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港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范围必修iii专题专题4第一节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卷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成“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2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a. b. c. d.3.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b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 ()佛教 道教 法家 儒家a. b. c. d.5. 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6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c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d行为有违 “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7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8顾炎武说“寓封建(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其中的“其专在上”是指 () a地方权势过大b君主专制c相权过大d诸侯权力过大9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图14)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封建道德观念有压抑、扼杀人性的一面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10.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a b c d11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2唐甄认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这说明 ()a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b臣民应按着上天的旨意行事c唐甄认识到了“君权神授”的虚伪性 d唐甄跳出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13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1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工商皆本思想提出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b c d15.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1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17下列哪一信息是真实的 ( )a.宋代发明火药并广泛使用于军事上 b.董仲舒将举贤良对策写在“蔡侯纸”上c.唐僧鉴真乘坐装有指南针的航船东渡日本传播佛教d.马丁路德依靠印刷术传播宗教改革理念1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92008年10月“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实现了宇航员“出舱行走”。追溯历史,中国人在航空方面的成果均可历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原理源于中国火箭的发明,但最早把人送入太空的却是西方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古代科学重经验总结少理论研究 b中国人缺乏创新思想和进取精神 c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和殖民侵略20北宋时期之所以在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21图21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图中文字 ()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b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22京剧将角色划分为四个行当的主要依据是 ()脸谱 服装 唱腔 动作a b c d23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传奇出现 词成为文化主流 瓦子、勾栏兴起出现许多话本 杂剧产生 绘画成为商品a b c d24四库全书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阶级25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演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已找到了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2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明确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27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28梁启超在自勉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含义是 ()a设议院,定宪法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c兴民权,易旧俗 d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29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a列强瓜分中国b经学难抵洋枪炮c八国联军侵华d南京大屠杀30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31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32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中问题与主义之争,上述思想交锋在历史作用方面的相同点是 ()a促成思想解放运动 b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步 d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33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的实质是反对 ()a儒家传统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 d封建专制制度3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曾说:“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养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基本态度是 ()a彻底批判,全面否定 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35五四运动前后,各色各样的“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频繁登陆中国,中国各种身份的文化人也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着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情况不能表明 ()a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观念革命 b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思想较为自由的氛围c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的救国方案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36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3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38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3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40著名历史学家张开元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共同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额统治 b实现君主立宪制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卷(主观题 共3小题,满分40分)41(11分)不同时期的文学家代表着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阅读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材料五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回答问题 (1)一至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3分) (3)材料五中,为什么“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3分)(4)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请你列举几本。(至少四例)(2分)(5)由宋词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你能得到哪些认识?(1分)4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策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而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五 理学李贽“存天理、灭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孔子学说“万世之至论”;朱熹称誉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称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材料六: 图一 图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1分) 材料二中找出李斯建议焚书的原因是什么?(1分)(2)概括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主要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汉武帝时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2分)(3)分析材料三、四、五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3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2分)(5)材料六图一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政治主张是什么?(4分)(6)材料六图二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的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最大的影响是什么?(4分)4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1分)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3分)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2分)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1分)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2分)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1分)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0105aaada 0610dcbbd 1115cccdd 1620 cdddc2125cadbd 2630ccbbc 3135 abdad 3640 bbbcc41、参考答案】(11分)(1) 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1分)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和需要。(1分) (2)宋词繁荣的原因: (3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城市手工业商品经济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便于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3分)宋元话本把中国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明清小说蓬勃发展。(4)四部经典名著:(2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还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5)文学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围栏工厂转让合同范本
- 简明家装合同范本
- 窗帘买外合同范本
- 租别人场地合同范本
- 教育加盟合同范本
- 用工分成合同范本
- 场外活动合同范本
- 布置结婚酒店合同范本
- 餐饮供应酱料合同范本
- 餐馀兼职合同范本
- 河道修防工高级工试题
- 女性生殖脏器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流体力学的课件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新录用公务员取消录用审批表
-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策略课件
- 全文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学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