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MSRX-2-2型实训指导书.doc_第1页
THMSRX-2-2型实训指导书.doc_第2页
THMSRX-2-2型实训指导书.doc_第3页
THMSRX-2-2型实训指导书.doc_第4页
THMSRX-2-2型实训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机械手输送系统产品简介2一、产品概述2二、产品特点2三、技术性能2四、实训内容2五、系统配置4第二章 实训系统各单元功能和组成、工作原理、控制要求及实训项目5一、控制技术5二、工作过程及实训5(一)上料检测单元7(二)机械手输送系统12(三)加工检测单元17(四)安装单元23(五)安装机械手输送系统27(六)分类单元33第三章 实训系统电气、气动控制及运行操作37一、电气控制电路组成37二、气动原理及气动回路原理图37三、模块式柔性自动生产线实训装置使用39第一章 机械手输送系统产品简介一、产品概述机械手输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类产品,是为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而设计的产品,它适合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工程、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培训。它在接近工业生产制造现场基础上又针对教学进行了专门设计,强化了各种控制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实训系统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气动、PLC、传感器等多种控制技术,适合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课程设计及初上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是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的理想设备。二、产品特点1. 系统集机械、气动、电气控制、传感器检测、PLC以及工业网络控制技术有机地进行整合,可以完成各类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项目训练。可以进行机械部件安装于调试、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PLC编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能较好地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2. 该实训系统可以锻炼学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员可以利用本实训系统从机械组装、电气设计、接线、PLC编程与调试、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工程训练。3. 系统选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底层采用三菱CC-LINK工业网络,使Q主站与机械手从站之间的控制信息和状态数据能够实时相互交换;上位机与Q主站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实现对机械手实时监控。 三、系统介绍由气动机械手、气动手指、双导杆气缸、回转台、单杆气缸、旋转气缸、磁性传感器、开光电源、可编程控制器、按钮板、I/O接口板、电气网孔板、多种类型电磁阀组成。主要完成将工件输送。(1)气动机械手:完成工件的抓取动作,由双向电控阀控制,气动手指释放是磁性传感器有信号输出,磁性开关指示灯亮。(2)摆台:采用旋转气缸设计,由双向电控气阀控制机械的左、右摆动。(3)双导杆气缸:控制机械手臂伸出、缩回,由双向电控气阀控制。(4)单杠气缸:由单向气动电控阀控制。当气动电磁阀带点,气缸伸出带动气动手指下降运动。(5)磁性传感器:用于气缸的位置检测,当气缸准确到位后输出一个信号给PLC。(磁性传感器接线时注意蓝色接“-”,棕色接“PLC输入端”)(6)开关电源:为正常工作提供电源。(7)控制按钮版:用于系统的基本操作、单机控制、连接控制。(8)电气网孔板:主要安装PLC主机、空气开关、开关电源、I/O接口板、各种接线端子。 四、I/O地址分配及功能说明序号PLC地址名称功能说明1X000磁性传感器摆动气缸左限位2X001磁性传感器摆动气缸右限位3X002磁性传感器双导杆气缸前限位4X003磁性传感器双导杆气缸后限位5X004磁性传感器气爪夹紧限位6X005磁性传感器单杠气缸上限位7X006磁性传感器单杠气缸下限位8X007上电9X010开始10X011复位11X012调试12X013手动13X014联机14X015停止15Y000摆动气缸电磁阀摆动气缸左转16Y001摆动气缸右转17Y002双导杆气缸电磁阀双导杆气缸前伸18Y003双导杆气缸后缩19Y004气爪电磁阀气爪放松20Y005气爪夹紧21Y006单杠气缸单杠气缸下降22Y010开始灯23Y011复位灯五、工作流程按开始按钮后,双导杆气缸前伸,前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下降,前臂单杠气缸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指抓取工件,夹紧工件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上升,双导杆气缸缩回,双导杆气缸后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气动机械手摆台向右摆动,摆台右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双导杆气缸前伸,前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下降,前臂单杠气缸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指将工件放入待料工位,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上升,双导杆气缸缩回,后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气动机械手摆台向左摆动,摆台左限位磁性开关到位后,重复上面的动作。第二章 电气部分介绍及系统实训一、电气控制电路组成本实训装置电气控制部分集电源控制模块、按钮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等于一体。系统采用模块式设计,各个模块均为通用模块,可以互换,扩展性强,提供的PLC实训内容全面、丰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整个实训过程简单、明了、易学、易懂。1. 控制面板连线端子排2. PLC的控制原理图二、气动原理及气动回路原理图 1.气动执行元件部分:单杠气缸、薄型气缸、气动手指、导杆气缸、双导杆气缸、旋转气缸。2.气动控制元件部分:单控电磁阀、双控电磁阀。3.气缸示意图:注:气缸的正确运动使物料到达相应的位置,只要交换进出气的方向就能改变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气缸两侧的磁性开关可以识别气缸是否已经运动到位。4.单控电磁阀示意图注:单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单向运动,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与双向电控阀区别在双向电控阀初始位置是任意的可以控制两个位置,而单控初始位置是固定的只能控制一个方向。5.双控电磁阀示意图注:双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进气和出气,从而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6.气动手指控制示意图注:上图中手爪夹紧由单向电控气阀控制,当电控气阀得电,手爪夹紧,当电控气阀断电后,手爪张开。7气动回路原理图气动控制系统是本系统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的逻辑控制功能是由PLC实现的。气动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见下图。(1) 1B1、1B2为安装在旋转气缸的两个极限工作位置的磁性传感器。1Y1、1Y2为控制旋转气缸的电磁阀。(2) 2B1、2B2为安装在双联气缸的两个极限工作位置的磁性传感器。2Y1、2Y2为控制双联气缸的电磁阀。(3) 3B1、为安装在气动机械手的极限工作位置的磁性传感器。3Y1、3Y2为控制双联气缸的电磁阀。(4) 4B1、4B2为安装在气动机械手的极限工作位置的磁性传感器。4Y1为控制双联气缸的电磁阀。三、PLC认知实训1、实训目的1)了解PLC软硬件结构及系统组成2)掌握PLC外围直流控制及负载线路的接法及上位计算机与PLC通信参数的设置2、实训设备 1)安装有GX Developer软件的PC机一台。 2)三菱FX-2N PLC一台 3)PLC编程电缆一根(SC-90) 4)THMSRX-2-2型机械手输送系统3、PLC外形图4、控制要求1)认知三菱FX系列PLC的硬件结构,详细记录其各硬件部件的结构及作用;2)打开编程软件,编译基本的与、或、非程序段,并下载至PLC中;3)能正确完成PLC端子与开关、指示灯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操作; 4)拨动手/自、单/联,指示灯能正确显示;5、功能指令使用1. 常用位逻辑指令使用与逻辑:如上所示:X13、X14状态均为1时,Y10有输出;当X13、X14两者有任何一个状态为0,Y10输出立即为0。或逻辑:如上所示:X13、X14状态有任意一个为1时,Y11即有输出;当X13、X14状态均为0,Y11输出为0。6、端口分配表序号PLC地址(PLC端子)面板端子功能说明1.X13手/自常开触点012.X14单/联常开触点023.Y10开始(指示灯)“与”逻辑输出指示4.Y11复位(指示灯)“或”逻辑输出指示7、操作步骤1)按下图连接上位计算机与PLC;2)按“控制接线图”连接PLC外围电路;打开软件,点击“在线/传输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电脑串口及通信速率;如下所示:3)编译实训程序,确认无误后,点击“在线/PLC写入”,将程序下载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模式选择开关拨至RUN状态。4)改变“手/自、单/联” ON/OFF状态,观察记录“开始”指示灯点亮状态;5)改变“手/自、单/联” ON/OFF状态,观察记录“复位”指示灯点亮状态;8、实训总结1)详细描述FX系列PLC的硬件结构2)总结出上位计算机与FX系列PLC通信参数的设置方法四、机械手输送系统编程实训1、实训目的1)利用所学的指令完成机械手输送系统的程序编制。2)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编制程序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训设备 1)安装有GX Developer、MCGS6.2软件的PC机 一台 2)三菱FX-2NPLC(带FX2N-32CCL) 一台3)三菱Q主机(带QJ61BY11N、QJ71E71-100) 一台4)FX-2N PLC编程电缆SC-90) 一根5)网线 一根 6)THMSRX-2-2型机械手输送系统 一套3、控制要求1)手动运行:“单/联”开关打到“单”、“手/自”开关打到“手”状态,按下“上电”按钮X7有信号后“复位”按钮灯闪烁,按下“复位”按钮,机械手运动机构进行复位动作。完成后机械手旋转至左侧、机械手伸缩缸缩回、气夹张开、升降缸位于缩回,此时“开始”按钮灯闪烁;按“开始”按钮,程序开始运行。按“调试”按钮,手臂伸出,手臂伸出到位后,再下降到位,之后气夹模拟将物料夹紧并上升,手臂退回后右转到位即1B2=1、2B1=1、3B1=1、4B1=1,再按“调试”按钮,手臂前伸,然后下降,气夹打开,模拟将物料放下。完成后各气缸复位,再次按“调试”,机械手再次运行。2)自动运行:“单/联”开关打到“联”、“手/自”开关打到“自”状态,按开始按钮后,双导杆气缸前伸,前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下降,前臂单杠气缸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指抓取工件,夹紧工件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上升,双导杆气缸缩回,双导杆气缸后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气动机械手摆台向右摆动,摆台右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双导杆气缸前伸,前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下降,前臂单杠气缸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指将工件放入待料工位,延时0.5秒前臂单杆气缸上升,双导杆气缸缩回,后限位磁性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气动机械手摆台向左摆动,摆台左限位磁性开关到位后,重复上面的动作。3)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后,系统进入停止状态,所有动作停止执行;再按下 “开始”按钮后,系统重新进入运行状态,继续执行停止时的动作。4)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开始”按钮3秒钟后,按钮面板上“复位”闪烁,按下“复位”按钮,所有参数清零。按下“开始”按钮,进入等待状态;按下“调试”按钮进行单步运行。4、I/O地址分配及功能说明序号PLC地址名称功能说明1X000磁性传感器摆动气缸左限位2X001磁性传感器摆动气缸右限位3X002磁性传感器双导杆气缸前限位4X003磁性传感器双导杆气缸后限位5X004磁性传感器气爪夹紧限位6X005磁性传感器单杠气缸上限位7X006磁性传感器单杠气缸下限位8X007上电9X010开始10X011复位11X012调试12X013手动13X014联机14X015停止15Y000摆动气缸电磁阀摆动气缸左转16Y001摆动气缸右转17Y002双导杆气缸电磁阀双导杆气缸前伸18Y003双导杆气缸后缩19Y004气爪电磁阀气爪放松20Y005气爪夹紧21Y006单杠气缸单杠气缸下降22Y010开始灯23Y011复位灯5、实训步骤 1)用SC-90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的串口与FX-2N主机的编程口;用网线将计算机的网卡接口与Q PLC的以太网相连。2)给机械手输送系统及静音连接电源,用气管连接静音气泵与机械手输送系统的调压过滤阀,气泵工作一段时间后,方可给设备提供0.4-0.8Mpa气源。3)Q主机的以太网模块的IP为:172.16.2.188,需将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IP设置172.16.2.*。样例程序已配置成以太网通讯,下载时注意不要勾选参数下的“PLC/网络/Y远程口令”。(以太网配置过程参考附录三)。4)用GX Developer打开样例程序或由用户编写控制程序,编译无误后,打开PLC模块电源开关,分别将程序下载到FX-2N PLC及Q PLC中,下载完毕后检查PLC的“RUN”指示灯应点亮,否则手动将 “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PLC运行。(GX Developer使用参考附录二)。5)手动运行:、“单/联”开关打到“单”、“手/自”开关打到“手”状态。、按下“上电”键“上电”灯点亮,同时“复位”灯闪烁,当调压过滤阀气压表“0.30.8Mpa”时,可进行下一步。、按“复位”按钮复位灯灭,机械手旋转至左侧、机械手伸缩缸缩回、气夹张开、升降缸位于缩回,复位至初始状态,同时“开始”灯闪烁。不成功时,“开始”不闪烁,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按“开始”按钮开始灯灭,等待进入手动工作状态。、按下“调试”按钮,机械手前伸下降抓取工件上升缩回右转等待下一指令。、再次按“调试”按钮,机械手前伸下降放工件上升缩回左转返回复位状态。5)自动运行:、“单/联”开关打到“联”、“手/自”开关打到“自”状态。、按下“上电”键时,“上电”灯点亮,同时“复位”灯闪烁,检查调压过滤阀气压表“0.30.8”时,可进行下一步。、按“复位”按钮复位灯灭,机械手旋转至左侧、机械手伸缩缸缩回、气夹张开、升降缸位于缩回,复位完成,同时“开始”灯闪烁。不成功时,“开始”不闪烁,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按“开始”按钮开始灯灭,进入自动工作状态。机械手前伸下降抓取工件上升缩回右转机械手前伸下降放工件上升缩回左转,重复上述过程、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后,系统进入停止状态,所有动作停止执行;再按下 “开始”按钮后,系统重新进入运行状态,继续执行停止时的动作。6)MCGS运行(参考附录五): CC-LINK通讯电缆正常连接,CC-LINK,以太网通讯正常时,将 “QJ71E71” 组态工程复制到“D:MCGSWork”目录下,双击进入组态工程密码1234。按F5键进入运行环境密码master。可在此坏境中监控搬运机械手系统运行,其中“开始”、“复位”、“调试”、“停止”与搬运机械手系统硬件的按钮功能相同,其它的开关反映硬件的状态。附录一 机械手输送系统使用说明书一、 安全须知1. 在进行安装、接线等操作时,请务必在切断电源后进行,以避免发生事故。2. 在进行配线时,请勿将配线屑或导电物落入可编程控制器内。3. 请勿将异常电压接入PLC电源输入端,以避免损坏PLC。4. 请勿将AC电源接于PLC输入/输出端子上,以避免烧坏PLC。通电前请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5. 在插拔通信电缆时,请务必确认PLC输入电源处于断开状态。6. 电源:各站的使用电压为 220VAC,请注意安全。7. 各站工作台面上使用电压为24VDC(最大电流5A)。二、 开机前检查项目1. 各接头连接正常2. 正确和可靠气管连接3. 机械部件状态(如:运动时是否灵活,连接是否松动)4. 排除已发现的故障5. 供气由过滤减压阀供给,额定的使用气压为6bar(600Kpa)。6. 当所有的电气连接和气动连接接好后,将系统接上电源,运行程序。三、 操作过程1.运行前准备1)将SC-90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FX-2N PLC通讯口,用网线连接计算机网卡与主机的QJ71E71-100以太网模块。2)在三菱编程软件GX Developer 中打开样例程序或由用户编写控制程序,进行编译,当程序有错误时根据提示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直至编译无误为止,编译完成后,打开PLC模块电源开关,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STOP”状态, 分别将程序下载到FX-2N PLC及Q PLC中,下载完毕后再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UN”状态,运行PLC。 2. 手动运行 1)在按下“上电”键时,挂板上与之相连的继电器吸合,其中一组触点将“上电”键自锁,另一组触点接通“上电”键中的指示灯与24V电源,上电指示灯发光指示;在按下“急停”键后断开自锁回路。2)系统上电后, “单/联”开关打到“单”、“手/自”开关打到“手”状态。按下“上电”后“复位”灯闪烁,按“复位”按钮,机械手输送系统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开始”灯闪烁;按“开始”按钮,等待进入手动工作状态,要运行时,按下“调试”按钮即可按工作流程动作,进入单步运行。3)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后,系统进入停止状态,所有动作停止执行;再按下 “开始”按钮后,系统重新进入运行状态,继续执行停止时的动作。4)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开始”按钮3秒钟后,按钮面板上“复位”闪烁,按下“复位”按钮,所有参数清零。按下“开始”按钮,进入等待状态;按下“调试”按钮进行单步运行。5)当出现异常,按下“急停”按钮,立刻停止运行,当排除故障后,按下“上电”按钮,可接着从刚才的断点继续运行。6)如工作时突然断电,来电后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按以上步骤操作。3.自动运行“单/联”开关打到“联”、“手/自”开关打到“自”状态,按下“上电”后“复位”灯闪烁,按“复位”按钮,机械手输送系统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开始”灯闪烁;按“开始”按钮,进入手自动工作状态,系统连续运行,此时,如果Q主站CC-LINK网络及以太网均正常时,可进入MCGS组态软件,监控系统运行。进入MCGS组态环境的密码为1234,进入运行坏境的密码为master。其它控制开关及按钮功能与手动运行时相同。附录二 GX-Developer软件使用入门一、 软件安装 1. 在光盘中找到GX-Developer8.26CSW8D5C-GPPW-CGX80SETUP.EXE执行文件。2. 双击SETUP.EXE执行文件,按照页面提示单击“下一步”安装。3. 进行软件的安装。4. 在弹出的语言选择对话框中选择:英语 然后点击下一步。5. 选择安装路径,并点击下一步。6. 等待软件安装,完成后点击“完成”,并重启计算机。二、 软件使用1. GX Developer的使用:GX Developer的基本使用方法与一般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类似,在这里只介绍一些用户常用的几点对PLC操作的用法:(1)工程菜单在软件菜单里的工程菜单下选择改变PLC类型即根据要求改变PLC类型。1)在读取其他格式的文件选项下可以将FXGP_WIN-C编写的程序转话成GX工程。2)在写入其他格式的文件选项下可以将用本软件在编写的程序工程转化为FX工程。(2)在线菜单1)在传输设置中可以改变计算机与PLC通信的参数。2)选择PLC读取、PLC写入、PLC效验可以对PLC进行程序上传、下载、比较操作。3)选择不同的数据可对不同的文件进行操作。4)选择监视选项(按F3)可以去对PLC状态实行实时监视。5) 选择调试选项可以完成对PLC的软元件测试,强制输入输出和程序执行模式变化等操作。三、 创建工程1. 点击“工程作成”按钮。2. 选择工程(F) 创建新工程(N)菜单命令。3. 按Ctrl+N快捷键组合。4. 在“PLC系列”下选择相应的PLC系列,在“PLC类型”下选择相应的PLC类型,点击“确定”新建一个程序5. 在程序编辑器中输入指令。5.1或者点击适当的工具条按钮,或使用适当的功能键(F5=触点、F7=线圈、F8=方框)插入一个类属指令。6. 输入地址6.1输入一条指令时,弹出“梯形图输入”对话框,在左侧可选择输入元件类型,在右侧填写输入地址。完成后点击“确定”。如输入错误,则弹出提示点击“确定”重新输入地址。7. 程序转换7.1用工具条按钮 、菜单“变换”-“变换”、快捷键F4进行转换。 程序刚编辑完成后,对应的程序段为灰色底面,转换后变成白色底面8. 工程保存8.1使用工具条上的“工程保存”按钮保存程序,或从“工程”菜单选择“保存工程”和“另存工程为”选项保存程序。四、 通信设置1. 点击菜单“在线”-“传输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2. 双击“串口”图标,弹出“串口详细设置”对话框3. 在“COM 端口”中选择SC-09电缆连接的串口号。在“传送速度”中选择9.6Kbps。完成后点击“确定”键保存设置。4. 在“传输设置”中点击“通信测试”, 连接正确时弹出提示通信正常,否则弹出如下对话框。5. 程序下载5.1完成通信设置后进行程序下载。6. 程序监视6.1当成功地在运行GX-Developer的编程设备和 PLC 之间建立通信并向 PLC 下载程序后,就可以利用程序监视诊断功能。可点击工具栏按钮“监视模式”进行监视。附录三 QJ71E71-100以太网通讯配置一、 硬件 1. Q主机: Q01CPU + QJ71E71-100 + QJ61BT11N + QX40 + QY10 1台2. 安装有GX Developer V8.52编程软件的PC机 1台3. QC30R2编程电缆 1根4. 网线 1根二、 配置过程1. 各模块的安装顺序为Q01CPU、QJ71E71-100、QJ61BT11N、X40、QY10;用QC30R2编程电缆与网线分别连接计算机的串口与网卡接口。2. 接通PLC电源,打开GX Developer V8.52编程软件,创建新工程,并选择PLC类型。3. 将通讯方式设置为串口通信。点击“在线”、“传输设置”,在弹出的对话中按下图设置,最后进行“通信测试”,连接正常时会显示“与Q01CPU通信成功”,最后点击“确定”。4. 读取“PLC I/O分配”数据。5. 设置以太网模块参数,按下图设置“网络类型”、“起始I/O”、“网络号”、“站号”、“模式”、并在操作设置中设置IP地址172.16.2.188,初始时间设置为“始终等待打开(停止时可以通讯)”。6. 点击上图中“打开设置”,设置如下图,设置完成点击“结束设置”,返回上一界面后,再次“结束设置”,设置的参数保存。7. 将计算机的IP也必须设为172.16.2.*,1254(188及其它网络上在用的IP除外)8. 点击“在线”、“PLC写入”并按下图设置,将设置的参数下载到Q PLC中,9. 下载完成后,将CPU开关切换至左侧“RESET”,复位CPU,完成后下载的参数生效,同时观察QJ71E71-100模块上的“RUN”、“INIT.”灯点亮,表示模块初始化完成,可点击计算机“开始”菜单,再运行中输入“CMD”,再命令提示符对话框中输入“ping 172.16.2.188”对以太网模块进行测试。10. 将通讯方式设置为以太网通信。点击“在线”、“传输设置”,在弹出的对话中按下图设置,最后进行“通信测试”,连接正常时会显示“与Q01CPU通信成功”,最后点击“确定”,则将以太网模块进行通讯。附录四 QJ61BT11N CC-Link通讯配置一、 硬件 1. Q主机: Q01CPU + QJ71E71-100 + QJ61BT11N + QX40 + QY10 1台2. FX-2N 48MR+FX2N-32CCL 1台 3. 安装有GX Developer V8.52编程软件的PC机 1台4. 网线 1根5. SC-90编程电缆 1根二、 配置过程1. 各模块的安装顺序为Q01CPU、QJ71E71-100、QJ61BT11N、X40、QY10;用QC30R2编程电缆与网线分别连接计算机的串口与网卡接口。2. 通信线连接3. 将QJ61BT11N主站STATION NO. 10、1、MODE均设为0。4. 将FX2N-32CC从站 STATION NO. 10设为0,1设为1,OCCUPY STATION 设为0(占1站),B RATE设为0 。5. 接通PLC电源,打开GX Developer V8.52编程软件,创建新工程,并选择PLC类型。6. 打开“参数”,“网络参数”,按下图设置“起始I/O号(与模块安装位置有关配置为20)”、“总连接个数”、“通讯软元件的地址”。7. 点击上图中“站信息”设置从站占用的“站数”,即通讯数据量。设置完成点击“结束设置”,返回上一界面后,再次“结束设置”,设置的参数保存。8. 点击“在线”、“PLC写入”并按下图设置,将设置的参数下载到Q PLC中,下载完成后,将CPU开关切换至左侧“RESET”,复位CPU,完成后下载的参数生效。9. 通讯正常时,QJ61BT11N的“RUN”、“MST”、“SB”、“LRUN”指示灯应点亮,“ERR”灯熄灭;FX2N-32CCL的“LRUN”、“SD”、“RD”灯应点亮三、 样例通讯程序1. 样例程序操作说明:1)FX2N的x0-x7对应Q的y50-y572)FX2N的x20-x27对应Q的y58-y5F3)x40-X47对应FX2N的y0-y74)x48-x4F对应FX2N的y20-y272. Q主站通讯程序3. 从站通讯程序附录五 MCGS工控组态软件使用说明书一、 概述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建优质高效的监控系统,并且通过采用远程监控及诊断、双机热备等先进技术,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在这方面,MCGS工控组态软件将为您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支持。MCGS工控组态软件是一套32位工控组态软件,可稳定运行于Windows95/98/NT操作系统,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双机热备、工程报表、数据与曲线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并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 二、 软件组成(一) 按使用环境分,MCGS组态软件由“MCGS组态环境”和“MCGS运行环境”两个系统组成。两部分互相独立,又紧密相关,分述如下:1. MCGS组态环境:该环境是生成用户应用系统的工作环境,用户在MCGS组态环境中完成动画设计、设备连接、编写控制流程、编制工程打印报表等全部组态工作后,生成扩展名为.mcg的工程文件,又称为组态结果数据库,其与MCGS 运行环境一起,构成了用户应用系统,统称为“工程” 。2. MCGS运行环境:该环境是用户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在运行环境中完成对工程的控制工作。(二) 按组成要素分,MCGS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构成:1. 主控窗口:是工程的主窗口或主框架。在主控窗口中可以放置一个设备窗口和多个用户窗口,负责调度和管理这些窗口的打开或关闭。主要的组态操作包括:定义工程的名称,编制工程菜单,设计封面图形,确定自动启动的窗口,设定动画刷新周期,指定数据库存盘文件名称及存盘时间等。2. 设备窗口:是连接和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环境。在本窗口内配置数据采集与控制输出设备,注册设备驱动程序,定义连接与驱动设备用的数据变量。3. 用户窗口:本窗口主要用于设置工程中人机交互的界面,诸如:生成各种动画显示画面、报警输出、数据与曲线图表等。4. 实时数据库:是工程各个部分的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它将MCGS工程的各个部分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在本窗口内定义不同类型和名称的变量,作为数据采集、处理、输出控制、动画连接及设备驱动的对象。5. 运行策略:本窗口主要完成工程运行流程的控制。包括编写控制程序(ifthen脚本程序),选用各种功能构件,如:数据提取、历史曲线、定时器、配方操作、多媒体输出等。三、 软件组态过程实例(一) 理论分析一般来说,整套组态设计工作可做以下步骤加以区分:1. 工程项目系统分析:分析工程项目的系统构成、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弄清系统的控制流程和测控对象的特征,明确监控要求和动画显示方式,分析工程中的设备采集及输出通道与软件中实时数据库变量的对应关系,分清哪些变量是要求与设备连接的,哪些变量是软件内部用来传递数据及动画显示的。2. 工程立项搭建框架:MCGS称为建立新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定义工程名称、封面窗口名称和启动窗口(封面窗口退出后接着显示的窗口)名称,指定存盘数据库文件的名称以及存盘数据库,设定动画刷新的周期。经过此步操作,即在MCGS组态环境中,建立了由五部分组成的工程结构框架。封面窗口和启动窗口也可等到建立了用户窗口后,再行建立。3. 设计菜单基本体系:为了对系统运行的状态及工作流程进行有效地调度和控制,通常要在主控窗口内编制菜单。编制菜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首先搭建菜单的框架,第二步再对各级菜单命令进行功能组态。在组态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菜单的内容进行增加或删除,不断完善工程的菜单。4. 制作动画显示画面:动画制作分为静态图形设计和动态属性设置两个过程。前一部分类似于“画画”,用户通过MCGS组态软件中提供的基本图形元素及动画构件库,在用户窗口内“组合”成各种复杂的画面。后一部分则设置图形的动画属性,与实时数据库中定义的变量建立相关性的连接关系,作为动画图形的驱动源。5. 编写控制流程程序:在运行策略窗口内,从策略构件箱中,选择所需功能策略构件,构成各种功能模块(称为策略块),由这些模块实现各种人机交互操作。MCGS还为用户提供了编程用的功能构件(称之为“脚本程序”功能构件),使用简单的编程语言,编写工程控制程序。6. 完善菜单按钮功能:包括对菜单命令、监控器件、操作按钮的功能组态;实现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各种曲线、数据报表、报警信息输出等功能;建立工程安全机制等。7. 编写程序调试工程:利用调试程序产生的模拟数据,检查动画显示和控制流程是否正确。8. 连接设备驱动程序:选定与设备相匹配的设备构件,连接设备通道,确定数据变量的数据处理方式,完成设备属性的设置。此项操作在设备窗口内进行。9. 工程完工综合测试:最后测试工程各部分的工作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