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C9.2电源箱标准.doc_第1页
KTC9.2电源箱标准.doc_第2页
KTC9.2电源箱标准.doc_第3页
KTC9.2电源箱标准.doc_第4页
KTC9.2电源箱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通信控制设备分公司企业标准 Q/JT001.2-2004 9.2 电源箱 2004-04-18 发布 2004-05-18 实施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通信控制设备分公司 发布 前言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求及表述规则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MT209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通用技术要求、MT21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基本试验方法、MT/T824煤矿机采工作面通信、控制装置的有关规定。本标准在防爆安全方面严格遵守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 第四部分本质安全型“i”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通信控制设备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苑书福 王传宝 余先琼 李树林本标准发布日期:2004年4 月 18 日 KTC9.2矿用工作面通信控制装置电源箱 Q/JT001.2-2004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KTC9.2矿用工作面通信控制装置电源箱(以下简称电源箱)的产品型号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KTC9.2电源箱的生产及检验。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2000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 隔爆型d 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四部分 本质安全型i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24239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通用技术要求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基本试验方法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 质量检测规则 MT/T 408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3 分类和功能3.1 产品型号及其含义 9. 2 电源箱 设计序号 通信及控制综合 矿用通信系统 3.2 配接设备:KTC9.1型控制台(本安型),KTC9.3闭锁式扩音电话(本安型),KTC9.5多功能扩音电话(本安型)、KTC9.4尾端监视器(本质安全型)。3.3 防爆型式 电源箱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dib 技术要求4.1 电源箱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4.2 环境条件4.2.1 海拔海拔不超过2000m(80KPa-106KPa)。 1Q/JT001.2-2004 4.2.2 湿度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5%。(+25)4.2.3 周围空气电源箱应能在有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环境中正常工作。4.2.4 工作环境温度为0-+40,应无剧烈振动和冲击。非工作状态(指安装、储存、运输时)环境温度为-40-+60,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振动和表2规定的冲击及频率为z, 加速度为30m/s2的运输试验。4.2.5 电源箱在工作状态时的环境适应性4.2.5.1 高温工作要求 受试样品应能承受+40、历时2h的高温试验,其电气性能和外观应符合4.3和4.4的要求。4.2.5.2 低温工作要求 受试样品应能承受0、历时2h的低温试验,其电气性能和外观应符合4.3和4.4的要求。4.2.6 电源箱在非工作状态下(指安装、储存、运输)的环境适应性。4.2.6.1 高温贮存要求 受试样应能承受+60、历时16h的高温贮存试验,恢复后,其电气性能和外观应符合4.3和4.4的要求。4.2.6.2 低温贮存要求 受试样品应能承受-40、历时16h的低温贮存试验,恢复后,其电气性能和外观应符合4.3和4.4的要求。4.2.6.3 交变湿热试验 受试样品应能承受+40、相对湿度为95(+2,-3)%,12天的交变湿热试验,恢复后,其电气性能、电气安全性能和外观应符合4.3、4.6和4.4的要求。4.2.6.4 电源箱在安装、贮存、运输时,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振动和表2规定的冲击,且外观、性能完好,满足4.3和4.4要求。 表1振动频率(Hz)加速度幅值(m/s2)位移幅值(mm)振动次数样品状态10150500.35每轴向各5次不通电 表2峰值加速度(m/s2)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次数样品状态50011三轴向六面各承受3次不通电 4.2.6.5 电源箱按规定包装后,应能承受频率为z, 加速度为30m/s2,历时2小时的模拟运输试验.试验后包装无损坏和无明显变形,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和4.4的要求.4.3 电气性能2Q/JT001.2-2004 4.3.1 供电电压及电源波动适应能力电源箱的供电电压为交流127V,50HZ,允许波动范围为75%-110%。4.3.2 基本参数a )输入电压:交流127V。允许波动范围127(75%110%)Vb )技术参数如下: 表3名称额定输出电压(V)额定输出电流开路电压过流保护值源效应负载效应1组电源5V1500mADC5.3 V1800mA5%10%2组电源12V800mADC12.5V1300mA3组电源18V800mADC18.5V1000mAc)电源输出范围 1组电源:4.755.3V 2组电源:11.412.5V 3组电源:17.118.5Vd)周期与随机偏移峰峰值:250mVe)电源具有过压,过流保护措施,故障排除自动恢复功能。4.4 外观电源箱外观应符合MT209第6章的规定。 4.5 结构4.5.1 电源箱的隔爆结合面应符合GB3836.2第6章的规定。4.5.2 紧固件应有防止自动松脱措施。4.5.3 金属零部件必须进行防锈和防蚀处理。4.5.4 零部件其他结构要求应符合MT209第7.8章及11.3条中的规定。4.6 电气安全4.6.1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序号 测试部位 绝缘电阻(M)工频耐压(V) 常态湿热试验后 1电源进线端子对外壳 50 1.5 2000 2电源进线端子对本安输出 50 1.5 1500 3本安输出(短接)对外壳 50 1.5 500 4本安5V组对本安12V组 50 1.5 500 5本安5V组对本安18V组 50 1.5 500 6本安12V组对本安18V组 50 1.5 5004.6.2 抗电强度工频耐压试验1分钟后,应无击穿和闪烁,漏电流不大于5mA,各部分要求电压见表4。4.7 表面温度电源箱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外壳及本安电路、各元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50。4.8 工作稳定性 3 Q/JT001.2-2004电源箱出厂前应进行时间为2天的联机通电试验,试验期间每间隔8小时检查一次,其电气性能应符合4.3条要求。 4.9 防爆性能4.9.1 电源箱应符合GB3836的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审查检验合格,取得检验单位发放的防爆合格证。4.9.2 电源箱外壳应能承受1MPa的水压压力。4.9.3 电源箱应能通过本质安全火花试验、隔爆强度试验及隔爆性能试验。4.9.4 电源箱的组成部分,按GB3836的规定通过下列试验4.9.4.1 电源箱上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4.9.4.2 电源箱上引入装置的密封试验。4.9.4.3 密封圈老化试验。4.9.5 本安最高输出电压1组电源 (5V) 5.3V 2组电源 (12V) 12.5V 3组电源 (18V) 18.5V4.9.6 本安最大输出电流1组电源 (5V) 1800mA2组电源 (12V) 1300mA 3组电源 (18V) 1000mA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及使用的仪器仪表5.1.1 试验条件 除环境适应性试验外的其它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0-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d)环境噪声:不大于65dB。5.1.2 试验仪器仪表 仪器名称 精度万用表 0.5级交流电压表 精度不低于0.5级交流电流表 精度不低于0.5级 直流电压表 精度不低于0.5级直流电流表 精度不低于0.5级滑线电阻器 500绝缘电阻表5.2 电气性能试验5.2.1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过流保护值测量方框图如图1按MT/T408-5.2.1、5.2.7条的规定进行。4 Q/JT001.2-2004 S1 R1 交流127V 电源箱 S2 R2 S3 R3图15.2.2源效应测量方框图如图2所是示。 图2 按MT/T408-5.2.3条的规定进行。5.2.3负载效应测量方框图如图3所示。阶跃装置 图3 5 Q/JT001.2-2004按MT/T408-5.2.2条的规定进行。5.2.4 周期与随机偏移值测量方框图如图4 图4 按MT/T4085.2.4条的规定进行。5.2.5 输入电压交流127V,允许波动范围75%110%,读出的电流、电压值应能符合4.3条要求。5.3 环境试验5.3.1 工作环境试验5.3.1.1 高温试验 按MT210中23规定的方法进行5.3.1.2 低温试验按MT210中23规定的方法进行。5.3.2 贮存环境试验5.3.2.1 高温试验按MT210中24规定的方法进行。5.3.2.2 低温试验按MT210中24规定的方法进行。5.3.3 交变湿热试验按受试样品在非工作状态下,经+40相对湿度为95(+2 -3)%,12天的交变湿热试验, 按MT210中28规定的方法进行。5.3.4 振动试验按MT210中25规定的方法进行。5.3.5 冲击试验按MT210中26规定的方法进行。5.3.6 运输试验按MT210中27规定的方法进行。5.4 外观检查按MT210中5的规定的方法进行。 6 Q/JT001.2-20045.5 结构检查 按MT210中5的规定的方法进行。5.6 工作稳定性 电源箱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进行连续48小时的稳定试验。5.7 表面温度测量按MT210 中11的规定的方法进行。5.8 电气安全5.8.1 绝缘电阻按MT210中7规定的方法进行。5.8.2 抗电强度测试按MT210中8规定的方法进行。 5.9 防爆试验5.9.1 电源箱及电源电路的本质安全火花试验、隔爆强度及隔爆性能试验由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按3836的有关规定进行。 5.9.2 电源箱外壳强度按GB3836.2中15.1.2.1静态强度试验要求进行。5.9.3 产品组成的防爆试验5.9.3.1 引入装置夹紧试验按GB3836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5.9.3.2 引入装置密封性能试验按GB3836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5.9.3.3 引入装置老化试验按GB3836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两类。6.1.1 出厂检验6.1.1.1 出厂检验由本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6.1.1.2 每台电源箱均需进行出厂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6.1.2 型式检验 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再生产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6.2 检验项目各类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中给出检验项目的规定。 6.3 抽样与组批规则6.31 出厂检验采取全抽6.3.2 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一批中抽取12台进行。 6.3 出厂检验(表5规定的项目)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不合格.若出现轻缺陷,允许修复成合格品.若出现严重缺陷,则应返工并重新进行试验,直至合格。6.4 型式检验中若有某项不合格,应取加倍数量对该项目进行复试,若仍不合格,则为型式检验不合格.必须对产品或个别零部件停止生产,在清除缺陷并经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生产。 7 Q/JT001.2-2004 表5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章、条)试验方法(章、条)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环境条件工作环境高温4.2.5.1 5.3.1.1 - O工作环境低温 4.2.5.2 5.3.1.2 - O贮存高温4.2.6.1 5.3.2.1 - O贮存低温4.2.6.2 5.3.2.2 - O交变湿热4.2.6.35.3.3 - O振动4.2.7.25.3.4 - O冲击4.2.7.25.3.5 - O运输4.2.7.35.3.6 - O 电气性能4.35.2 O O 工作稳定性4.85.6 O O 最高表面温度4.75.7 - O 绝缘电阻4.6.15.8.1 O O 抗电强度4.6.25.8.2 O O防爆要求隔爆4.9.15.9.1 - O本安参数4.9.5、4.9.65.9.1 O O电源箱外壳水压4.9.25.9.2 O O引入装置夹紧4.9.4.15.9.3.1 - O引入装置密封4.9.4.25.9.3.2 - O密封圈老化4.9.4.35.9.3.3 - O 结 构4.55.5 O O 外 观4.45.4 O O 注: 表示必须进行检验的项目; 表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的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