为“诗佛”的 写的。全诗写了 这个季节 (地点) (怎么样)的景色,突出了一个“( )”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三、(10分)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我还能默写另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 )( ) , 。 , 。四、(4分)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 )”。我曾经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 、 。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 ),( )。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10分)( ) , 。 , 。( ) , 。 , 。1、这两首诗都是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诗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的意思是( );“尔”的意思是( )。六、(6分)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写的一首( )言( )诗,“闻”的意思是( )。全诗围绕( )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 。开头的表现是 。接着用了连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 ,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 , 。最后,作者写道行程迅疾: ,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非常 。(这里用的烘托的手法)。七、(10分)已亥杂诗是( )朝( )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诗中的第( )首。全诗写到: , 。 , 。其中“九州”的意思是 ;“生气”的意思是 ;“侍”的读音是 ,意思是 ;“喑”的读音是 ,意思是 ;“万马齐喑”的比喻 。“究”的意思是 ;“抖擞”的意思是 。八(20分)苏轼是( )朝的( )、( )和( )家。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雨后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 , 。他写的( )诗题西林壁有两句 , 。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浣溪沙,“浣溪沙”是( )名。这首词还有“序”,是: , , 。交代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别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 , , 。下阙是: ,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在课外,我还读过苏轼的词作 和 ,我积累了他的名句: 。九、(14分)我们学习了宋朝词人王观的 。他起首用( )比喻( ),用( )比喻( )。然后进行( )问, “ ”?然后回答:“ ”。这是指 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 , 。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