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物理题常用的方法 当题目不确定因素较多或条件是动态变化时,同学们往往无从下手,即使会做,方法也较繁,耗时太多。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试题具有开放性、探索性、运动变化的特点,而特殊化的思想,就是将动态的问题回归到它的特殊状态进行研究,“动中求静”,从而达到简化解决问题的目的。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应多练习、多积累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方法,则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一、 极值法物理极值法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在处理某些不确定的物理问题时,则可以合理外推至某些物理量到一个极大值或极小值,则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第二类是一个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学函数关系而产生的极值。在中学物理问题中,有一类问题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从题中给出的条件出发,需经过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的一般形式,并且条件似乎不足,使得结果难以确定,但若我们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将其变化过程引向极端的情况,就能把比较隐蔽的条件或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从而有助于结论的迅速取得。F1M1F2M2图1【例题赏析】如图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如图所示。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与两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F1=F2,M1M2,则v1v2 B 、若F1=F2,M1v2C、若F1F2,M1=M2,则v1v2 D 、若F1v2 【点拨解疑】这道题如果用相对加速度去解,用的时间比较长。但用极值方法去解,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若F1=F2,M1M2时,将M1M2极端化,认为M1非常的大,当物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时,木板几乎不动,获得速度很小,所以应是v1v2,所以B对;若F1F2,M1=M2,将F1F2极端化,对物块认为a1远大于a2,对物块产生的加速为F1远大于F2,作用力大的物块很快通过了木板,作用时间很短,使木板获得较小速度,所以D对。二、等效法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合力与分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的有效值等都是等效法在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在应用等效法解题时,应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的,特定的、某一方面的等效因此在具体的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等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A2mBmO图2【例题赏析】 (2000年上海高考题)如图2所示,长度相等的径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 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 B球向左摆动时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 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点拨解疑】系统的运动可等效为一质量为3m的质点(位置在AB连线上靠A1/3处)作单摆运动,仅当此等效质点摆动到它左边最高位置时,动能才为零.而当A球到达最低点时等效质点敞未到达最高点,故知(A)选项错.三、对称法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构、对称的作用、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和像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图3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能一眼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对称性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例题赏析】如图3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球A由弹簧正上方某高度自由落下,与弹簧接触后,开始压缩弹簧,设此过程中弹簧始终服从胡克定律,那么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最低点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B.小球在最低点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C.小球在最低点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点拨解疑】此题没有表达式可直接得出答案,可用对称法去分析。假设小球刚好从接触弹簧的位置放下,到达最低点的加速度时,根据简谐振动的对称性特点,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为g,从而知当小球从离弹簧某高度落下时,在最低点的压缩量比从刚从接触弹簧的位置放下时的压缩量大,所以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应大于g,应选B.四、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对系统内的物体逐个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的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清楚,能把物体在系统内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物体所受的外力,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缺点是涉及的因素多比较繁杂整体法的优点是只须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更简洁、更本质的展现出物理量间的关系缺点是无法讨论系统内部的情况一般地说,对于不要求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首选整体法,解题过程简明、快捷;要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必须运用隔离法实际应用中,隔离法和整体法往往同时交替使用 【例题赏析】(1994年高考全国卷)如图4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0.02在楔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10m/s2)【点拨解疑】 若采用隔离法,分析楔M时,受的力特别多,求解繁琐该题中,虽然m与M的加速度不同,但仍可用整体法,只是牛顿第二定律应写成图4由得木块m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 将物块m和木楔M看作一个整体,他们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如果受力只能是摩擦力,暂设其存在,大小位Ff ,楔的加速度为零,只有物块加速度a,如图5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储能技术专利趋势及市场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产业发展与政策环境研究报告
- 企业运营数据优化模型-洞察与解读
- 时空分布动态模拟-洞察与解读
- 性能衰减评估方法-洞察与解读
- 考研学习资料收集渠道(3篇)
- 圣女果养殖与农产品融合电商的策略研究
- 通信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腈纶聚合操作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针制作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输液空气的栓塞及预防
- 财务知识及财务分析培训
- 《化工设备设计原理与实例》课件
- 新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品管圈PDCA案例-普外科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功能锻炼合格率
- 2022-2024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合集
- 《电工基础(第2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 初中物理晋升高级(一级)职称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共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