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K6118A3旅游客车 使用说明书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前言前 言安源牌PK6118A3旅游客车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型客车性能稳定、动力强劲,内饰豪华、高速快捷,可满足客运、旅游、商务等用途。本说明书向您介绍关于PK6118A3旅游客车的驾驶与操作、保养与维护等重要知识,在首次驾驶车辆以前,请您认真阅读本手册,以便您正确、熟练地使用和保养车辆,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益。不合理的使用和保养,会严重影响整车的使用性能,由此造成的损失,制造商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将不承担责任;若您在使用中遇到任何疑问,请与我公司售后服务部联系,我们确保提供及时、周详的维修和提供原厂配件等服务。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客户满意为中心,制造绿色环保客车的企业质量方针,不断地对产品进行设计、修改,为您提供更优良的产品。本手册所提供资料仅供参考,本公司将依据原厂资料随时修正,恕不另行通知。本使用说明书最终解释权在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二八年九月目 录目 录第一章 重要事项1 铭牌介绍- 1-12 三包说明-1-13 技术文件-1-1第二章 主要技术参数及整车描述1 整车主要技术参数-2-12 底盘及各总成主要技术参数-2-23 车身结构-2-5第三章 操作说明1 驾驶区示意说明-3-12 组合仪表说明- 3-13 警告指示灯说明-3-24 左翘板开关介绍-3-35 空调控制开关介绍-3-36 右侧开关介绍- 3-37 驾驶员座椅调整-3-48 方向盘的调整-3-49 点火开关-3-510 灯光操作手柄-3-511 雨刮、缓速器操作手柄-3-612喇叭按扭-3-613驻车制动手柄-3-614电源控制盒-3-615乘客门启闭操作-3-616车门锁的开关操作-3-7第四章 启动和驾驶 1 驾驶前后的日常检查-4-12 运行一周后的驾驶前后检查-4-23 运行两周后的驾驶前后检查-4-34 发动机的启动-4-35 汽车起步-4-46 发动机的熄火-4-47 注意事项-4-4第五章 维护与保养1 一般知识-5-12 客车清洗-5-13 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的维护-5-14 清洗空气滤清器-5-15 清洗散热器外部-5-26 加注冷却液-5-27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5-38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5-39 轮胎换位-5-310 新车走合-5-3第六章 车辆的维护周期及项目1 车辆每4000km的维护-6-12 车辆每8000km的维护-6-13 车辆每12000km的维护-6-24 车辆每24000km的维护-6-25 车辆每36000km的维护-6-26 车辆每48000km的维护-6-27 车辆每80000km的维护-6-38 车身的维护-6-39 油料、冷却液、润滑脂使用推荐-6-3第七章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 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7-12 底盘常见故障及排除-7-53 电器设备及起动系常见故障及排除-7-13II附 录附录一 气制动原理图附录二 整车电气原理图第一章 重要事项第一章 重要事项 1 铭牌介绍1.1 客车铭牌客车标牌装贴在乘客门框上方,标牌上标有整车型号、总质量、车辆编号、乘员数、车辆识别代码(VIN)、底盘号、发动机号、发动机型号、额定功率、制造年月等。1.2 底盘铭牌底盘标牌位于车架纵梁前轮位置的右外侧面上,车架上同时打刻车辆识别代号(VIN)。1.3 发动机铭牌发动机标牌位于发动机顶面上或上部易见部位2 产品“三包”说明用户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进行正确使用、维护。有关的“三包”技术条例请遵从售后技术服务部的有关规定。3 技术文件本使用说明书与下列说明书结合使用:发动机使用说明书或维修手册空调使用说明书音响使用说明书1-1第二章 主要技术参数第二章 主要技术参数 1 整车主要技术参数1.1 外形尺寸参数车型参数PK6118A3外形尺寸(长宽高)(mm)1149025503755轴距(mm)5770轮距(前/后)(mm)2020/1860前悬/后悬(mm)2290/3430接近角/离去角(满载)()10/9座位数 (座)24511.2 质量参数(Kg)车型参数PK6118A3整车整备质量11300最大总质量15600最大轴载质量(前/后)5300/103001.3 性能参数车型参数PK6118A3最高车速(km/h)120最大爬坡度 (%)20最小转弯直径(m)24限定条件平均使用燃油消耗量(L/100km)22最大制动距离(m) (车速30km/h)102-12 底盘及各总成主要技术参数 2.1 结构参数车型参数PK6118A3底盘型号SHC6114CHA3驱动形式42后置柴油发动机底盘轴距(mm)5770前悬(mm)2080后悬(mm)3205总长(mm)11055轮距(前/后)(mm)2020/1860接近角/离去角(满载时)()12/102.2 发动机型号YC6G270-30WP10.290生产厂家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型式及类别直列、水冷、四冲程、涡轮增压、空-空中冷、直喷式电控柴油机排量(ml)78009726额定功率/转速(kw/r/min)199/2200213/2200最大扭矩/转速(Nm/r/min)1080/(14001600)1160/1200-1600压缩比17.0:117:1 缸径行程(mm)1121321261302.3 离合器 型式 单片、干式、螺旋弹簧操纵方式液压远距离操纵,空气助力2.4 变速器型号QJS6-90型式手动、机械式、有级变速、全同步器操纵方式远距离软轴操纵速比 一档:7.03;二档:4.09; 三档:2.45;四档:1.5;五档:1.00; 六档:0.81;倒档:6.482.5 传动轴型式开式,两个万向节万向节刚性十字轴滚针轴承 2.6 前桥 2-2EQ153整体锻钢件、工字梁、端拳式,制动采用气压控制,鼓式制动。 前轮定位参数: 前轮外倾:1 主销内倾:7主销后倾:224前束(mm): 0+2 2.7 后桥EQ153整体式冲压焊接桥壳,全浮式半轴,单级减速,双曲线齿轮,主减速比4.10。制动采用气压控制,鼓式制动。 2.8 转向系统转向器型号 GX100转向器型式 整体式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方向盘直径 480mm2.9 悬 架型 式 前、后可选非独立式空气悬挂或钢板弹簧全气囊悬架: 前悬架配置两只气囊,两个筒式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 后悬架配置四只气囊,四个筒式减振器。钢板弹簧悬架:前悬架配置10片钢板弹簧,二个筒式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后悬架配置12片钢板弹簧,二个筒式减振器。 2.10 车轮与轮胎车轮型式 8.2522.5 等厚辐盘式轮胎规格(前,后)11R22.5-16PR 无内胎子午线轮胎轮胎充气压力(kpa)前/后 840/770备胎架 齿差式升降机构,在汽车前悬部位2.11 制动行车制动型式双管路气压制动系统、自动调整臂,带ABS;行车制动助力型式气压伺服助力驻车制动型式手控阀操纵、弹簧储能制动器作用于后轮制动器应急制动型式与驻车制动相结合辅助制动可选装电涡流缓速器2.12 车架型式 三段式,中间桁架式大行李舱结构。2.13 电器设备电路系统 单线制,负极搭铁电路电压 24V发电机 28V 150A蓄电池 (12V、200Ah)2 2-3仪表盘 额定电压为24V的综合式仪表盘,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智能信号处理器、电压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燃油表、气压表,并有转向指示灯、远光指示灯等信号指示灯。 2.14 容量数据(L)燃油箱400 发动机润滑油20 变速器润滑油 13主减速器润滑油16动力转向液压油8离合器油3说明:视不同的配置,容量数据有所差异。2-43 车身结构3.1结构形式半承载式车身结构3.2车体结构车体结构采用五大总成部件封闭的桁架结构,由矩形钢管组焊而成,具有结构刚度强,抗扭抗弯能力强,工艺相对简单的优点,骨架的主要构件在组装前均经过防锈工艺处理,涂膜附着力好,防锈、防蚀能力强。3.3内饰车身内部采用柔性设计,地板采用钢板/木板复合式结构,表面铺覆防滑耐磨地板革,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选用内饰材料及胶水均为环保材料。3.4车门车门采用全铝遥控外摆式气动门。提示:只有在驻车制动器处于驻车状态时车门摇控才能起作用。只有在车速低于5km/h时才能打开车门。外部机械锁未锁住时才能打开车门。3.5车窗前风窗为双曲面夹层玻璃,胶粘接固定;后风窗为钢化玻璃,胶粘接固定;侧窗为钢化玻璃或中空玻璃封闭窗,最后排侧窗为推拉窗。3.6行李舱行李舱采用横向贯通式设计。3.7座椅司机座椅:航空可调式高靠背司机椅,配有安全带。乘客座椅:旅游客车专用乘客座椅,前排及最后排中间座椅配有二点式安全带。3.8内部附件装置车内配有电子钟、行车记录仪、遮阳帘、紧急逃生窗、豪华双边行李架、导游座、导游靠背。电器装置有卡带音响,可选装电视、DVD系统、卡拉OK系统。3.9空调系统冷气:顶置非独立制冷系统。暖风:壁挂式水暖系统。除霜:水暖式除霜器 2-5第三章 操作说明123576984第三章 操作说明1 驾驶区示意说明 1 变速器换挡手柄2 收放机3 右侧翘板开关4 空调控制面板5 组合仪表6 方向盘7 电动后视镜调整开关8 左侧翘板开关9 驻车制动器手柄 说明:由于客户配置要求的不同,可能出现实车配置与上述描述的差异。1237645892 组合仪表说明1 转速表:指示发动机转速2 信号显示屏3 速度里程表4 充电指示表5 机油压力表6 水温表7 燃油表8 制动气压表9 制动气压表 3-13 警告指示灯说明1. 左转向指示灯;2. 远光指示灯;3. 倒车指示灯;4. 制动气压I过低报警灯5. 停车警告灯;6. 制动气压II过低报警灯7. 驻车制动指示灯8. 机油压力过低报警灯9. 右转向指示灯10.后雾灯打开指示灯11.前照灯打开指示灯12.行车制动指示灯13.前雾灯打开指示灯14.刹车蹄片磨损指示灯15.燃油量过低报警灯16.行驶灯打开指示灯17.预热指示灯18.小灯打开指示灯19.冷却液不足报警灯20.刹车故障报警灯21.冷却水温过高报警灯22.空滤器阻塞报警灯23.充电指示灯24.ABS故障指示灯25.前乘客门开启指示灯26.后乘客门开启指示灯27.发动机仓门开启指示灯28.行李仓门未锁指示灯29.发动机启动指示灯30.发动机停机指示灯31.燃油积水指示灯32.缓速器工作指示灯33.机油滤清器阻塞报警灯34.排气制动指示灯35.危险信号报警灯36.干燥剂指示灯37.转向灯故障指示灯38.空气悬挂指示灯39.卫生间水位报警灯40.巡航工作指示灯41.机油温度过高报警灯42.集中润滑指示灯43.空气悬挂指示灯44.舱温过高指示灯说明:警告指示灯的设置因车型的不同有所增减,请根据车辆的实际状态正确使用。3-2147891056321113124 左翘板开关介绍 1 后雾灯开关2 后视镜调节开关3 前雾灯开关4 行李舱灯开关5 电视机开关6 点烟器7 驾驶座位灯8 缓速器脚控开关9 后视镜除霜开关10 台阶灯开关11 加热器开关12 客厢暖风开关13 风窗玻璃除雾除霜开关空调控制键介绍 45671235 空调控制按键介绍1. 模式设定键2. 温度调节键3. 温度显示屏4. 强制冷按键5. 电源开关6. 风量调节键7. 温度调节键 57423616 右侧开关介绍1 换气扇开关12 换气扇开关23 电喇叭气喇叭转换开关4 前乘客门开关 5 厢内亮度低开关6 厢内亮度高开关7 阅读灯开关 3-3说明:翘板开关和按扭开关的设置可能因车型不同而有所增减,请根据车辆实际状态正确使用。342157 驾驶员座椅的调整驾驶员座椅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作适当的前后及靠背角度的调整。手柄1 靠背角度的调整(座椅左侧)手柄2 座椅上下高度调整手柄3 座椅上下高度调整手柄4 座椅前后调整手柄5 座椅弹力调整特别注意:车辆在行进中请勿调整座椅,以免危及行车安全。128 方向盘的调整逆时针松开锁紧手柄1(方向盘左侧),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调整方向盘的高度,调整后顺时针方向拧紧。逆时针松开锁紧手柄2(方向盘右侧),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调整方向盘的倾角,调整后顺时针方向拧紧。特别注意:车辆在行进中请勿调整方向盘,以免危及行车安全。3-419 点火开关点火钥匙位置如图中1所示“K”KEY:此位置为启动钥匙插入和拔出位置“O”OFF:电源关闭位置“A”ACC:在此位置仪表电源被接通“O”ON:正常行驶位置“S”START:发动机启动位置,发动机启动后,其钥匙自动弹回到“ON”位置 特别提示:a、 当发动机熄火停止运转后,方可将点火钥匙旋转至OFF位置。b、 当第一次启动发动机没有成功,请等2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c、 如果三次启动未发动起动机,请检查燃油供油系统。10 灯光操作手柄灯光操作手柄位于方向盘左下侧,通过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控制位置(侧)灯、前照灯远光、前照灯近光、左转向及右转向。在车辆需要超车或提示前方车辆时,轻轻抬向上起手柄前照灯远光灯打开。OFF 前照灯远光、近光位置(侧)灯均不亮。位置(侧)灯操纵件指示标志,将手柄顺时针旋转至该标志处,位置(侧)灯、示廓灯、仪表 灯亮。前照灯远光操纵件指示标志,将手柄继续顺时针旋转至该标志处,此时,前大灯、小灯、仪表灯、示廓亮。远近光灯切换:手柄向上抬近光灯打开,下按手柄远光灯打开。转向指示灯操纵件指示标志,向前推右侧转向灯打开,向后拉左侧转向灯打开。灯光总开关 (红色按钮) 危险报警指示灯开关,向下按危险报警指示灯打开3-511 雨刮、缓速器操作手柄雨刮、缓速器操作手柄位于方向盘右下侧。OFF 不工作INT 间隙雨刮工作档LO 低速雨刮工作档HI 高速雨刮工作档端部向里按下即实现雨刮喷水。缓速器有0、1、2、3、4档。注意:请勿将雨刮器干刮,需要时按下洗涤器按钮,再启动雨刮器。12 喇叭按钮位于方向盘上。按下按钮,喇叭鸣响。13 驻车制动手柄驻车制动手柄位于司机座左侧。制动手柄向前推为行车状态制动手柄向后拉为驻车状态14 电源控制盒电源控制开关 电源控制盒安装在车身左侧后端侧舱内,整车总电源由控制盒内的电源开关控制,开关上端向下按为电源关闭位置,如图:15 乘客门启闭操作15.1 驾驶员在车内时乘客门启闭操作前、中乘客门的开启与关闭可由驾驶员通过乘客门控制开关进行控制。15.2 驾驶员在车外时乘客门启闭操作当车辆停放后需要在车外关闭或打开前乘客门时,在门泵压缩空气管路中的气压大于驱动车门3-6所需最小压力值,并且门泵气路开关在开启位置时的情况下,则驾驶员可使用遥控器控制前门的启闭,当门泵压缩空气管路中气压不足时,则可关闭门泵气路开关手动启闭前乘客门;后乘客门启闭只能手动操作。16 车门锁的开关操作16.1 锁止16.1.1 关闭车门;16.1.2 将车门锁的防水盖板向上旋转90度,将车门锁钥匙插入锁孔(此时锁芯位于水平方向);16.1.3 右旋锁芯90度至垂直方向,将车锁手柄向左旋转90度,手松开后手柄会自动回位到垂直方向;16.1.4 将钥匙左旋90度至水平方向,拨出钥匙。16.2 解除锁止16.2.1 将车门锁的防水盖板向上旋转90度,将车门锁钥匙插入锁孔(此时锁芯位于水平方向);16.2.2 右旋锁芯90度至垂直方向,将车锁手柄向右旋转90度,手松开后手柄会自动回位到垂直方向。16.2.3 将钥匙左旋90度至水平方向,拨出钥匙。操作示意图如下:防水盖板锁芯手柄3-7第四章 启动与驾驶第四章 启动与驾驶1 驾驶前、后的日常检查加水口盖冷却液液面指示器机油标尺检查前,应将汽车停在平坦路面上1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 拔出发动机的油标,用清洁布擦干净,将油标完全插入,然后再拔出。油位应在两标记之间。若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检查油面,应至少等5分钟,以使机油充分回流至油底壳,然后再测量。2检查冷却液的液面在发动机停机的状态下检查冷却液液面。膨胀水箱的观察窗上有液面指示线,液面高度应在指示线范围内,不足请添加冷却液。特别注意:当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请勿打开膨胀水箱盖,以免热的冷却液烫伤人;添加冷却液时应将膨胀水箱的压力阀打开,以排除柴油机冷却液管道中的空气。3检查燃油的储存量发动机起动钥匙位于通电位置,或发动机起动中,即可从燃油表中获知燃油的存储量(但最好打开油箱盖直接查看),必要时添加清洁的柴油;如果运行在潮湿地区,加油时最好加满,以免油箱内部生锈。及时排除柴油滤清器沉淀水,同时检查油管有无渗漏现象。油箱盖应能封闭严密,打开油箱前必须将外部泥土垢物擦干净。提示:请注入推荐的柴油。4发动机燃油油水分离器放水。5电气装置的检查检查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功能是否正常,特别是前大灯、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危险报警灯。检查灯泡、开关是否有损坏。清洁各种仪表和指示灯的外部,确保仪表指示清晰。6检查司机座椅安全带检查司机座椅安全带锁扣是否正常,并确保在系好安全带时,下述情况安全带必须锁死:身体突然向前冲动;汽车紧急制动或突然加速;7检查调整并清洁后视镜4-18 对各种应急装置和随车工具的检查:例如:灭火器、挡车枕木、应急锤和千斤顶等9检查速度里程表工作是否正常。10检查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发动机冷起动后,油压表指示很高压力,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发动机转速正常后,机油压力表应在0.3-0.5Mpa(3-5kg/cm2)范围内。如果压力表指示过低,应停车检查。11对储气筒进行放水打开贮气筒的放水阀,将储气筒内的油污和水份完全放净。若贮气筒内放出的油污水份较多,请检查是否需要更换空气干燥器内的干燥剂。(选用自动放水阀此项工作可免,但应二周检查一次)注意:空气干燥器芯应至少每年更换一次。12检查脚制动和手制动是否有效,气管有无漏气现象。13检查转向机构自由行程方向盘的游隙应保证在10之间,若间隙大于此值,应驶入保修厂检修。2 每运行一周的驾驶前、后检查1检查轮胎气压、轮胎状况及轮胎螺母的紧固情况出车前应检查轮胎的充气气压,查看轮胎是否存在机械损伤,同时应认真检查轮胎螺母的紧固情况。注意:新车在运行50km时,要按附录中规定的扭紧力矩重新校对轮胎螺母的紧固情况。紧固顺序按交叉对称顺序。2检查洗涤液的存量将车停在平坦路面上,打开仪表台侧盖,洗涤液储存罐位于仪表台内,若洗涤液较少,请添加。 3检查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转向系统、冷却系统及整车的油、气管路是否有泄露现象14检查空气滤清器的工作状况每周应对空气滤清器的排尘鸭嘴1及进气转接箱的排尘鸭嘴进行手动排尘。同时要对进气系统橡胶管与钢管连接用的卡箍进行检查,以免松动造成进气系统进入灰尘等杂质,影响发动机寿命。注意:仪表板上的空滤器阻塞报警灯亮时,一定要清洁或更换滤芯。 注意:仪表板上的空滤器阻塞报警灯亮时,一定要清洁或更换滤芯。注意:仪表板上的空滤器阻塞报警灯亮时,一定要清洁或更换滤芯。4-23 每运行两周的驾驶前、后检查1检查动力转向油罐液面,不足时添加将车停在平坦路面上,打开后舱门,检查动力转向液。第一次加油或换油时,先将油加满,起动发动机,短时间低速运转驱动油泵进油,使油迅速充满整个动力转向系统;在加油过程中会吸进一些空气,因此必须多次转动方向盘至两极限位置,使气泡从贮油罐中排出(排气前应先将前轴顶起,这样原地打方向盘时会轻松很多)。 2检查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油罐液位,不足时添加。将车停在平坦路面上,打开仪表台上盖,油罐位于仪表台内。注意:首次对离合器系统油路进行排气时,必须彻底干净。在排空气时,储液罐不能处于无油状态。如果液压油的油面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较多,应及时进入保修厂检查维修。3检查发动机皮带、风扇皮带及压缩机皮带的张紧度,若松驰请张紧,若有损伤,请更换新品。检查皮带有无交叉面裂纹。横向(皮带宽度方向)裂纹是可以接受的,纵向(皮带长度方向)裂纹与横向裂纹交叉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皮带磨损或有小片材料脱落,更换皮带。过紧或过松的皮带张紧度,都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用指压法检查皮带的张紧度,具体的调整方法及皮带的张紧度,请参阅发动机总成说明书的有关内容。123例举风扇皮带的调整方法:如图所示。1.检查皮带张紧度在风扇皮带上方中间(图中1和3所指位置)用拇指加力约2kg,风扇皮带挠度应为1015毫米2.调整三角皮带张紧度调整风扇从动轮2,使皮带张紧度达到规定值。4检查电瓶液高度打开电瓶盖,电瓶液低于电瓶上所标的高度线,应及时添加。注意:添加电瓶液时,禁止发动机起动。4 发动机的启动先将变速操纵杆置于空档,将启动钥匙插入点火开关,踏下离合器及油门踏板,转动点火开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KEYOFF ACC ON START,即可启动。注意:发动机不能启动时,再一次操作启动钥匙,并同时慢慢地踩动油门踏板,直到发4-3动机起动。但一次操作启动开关时间不要超过30秒钟,如果发动机不能在30秒钟内启动,必须待2分钟再重新启动。 每日首次起动后,应中低速运转发动机3-5分钟才能起步。 冷机禁止大油门运转发动机,冷起动时应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水温未达到70C以前不得用最高车速行驶,无论任何时候,发动机不得在无负荷的情况下高速运转。 发动机怠速严禁超过10分钟。 发动机起动后15秒钟之内,仪表板上必须有机油压力显示,否则立即停机检查。 仪表板上驻车制动指示灯亮时表明驻车制动未解除。5 汽车起步发动机起动后,制动系统内压力达到5kg/cm2 以上,各仪表和指示灯正常,出水温度达60以上,解除驻车制动器后,方可起步,一般情况下使用档起步,特殊路面或上陡坡起步时等性况下请使用档起步。汽车正常行驶时:l 机油压力表应在0.3-0.5Mpa(3-5kg/cm2)范围内。l 水温表指针在80-90范围之间。l 双针气压表指针在0.55-0.8 Mpa(5.5-8kg/cm2)范围内。汽车起步后换档应逐级进行,及时换档,当汽车陷入泥坑或处于坏路上不能起步时,不应用突然放松离合器踏板的方法来冲击起步。驾驶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行车中听到不正常声响或闻到不正常的气味,应停车检查。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或紧急制动。行车时不要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应避免发动机超速运行。车辆在下坡时换档后,发动机很容易超速,这时要注意使用发动机排气制动或缓速器及行车制动。确保发动机转速不超过规定转速。 下坡时应严禁发动机熄火,发动机熄火会造成制动管路气压不足,动力转向失效。6 发动机的熄火将点火钥匙开关转到ACC位置,即可实行断油熄火。注意:发动机大负荷运行后,冷却水温高于90C,不可立即熄火,应使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水温降至正常,才可熄火。熄火后将手制动器手柄置于控制位置即可实现驻车制动,档位应换到空档位置,然后关闭电源,每次停熄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故障。7 注意事项冬季使用时应注意冷却系统内应加入长效冷却液停车后应及时排除储气筒内的积水寒季来临之前应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比重及电压散热器用水,必须经过软化。严禁发动机未经预热就启动或带故障工作。在冬季气温寒冷时,发动机启动前应用热水或蒸汽进行预热,使预热到30-40C以上时再行启动。汽车下坡行驶时,不得用空档滑行,可利用排气辅助制动或缓速器。驻车制动未解除之前,汽车不得起步。4-4第五章 维护与保养第五章 维护与保养1 一般知识只有按照操作使用说明书中的指导或提示,定期对客车进行维护和检查,客车才能保持正常工作。在所有的维护过程中,客车必须停放在平地上,确保客车不滑动,发动机停机。每次检修后都要进行功能检查并试运行。提示:若客车经常在极端环境下运行(如路况不好,灰尘浓度很大,经常出现颠簸等),应相应缩短维护的时间间隔。在加注润滑油,更新过滤器或修理前必须对有关零件的周围仔细清洗。添加润滑油时,只能用清洁的容器。2 客车清洗在洗车场清洗客车,注意防止污染环境。小心使用高强度溶解液。为确保油漆涂层不受损伤,清洗客车时,请不要在太阳直射下清洗,使用清水从上向下清洗。防止水经过空气滤清器进入到发动机中,不要用水直接喷射到客车右(左)后部散热器格栅上。3 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的维护发动机整机部分的结构,装配调整,使用及保养,详见相应的发动机使用说明书。底盘各总成部分的结构,装配调整,使用及保养,详见相应的使用说明书。每当汽车行驶1000公里以上时,对进、排气歧管应进行如下检查:1. 各处螺母是否松动,在紧固进、排气歧管螺母时,扭力要均匀,否则会产生漏气现象。2. 进、排气歧管有无裂纹和孔洞,衬垫有无损坏或冲蚀迹象,如有,应更换新的同类零件。4 清洗空气滤清器提示:在下列情况下应更换滤芯:5次清洗之后;滤芯损伤;滤芯堵塞严重;更换机油后。组合仪表上空气滤清器指示灯亮时,要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洁或更换滤芯。肮脏的空气滤清器会造成功率不足和发动机磨损,为保证发动机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一定要对空气滤清器进行定期、仔细的保养。汽车每行驶里程为2000km后应检查维护一次空气滤清器,在多尘土条件下工作时,滤芯的更换里程也应适当缩短。在对进气系统作保养时,发动机必须熄火,拆下滤清器后,不要启动发动机。(1) 拆下罩盖上的蝶型螺母,拿开罩盖即可取出滤芯。(2) 用清洁干燥的抹布将罩和外壳内部擦拭干净。清洁滤芯时,严禁水份直接进入空气滤清器里面。(3) 排除卸荷阀中的灰尘。(4) 清洁滤清器滤芯,用手或木棒轻轻敲击端面或用压缩空气吹洗。5-1第五章 维护与保养用压缩空气吹洗:用压力不超过5bar的干燥压缩空气从里朝外吹滤芯,直到无灰尘吹出。小心:不要用压缩空气吹滤芯外表面,用布抹干净。重新装入空气滤清器滤芯前,要用检查灯由里朝外检查滤芯是否破损;检查密封环是否损坏或有裂纹。注意:不要在没有安装空气滤清器时启动运转发动机。 5 清洗散热器外部保持散热器外部清洁,使用压缩空气气流清除可能阻碍空气流动的所有污物。在装用中间冷却器的车上,要经常保持空气散热器片的整洁,清洁应该使用压缩空气气流、水,在有硬垢的情况下,使用蒸汽进行清除,先从风扇一侧吹,然后再吹对面一侧,为了避免对空气散热器片或水散热器片造成损伤,空气、水或蒸汽的射流应垂直散热器表面,如果在水散热器、空气散热器间有大量污垢,应清除污垢并对其进行彻底处理。注意:1. 定期清洁水与空气的散热器片,清除那些阻碍空气流动的污物,这一点对保证发动机冷却非常重要。2. 在飞虫较多的地区,更应该经常清洁散热器片。3. 不遵守本操作要求会造成发动机冷却不良,可能造成严重的机件损坏。6 加注冷却液冷却系统应常年加注防冻防锈液(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防止沉淀、凝霜、氧化并提高沸点。注意:在补充冷却液时,应尽可能添加同一型号的,以免产生沉淀。如发现冷却液变质时,应立即全部更换。 发动机长期运转后,冷却系统内会产生水垢,必须及时清除。可按下述方法清除:将700800克苛性钠和150克煤油配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冷却水中,中速运转510分钟,停留1012小时后,重新使发动机运转1015分钟,然后将水溶液放出,再用清洁水清洗冷却系。冷却液规格如下,用户应根据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仓储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创新与仓储智能设备集成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Unit 5 Developing ideasWriting 教学设计-2020年秋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
- 第四节 创建图表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河大版2016七年级上册-河大音像版2016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磁力小车隧道磁场导航挑战赛
- 石油公司宿舍活动方案
- 幼儿园防控安全体系培训课件
- 电器跨年活动方案
- 考试我想和你握握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电商公司平安夜活动方案
- 工程用工实名管理方案(3篇)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催收外包服务行业销售模式及未来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商业模式与风险防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