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doc_第1页
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doc_第2页
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doc_第3页
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doc_第4页
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赣南医学院JOURNALOFGANNANMEDICALUNIVERSnY2.28r0.2A豫.2008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袁红梅,李时英,黄胜起(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江门529030)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57例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细胞分析参数.结果:急性肾炎,慢性肾衰竭两组的MCV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慢性肾炎组MCV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肾移植术前组MCV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移植术前三组RDWcV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四个测量组的MPV显着低于对照组;而PDW则乖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CV,MPV等变化对反映肾功能损害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关键词:肾病;血细胞分析;肾损害中图分类号iR446.113文献标识码3A文章编号:10015779(2008)02023203随着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发展及不断更新换代,血液细胞的计数及其有关的参数分析,已发展到今天已能够检测分析出二十多项细胞参数.本文选取肾病四个阶段病例,即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移植术前等患者抗凝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并对其中MCV,RDWCV,PDW,MPV等四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在肾病各阶段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肾病患者157例,年龄377岁,均为我院住院确诊患者,其中急性肾炎36例(男21例,女l5例),慢性肾炎39例(男l9例,女20例),慢性肾衰竭42例(男23例,女l9例),肾移植术前患者40例(男22例,女l8例),其诊断均符合中国中西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关于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uJ.对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者均经骨髓像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对照组40例(男2l例,女l9例),年龄l869岁,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经体检确认的健康人群.1.2仪器与试剂SE-90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SYSMEX公司),试剂为SE一9000配套试剂,质控物由SYSMEX公司提供.1.3方法抽取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于含有EDTAK抗凝剂的真空管内,混匀,于2h内检测完毕.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2结果157例肾病患者及对照组40例健康人群的四项血细胞分析结果见表1.表1不同人群的四项血细胞分析数据a:与对照组比较;b:与急性肾炎组比较;c:与慢性肾炎组比较;d:与慢性肾衰竭组比较,均为P<0.05作者简介:袁红梅(1969年一),女,大专,主管检验师.-232.-2期袁红梅,等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通过对疾病组不同阶段和健康对照组的参数测量分析可见,慢性肾炎患者MCV显着高于急性肾炎组和对照组(P<0.001),肾移植术前组MCV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急性肾炎组,慢性肾衰竭两组MCV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急性肾炎组,慢性肾衰竭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2);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两组之问的差异不大(P>0.05).而肾移植术前组的MCV与其它四组数据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肾移植术前患者的RDWCV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四组的MPV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组问比较变化不大,P>0.05.四组的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讨论肾脏组织能产生90%以上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以促使骨髓红细胞系列的干细胞增殖,成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J.当刖拄受到损害,一方面,其内分泌功能受到破坏或丧失,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绝对或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肾实质的损害,导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代谢毒物聚积于体内,对骨髓产生抑制,使红系祖细胞(BFUE,CFUE)不能进一步分化成熟;同时代谢毒物还可抑制巨核细胞的生成,因此,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它们的生存时问也比正常人短,功能异常.血浆中的代谢毒物会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多种原因使肾病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J,循环血中红细胞各种参数也因此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本文结果表明,肾病患者四项血细胞分析参数是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变化的.在急性肾炎时,由于病程较短,机体在短时问内引起的水肿致使患者血液稀释这种程度并不十分严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或稍减低,此期患者MCV,RDWCV发生的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着病情加重,肾损害加剧,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加重,继而出现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红细胞大小不均也逐渐明显,慢性肾炎组MCV,RDWCV明显高于急性肾炎组和健康人群.在慢性肾衰竭期,患者MCV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肾移植术前组的MCV明显下降,且与其它四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笔者认为,肾病患者MCV值是随着病情加重,由正常发展到代偿性增大,再到失代偿性减小的过程.在慢性肾衰竭期,虽然MCV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但由慢性肾炎期的代偿性增大下降到慢性肾衰竭期的正常,是红细胞合成原料的不足,体内毒素引起红细胞破坏,骨髓受到抑制等因素所致的失代偿的表现,此期的RDWCV显着高于急性肾炎组和健康人群,充分反映出红细胞大小不均,从而产生大细胞与小细胞彼此抵消,造成MCV结果正常J.随着病情恶化至肾移植术前,患者肾单位功能丧失,加上由术前不断的透析治疗可能引起的失血,溶血,铝中毒,长期大量蛋白尿致使体内缺乏蛋白质,尿毒症时的厌食,腹泻等造成营养缺乏等,使贫血加重,此时的MCV值进一步减小,因此,肾性贫血不能一概认为是正细胞性贫血,其MCV是随着病程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测量的结果与陈进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但与谭天海等报导的结果不相符.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以及肾移植术前这三组的RDW?CV值显着高于急性肾炎组和健康人群,它们组问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从它们的标准差可以看到,随着病情加重,它们的离散程度变得越来越大,更进一步显示出红细胞的大小不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反映红细胞平均体积大小的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RDWCV)来表示.两者在肾病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综合两种数据对临床病程病情进行分析,是有一定帮助的.本组资料中,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病例组之间虽然数值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的显着性差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则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MPV是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增长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的参数J.当骨髓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骨髓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因此,肾病患者MPV检测数据的显着性下降,提示尿毒症会导致血小板生成异常和功能障碍.因此,l肾I陛贫血患者MPV的变化对观察其骨髓功能,预防因血小板生成异常和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等,是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的.总之,肾病的病程病情决定着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血细胞参数的变化也反映了肾病的病程病情.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造成肾陛贫血的原因也愈为复杂川.血细胞分析中各项参数的变化也愈为明显.从血细胞分析中各项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肾病的程度及个性表现.因此,对肾病患者进行动态的MCV,RDW,MPV等检测是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233.赣南医学院2008年值的.参考文献:1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249251.2祝惠民.内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02.266.3刘志敏,熊鹰.163例贫血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5126.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5.5陈进,严翔,孙端阳,等.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6):44.6谭天海,骆科允,杨敏.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肾性贫血中的意义J.遵义医学院,2001,24(3):239.7巫向前.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2.8孙庆凯,温庆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2021.9巫向前.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10缪晓丽,王丽颖,张桂荣,等.肾性贫血血常规检查红系统指数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J.2004,8(2):157158.(收稿日期:20080116)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并囊性变1例黄道兰,温雅兰(赣州市中医院,江西赣州341000)中图分类号:R73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779(2008)02023401患者,女,44岁,因下腹包块4个月,明显增大伴腹胀不适月余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16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入院查体,体温36.8C,脉搏8O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20/70mmHg,精神一般,体型消瘦,心肺无异常,腹隆,下腹触及一包块,如妊娠8个月子宫大小,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右穹窿向下突,宫颈光滑,偏左上移,难暴露,盆腹腔内可及一巨大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差,质中偏硬,无压痛,子宫附件触不清.B超提示:前位子宫,位于肿瘤前下方,约6.2cm4.3emx3.3cm大小,左附件无异常,子宫右侧可探及一巨大实质性包块,有包膜,壁较厚,内部回声中见不规则液性暗区(中心部呈蜂窝状分布).初步诊断:(1)卵巢肿瘤;(2)阔韧带肿瘤.入院后第3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有一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两侧达腋中线,下达骨盆腔与右骼窝,右紧贴骨盆侧壁,左达骨盆侧壁.子宫大小正常,位于包块左侧前下方,左附件与周围无粘连.包块表面包膜包裹,血管粗大丰富,右输卵管,卵巢,圆韧带皆清楚位于肿瘤上面.行右附件切除术+肌瘤娩出术(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术后肿瘤重约4.5千克,病理诊断:右阔韧带平滑肌瘤伴液化与囊性变.讨论:阔韧带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阔韧带肿瘤,有真假两种之分,真性阔韧带肌瘤生长于阔韧带前后腹膜之间,与子宫不相连称之.其肌纤维可来自三处:(1)卵巢或子宫血管的周围组织,(2)卵巢子宫韧带,(3)圆韧带.来自于后两-234-者的肌瘤一般不大,可行肌瘤切除术.来源于前者的肌瘤常生长较大.真性阔韧带肌瘤使阔韧带撑开扩大使子宫输卵管变位.子宫往往被推向肌瘤对侧盆壁,输卵管或圆韧带被伸展于肌瘤前上方,子宫血管位于肿瘤内侧,输尿管也往往向内移位,在肿瘤下方行走进入膀胱.假性阔韧带肌瘤连于宫体或宫颈侧壁而向阔韧带前后叶腹膜之间生长称之.与真性阔韧带肌瘤不同的是,随肌瘤长大而致子宫血管及输尿管的变位有别.尤位于子宫颈旁者,使子宫血管向外向上移行,输尿管也被推向外侧盆壁,通过即肿瘤下方,再向上向内而进入膀胱.侧后壁宫颈假阔韧带肌瘤,又使输尿管及膀胱侧角推向肌瘤上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