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07月26日老师02的初中物理组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水汽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2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水响低处流B玉兰花香四溢C风吹树叶动D扫地时尘土飞扬3下列成语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A芳香四溢分子无规则运动B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震耳欲聋振幅大则响度也较大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墨水的分子在运动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BPM2.5在空气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C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D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6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我做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D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7在下面所列举的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用扫帚扫地时,能看见从门窗射进的阳光中尘土飞扬B在医院的走廊里随处都可闻到消毒水的气味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D把糖放入一杯水中,水就会有甜味了8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越高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二填空题(共10小题)9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球, 内能, 机械能;抛到空中的球, 内能, 机械能(均选填“具有”或“不具有”)10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直接用来 ,它的实质是内能的 ,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它来 ,它的实质是内能的 11“阳信鸭梨甲天下,四月梨花香沁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12今年郑州两会期间,雾霾、PM2.5是点评率最高的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PM2.5的颗粒物又是大雾天气的元凶,因为它可以作为凝结核,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更容易 (填物态变化)而形成雾13今年2月份,我国华东华北等地受到大面积雾霾天气影响,它主要成份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即小于等于2.5106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 (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14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了 ,若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的热水和冷水中,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整杯水先变成红色,这一现象说明 1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16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17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 1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对于前一句是根据 这一物理知识来判断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化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的悬浮颗粒物,它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三作图题(共3小题)19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且加热过程中物态不变,请在图中画出给煤油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20如图甲所示,将装有90热牛奶的奶瓶放入20的水中,5min后,水和牛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21如图所示的场景发生在炎热的天气,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方向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阅读短文,完成答题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5)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实验的方法: 实验注意点: 23如图甲,同时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 如图乙,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便可以吊起钩码,说明了 如图丙,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说明: 24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这说明 五计算题(共3小题)25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40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26学习了第十章内容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质量均为5Kg的铜和水,铜的初温为250,水的初温为70,把他们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铜放出了3.9105J的热量,水放出了3.15105J的热量现把铜块放进水里,他猜想铜会向水传递热量,请你通过计算帮他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27有一杯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对这杯水进行加热,使这杯水吸收5.04105J的热量,求这杯水的末温c水=4.2103J/(kgC)六解答题(共3小题)28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实验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29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30图甲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乙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丙的实验现象说明 2017年07月26日老师02的初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水汽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以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答】解: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错误C、在水汽化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故C正确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以及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2(2011茂名)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水响低处流B玉兰花香四溢C风吹树叶动D扫地时尘土飞扬【分析】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比如:玉兰花香四溢;而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看的见的,比如:水向低处流、风吹树叶动、尘土飞扬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注意物体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3(2013秋长丰县期末)下列成语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A芳香四溢分子无规则运动B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震耳欲聋振幅大则响度也较大【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者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4)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A、芳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4(2014延庆县一模)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墨水的分子在运动【分析】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为分子很小,人肉眼看不到,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解答】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说明墨水分子是在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点: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理解并记住:分子的运动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5(2014澄海区校级模拟)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BPM2.5在空气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C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D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分析】(1)只有绝对零度时,物体才没有内能;(2)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否则物体不受平衡力作用;(3)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是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4)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PM2.5的尺寸远大于原子尺寸【解答】解:A、环境温度低于0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PM2.5具有内能,故A说法是错误的;B、PM2.5在空中即不静止,又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故B说法是正确的;C、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是分子团整体的运动,故C说法是错误;D、PM2.5的尺度大于原子的尺度,故D说法是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PM2.5的有关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6(2015大丰市校级一模)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我做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D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沙尘暴天气”,是尘土在风的作用下被扬起,分散到空气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A符合题意;B、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时因为分子间有间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中,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016秋磴口县校级期中)在下面所列举的生活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用扫帚扫地时,能看见从门窗射进的阳光中尘土飞扬B在医院的走廊里随处都可闻到消毒水的气味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D把糖放入一杯水中,水就会有甜味了【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是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据此分析【解答】解:A、扫地时尘土飞扬,尘土是可见的,属于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符合题意;B、闻到消毒水的气味,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属于水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水变甜,是固体分子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6秋大同月考)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越高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分析】(1)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2)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解答】解:AB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改变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和“放出”来描述,不能说物体中含有多少热量,故AB错误;CD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状态有关,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量的概念和热传递条件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二填空题(共10小题)9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球,具有内能,不具有机械能;抛到空中的球,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均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球具有内能;由于铅球静止没有动能,在地面上,没有势能,所以机械能为零;抛到空中的球,仍然具有内能,球在空中运动,具有动能,球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所以具有机械能故答案为:具有;不具有;具有;具有【点评】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即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要正确区分10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直接用来加热物体,它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它来做功,它的实质是内能的转化【分析】内能有两个应用;直接加热物体和做功直接加热物体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内能的转化【解答】解:(1)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直接加热物体,物体获得内能后,温度会升高,即直接利用内能;它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2)内能的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用它来做功,各种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的机器,即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加热物体;转移;做功;做功;转化【点评】内能的两个重要应用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汽车、拖拉机利用内能做功,太阳灶是利用内能加热物体11(2013阳信县校级模拟)“阳信鸭梨甲天下,四月梨花香沁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阳信鸭梨甲天下,四月梨花香沁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故答案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论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2013内乡县三模)今年郑州两会期间,雾霾、PM2.5是点评率最高的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PM2.5的颗粒物又是大雾天气的元凶,因为它可以作为凝结核,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填物态变化)而形成雾【分析】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雾的形成属于液化并且雾霾对人体是有害的【解答】解:(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的小液滴往往附着在一些固体颗粒上,可随呼吸进入人体内,因而对人体健康有害;故答案为:微米;液化【点评】本题考查了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注重了物理和社会热点的联系,贴近实际,是中考的热点13(2014宣恩县模拟)今年2月份,我国华东华北等地受到大面积雾霾天气影响,它主要成份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即小于等于2.5106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分析】(1)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m;(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上都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解答】解: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悬浮物,属于肉眼可见的物体的,因此它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为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可禁止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答案为: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换算和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是社会的热点内容14(2014春靖江市校级期中)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间隙,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若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的热水和冷水中,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整杯水先变成红色,这一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被称为热运动;【解答】解: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分子间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水变成红色,这是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加入红墨水后,在热水中水的颜色变化快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答案为:;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15(2015秋铜仁市校级月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解答】解: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剧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6(2015秋襄州区期中)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为焦耳【解答】解: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其单位是焦耳故答案为:内能;焦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量的定义和单位的了解和掌握17(2016合肥模拟)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闻到气体的气味【解答】解:我们能闻到气体的气味,是因为气体分子扩散到空间任何一个位置,说明了分子是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即可正确解题18(2016春江阴市期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对于前一句是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这一物理知识来判断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变化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的悬浮颗粒物,它在空中的运动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析】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的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答】解: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花气袭人”是因为花朵的芳香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很快扩散到了空气中,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了两滴水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的悬浮颗粒物,它在空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不属于【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论的内容:(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属于基本知识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三作图题(共3小题)19(2016秋丹徒区期中)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且加热过程中物态不变,请在图中画出给煤油加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具体做法在时间一定时,再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解答】解:在某一定时间时,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分析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一半,温度的变化量是水的温度的变化量的二倍,如图所示:【点评】本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一种分析问题和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20(2016秋颍州区月考)如图甲所示,将装有90热牛奶的奶瓶放入20的水中,5min后,水和牛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解答】解:已知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为90,当把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水中时,热量会从热奶传递给温水中,热奶的温度缓慢下降,温水的温度缓慢上升,最后直至它们的温度相同时,即40时,温度不再变化,如下图所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知道最后它们的温度是相等的21(2016秋东台市月考)如图所示的场景发生在炎热的天气,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用来表示地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方向【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分析炎热的天气里空气的流动方向【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为晚上,气温降低,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陆地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下降的慢,陆地温度下降的快海面上热空气上升,所以空气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风如图所示:【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陆风的形成,是一道难题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2017春京口区月考)阅读短文,完成答题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实验过程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即使分子不运动,用玻璃棒搅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5)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注意点:温度相同【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2)(5)当所研究的问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需控制变量逐个研究;(3)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就不能说明分子本身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解答】解:(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2)水中颜色变化快慢受水温、水的多少等多个因素影响,这里控制水温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如用玻璃棒搅动,则无法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4)气温升高,导致花香油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加剧,扩散加剧;(5)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质的种类,采用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2)控制变量法;(3)不能;即使分子不运动,用玻璃棒搅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4)温度越高,花香分子运动越快;(5)控制变量法;温度相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23(2016春江苏校级期中)如图甲,同时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如图乙,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便可以吊起钩码,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如图丙,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总体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分析】(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解答】解:(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把两个铅柱的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后能吊起钩码,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3)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间隙,而使体积变小故答案为:(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分子间存在引力;(3)分子间有间隙【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改变方法理解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24(2016春陕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间隙,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故答案为:小于;分子间有间隙【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间存在间隙,并且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注意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五计算题(共3小题)25(2016秋武都区校级月考)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40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分析】已知物质的质量、初末温度和吸收的热量,由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c=求该物质的比热容【解答】解:由Q=cmt可得,该物质的比热容:c=470J/(kg)答:该物质的比热容是470J/(kg)【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26(2016春巴东县校级月考)学习了第十章内容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质量均为5Kg的铜和水,铜的初温为250,水的初温为70,把他们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铜放出了3.9105J的热量,水放出了3.15105J的热量现把铜块放进水里,他猜想铜会向水传递热量,请你通过计算帮他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分析】已知铜放出了3.9105J的热量,水放出了3.15105J的热量根据Q=cmt可分别求得铜和水的末温,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设铜的末温为t1,已知铜放出了3.9105J的热量,则Q放铜=c铜m铜(t0t1),即3.9105J=0.39103J/(kg)5kg(250t1)解得t1=50;已知铜放出了3.9105J的热量,则Q放铜=c铜m铜(t0铜t1),设水的末温为t2,已知水放出了3.15105J的热量,则Q放水=c水m水(t0水t2),即3.9105J=0.39103J/(kg)5kg(250t1)解得t2=55;因为t2=55t1=50;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因此水会向铜传递热量,则该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放热公式的掌握和应用,理解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是本题的关键27(2016秋松原校级月考)有一杯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对这杯水进行加热,使这杯水吸收5.04105J的热量,求这杯水的末温c水=4.2103J/(kgC)【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求水的末温【解答】解:由Q吸=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t=60,这杯水的末温:t=t0+t=20+60=80;答:这杯水的末温为8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吸热公式的应用,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六解答题(共3小题)28(2014秋景东县校级月考)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选填“A”或“B”)瓶实验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分析】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解答】解: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可用性测试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考试参考答案
- 2025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校长致辞:让“加减乘除”伴我们快乐成长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 新疆政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行金库账户管理办法
- 《警衔管理办法》违法
- 营业外收入管理办法
- 课程成绩管理办法江西
-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使用标准培训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
- 无人机测绘中职教学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水电工程监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学生队形队列班会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婚介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绿色系古风类中国传统文化漆扇介绍模板
- 协会工资薪酬管理制度
- 办公烟酒领用管理制度
- 淀粉大型设备管理制度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