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1].doc_第1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1].doc_第2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1].doc_第3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1].doc_第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点归纳一、句子间的关系 总分关系 总分例: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分总总分总 因果关系:原因结果结果原因 并列关系: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递进关系: 转折关系:知识结构:词句:根据语境理解其意思;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作文一叙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条理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顺序、倒序、插序 内容有中心、内容具体、有意义,思想健康,有趣味,表现生活。二写人1. 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2. 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3. 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4. 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5. 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6. 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三写景写景作文是对一些山水树木、花草鸟虫、风云雷电、自然风光、环境场面等进行行动、静或动静结合的叙述描写。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重点、有顺序地进行叙述;注意加上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写景的目的:借景抒情 写景的内容:季节气候、景物景色、环境场面写作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作的方法:想象联想、动静结合感情的表达:寓情于景、直接抒发四状物单纯的状物文章目的在于积累知识或寄托作者的感情。写作目的:记人叙事中状物;解说知识中状物在,寄托感情的状物。描写对象:动物、植物、建筑物体、日常用品状物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状物方法:外形特征的描写、习性用途的介绍,联想与抒情五应用文学习写请假条、留言条、日记、通知、书信、读书笔记等应用文,了解其作用,掌握基本内容、格式和写作方法,能恰当地运用。 01、怎样写文章开头?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怎样“提笔”。开头应该新颖别致,引人人胜。常见的方法有:(1)总冒式:文章一下笔就开宗明义,点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对全文中心思想有一个概括了解,然后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记叙。(2)开门见山式:文章一下笔就先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然后再叙述主要内容。特点是下笔扣题,点出题目,揭示文章主题,直截了当,既可清楚地展开记叙,又可节省篇幅,全文顺势而下,但开头要注意语言简洁、凝练。(3)介绍式:这种开头的方式是对所叙述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先作一些概括的、简单的介绍,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然后引入正文,再作具体的介绍。(4)提问式: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急切关注或兴趣,促使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的答案就是正文要叙述的内容。(5)描写式:这种格式的开头,从写景状物下笔,抓住景物的特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引出即将出现的人物。(6)倒叙式:倒叙式开头,与“开门见山式”开头恰恰相反,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其目的是造成悬念,引人人胜。02、怎样写文章结尾?文章的结尾,就是到此收笔,结束全文。好的结尾,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或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文章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一样,方式很多。常见的方法有:(1)首尾照应式:即结尾照应开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首尾圆和。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且给读者留下余味。这种结尾的特点是在开头段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作必要的暗示。而在结尾时,对首段留下的伏笔作必要的回应。(2)总结点题式:在写人叙事文章中,尤其是层次多、内容多的文章里,结尾往往要对人或事做出评价,即点明全文的中心。它的作用是起到归纳、总结全文、点明事件的意义。(3)画龙点睛式:这种结尾方法是在主要内容写完后,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常常采用含义深刻的话来结尾。既点明题意,突出中心思想,又使读者深受启发,得到教育。(4)议论、抒情式:这种结尾,作者直接表明观点,发表议论,抒发情怀,令读者思考,余味无穷。03、怎样描写人物?记人的记叙文就是对人物的概括介绍,再加上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人在做什么,或他在怎么做。从而表现出人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形成“人物+事例”的基本方式。记人的记叙文,主要是以人物的描写为主。最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就是具体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即外形、音容笑貌、神情姿态、生理特征、衣着服饰等。目的在于展示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因为“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在写作时要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富有特征的外貌特点来写。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生活习惯等因素,不能“千人一面”。(2)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行为、举手投足的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中心环节,因为人的活动离不开行动,它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所以在写作时,要善于通过人的动作行为、情态变化来展现其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描写时,要用准确、传神的动作表现出“他(她)”是怎样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纸上的人写活。(3)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在具体环境思想里的活动,即内心世界的描写,描绘出他(她)在想什么或怎么想。通过人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人的心灵中的反映,只有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密和心灵冲突,才能够成功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性情和爱好。还要同动作、语言描写配合使用。常用方法有:采用第三人称时,直接描述他(她)在想什么?采用第一人称时,由我自叙或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环境烘托或梦境等间接手法来表现出人物特殊的心理活动。(4)语言描写:语言是思想的衣裳,是人内心活动的直接透露,人的语言总要受自己的思想支配,无论自言自语,还是和别人对话,都是思想的表露。语言描写就是指对作品里人物说话的内容、语气、声调等给以文字描写。它包括个人自叙、独白、两人对话,以及各种场合、各种人物交往时的谈话等。语言描写必须描绘出人物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04、怎样记叙事件?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也就是以记事为主,虽然也是写人,但不着重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为把一件事或几件事、一个场面或一次活动,记叙得具体明白、条理清楚,就是要按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六方面)去写。描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审明题目,是记一件事还是几件事。(2)要明确需要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3)要认真构思,理清文章思路,按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顺叙或倒叙)进行记事。还须写得有头有尾,做到文章的结构完整、条理井然有序。(4)要认真选材。根据文章中心需要选取有代表的、有新意的材料。05、怎样状物绘景?状物就是对动物、植物、器物、景物作物体上的具体描摹,犹如绘画中的写生。主要是记叙描绘物体的形状、大小、构造、色彩、环境。但应注意,有的文章虽以物品命名,但实际上却是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是以托物寄情为主的文章;或是借物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已。(1)怎样写动物:动物是能活动并具有感觉功能的兽禽(包括昆虫、水簇等)。在写作时要注意描写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生物特点、动物情态。行文时可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2)怎样写器物:器物一般指生活用品、文具、玩具、工艺品等,描写器物就是对物体作具体描摹,说明物品大小、形状、质地、构造、色彩、用途等。(3)怎样写植物:植物的范围极广,一般指花草树木,它是状物文章记叙的对象;要状写好植物,就得观察、熟悉它的主要特征、形状、姿态、生长特性、颜色、气味及作用、用途等。描写时,首先要看其整体是什么样子。然后再看局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又分别是什么形状。即按“根一干一枝一茎一枝一花一果实”或相反的顺序去观察。根据自己观察的角度(上下左右、远近俯仰等)去描写,就像照相取景一样。但要注意植物生长季节和生长环境,植物无不受到气候、时令、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不同的环境和季节,植物就有不同的风貌。同时,个人的思想感情对状物也起着极大的作用。(4)怎样写景物:景物描写也就是描写环境,包括自然风景中的风雷雨电、山川河流、城市村庄;社会环境中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三种,一种是以写景为主,把景物作为描写对象。描写方法是按景物的位置,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或按相反的顺序进行记叙。另一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是为人物故事作背景的,也就是说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对衬托人物活动、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起着重要作用。6、续写要注意什么?续写时,首先需要读懂提供的材料,反复琢磨这部分内容的意思,思考接下去应该写什么,怎样接下去写。然后再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写作。续写,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成篇的文章。7、应用文写作应注意什么?(1)格式要正确。每一种应用文都有固定格式,要按格式要求去写,不要随意改动。(2)语言要简捷。应用文最重要的是把事情说清楚,让别人看后立刻就能知道其中的意思。因而,应用文的文字要少而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3)内容要真实。应用文的内容不能虚构,因而在写作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说明问题。三、划分段落层次一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并列式。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总分式。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转折式。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因果式。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4、史传文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5、论说文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6、杂记文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7、应用文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1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3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 写人 、 记事 、 写景 、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 明确、集中 。4 、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 中心思想 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 材料 的。5、 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 写得具体些、详细些 ;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 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 顺叙、倒叙、插叙 。7 、线索,指 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8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 事物 说明文和 事理 说明文。9 、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 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 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10、 说明顺序主要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 整体 到 局部 ,由 概括 到 具体 ,由 现象到 本质 ,由 一般 到 特殊 ,由 主要 到 次要 , 由 原因 到 结果 。11、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 。12 、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 描写 和 叙述 。13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 见解 和 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 中心 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 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 补充和证明 中心论点的。14 、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 开头,或在 中间,或在 结尾,有的文章 标题 就是中心论点。15 、论据是作者 阐述 或 论证 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 事实 和 道理 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16 、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 事例 或 史实 以及 统计数字 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17、 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的精辟理论,名人的 名言警句 以及 人们公认的 事理等、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 、公式 等。18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 被证明 和 证明 的关系。19 、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 、引证法 、对比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20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立论 和 驳论。21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22 、小说是以 刻画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具体的 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3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 侧面 描写。24 、小说的故事情节有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 序幕 ,后面有 尾声。25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26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27 、塑造人物形象 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 情节 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 现实生活 为依据,经过 艺术加工 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28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 说理性散文 。29 、叙事散文以 写人记事 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 ,抒情散文以 写景状物 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 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 。30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 、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 石壕吏 32 、词是 旧体诗歌 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 脱离,成为一种 有固定格式 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 沁园春 ”是词牌,“ 雪 ”是题目。33 、民歌体诗是 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 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口头创作 ,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 敕勒歌 。34 、散文诗是用 散文 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 散文 和 诗 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 高尔基 写的 海燕 。 35 、散曲是 元 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常见借代词语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提携,垂髫:小孩 5、婵娟、嫦娥:月亮6、 同窗:同学 7、烽烟:战争 8、巾帼:妇女 9、丝竹:音乐 10、须眉:男子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三尺:法律 18、膝下:父母 19、华盖:运气 20、庙堂:朝廷21、南冠:囚犯 22、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文学常识第一部分1、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是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17 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19、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2、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3、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24、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25、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26、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27、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第二部分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风骚:诗经和楚辞。4、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5、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6、唐代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7、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9、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0、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第三部分1、岁寒三友:松、竹、梅。 2、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3、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4、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5、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品德 辞令 仪态女工 6、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7、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8、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9、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10、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11、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12、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13、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14、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15、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蜀吴 16、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17、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18、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皇五帝: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19、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 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20、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1、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2、三书指: 魏书 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3、三瘦词人指: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24、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25、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6、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7、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28、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9、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0、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1、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2、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3、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34、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35、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6、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第四部分1、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2、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4、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5、“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6、 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7、 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8、“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9、“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10、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11、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 12、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14、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周文宾 15、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16、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元赵孟頫 17、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8、书四库:经 史 子 集19、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20、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21、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22、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3、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24、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25、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2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27、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28、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29、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30、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蓬莱阁,滕王阁31、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32、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3、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34、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35、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36、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良晨 美景赏心乐事 37、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耒38、 四史: 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39、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40、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41、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4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4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4、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45、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46、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47、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48、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49、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50、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51、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52、 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第五部分 1、五金:金、银、铜、铁、锡。 2、五味:酸、甜、苦、辣、咸。3、五行:金、木、水、火、土。 4、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5、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6、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信 7、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8、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9、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0、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流死 11、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2、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3、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