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bmccmd尺2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3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b2.5 dmc2.5cmd2.5 mm4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5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c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8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宇宙飞船d地球9坐在火车内的旅客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这说明()a火车在减速前进b火车在匀速前进c乘客是以自己的车为参照物的d乘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10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1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填单位)14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cm15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的16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m/s17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米/秒,是千米/时18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1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三、实验题(每格2分,共16分)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21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 运动,乙物体做 运动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为cm,铜丝的直径为cm2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2m,秒表每格1s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底端到达顶端所用的时间是s,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合多少km/h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4敏捷的雨燕每秒能走48m,凶猛的鹰在捕捉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700m,比一比,他俩谁的飞行速度快?25taxi 车费发票车号码川f71238日期 050928上车 10:00下车 10:05单价 2.00元里程 6.0km金额 16.00元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bmccmd尺【分析】在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从大到小:km、m、dm、cm、mm、um、nm【解答】解:km、m、c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中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尺是我国的长度单位故选d【点评】掌握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单位间的换算2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法【分析】对四个身体部位的长度进行估测,从选择项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答案【解答】解:a肩膀的宽度约50cmb大拇指的长度约5cmc指甲的宽度约1cmd手臂的宽的约50cm故选b【点评】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要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进行正确估测,必要时某些部位可以粗略当做刻度尺使用3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b2.5 dmc2.5cmd2.5 m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根据对硬币大小的了解及长度单位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解: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为2.5cm,2.5m、2.5dm、2.5mm都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4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科学;测量者的估读等【解答】解:a、通常根据被测长度两端靠近的刻度线的间隔来读数,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也可以读出物体的长度,不会引起结果不准确b、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可知,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会产生误差,从而引起结果不准确c与d答案是刻度尺使用中的错误,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误差的产生原因,并能区分误差与错误误差与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能够避免的5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c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有一位是估计值,长度的记录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解答】解:a、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所以此选项错误;b、在2.5cm中,0.5cm是估读值,2cm是准确值,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此选项错误;c、在25.0mm中,0.0mm是估读值25mm是准确值,乙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精确度更高,此选项正确;d、由于选项c正确,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虽然量程较小,但精确度较高6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这时飞机无论是停在空中还是向上运动,若跳伞运动员以自己作为参照物,则飞机运动状态都是向上运动的所以,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无法判断,a、b、c三种可能都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8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宇宙飞船d地球【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动卫星也怎么转动,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点评】理解“同步”是本题的关键,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9坐在火车内的旅客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这说明()a火车在减速前进b火车在匀速前进c乘客是以自己的车为参照物的d乘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车轮的撞击频率加快,说明速度变大,火车加速前进,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坐在火车内的旅客之所以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而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说明火车在加速前进故选c【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通过本题充分理解运动的相对性10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子弹在飞行员脸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注意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1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教室里的宽约67m,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身高比成年人矮一些,约1.5m,此选项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此选项符合实际;d、百米世界冠军的成绩接近10s,其速度约10m/s,中学生的速度不可能达到13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解答】解:a、物体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1s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a不符合题意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s=vt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速度快慢是否变化,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变化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m/s(填单位)【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通过必要的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一般是1h走4.5km,则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4.5km/h=4.5m/s=1.25m/s左右故答案为:m/s【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4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m(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63.5cm【考点】长度的测量;长度的估测【分析】对于长度单位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米究竟有多长英寸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长度单位,题中给出了英寸与厘米的进率,我们可以根据进率来求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解答】解: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 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l=2.54cm25=63.5cm故答案为:m;63.5【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对于长度单位m的感性认识;二是英寸与厘米的换算15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解答】解:(1)“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返回舱是运动的;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杨利伟与返回舱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杨利伟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16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67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前3s、后4s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计算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解答】解:前3s的平均速度为:v1=2m/s;最后4s的平均速度为:v3=1.5m/s;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t=t1+t2+t3=3s+5s+4s=12s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s3=6m+8m+6m=20m故平均速度为:v=1.67m/s故答案为:2;1.5;1.67【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17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5米/秒,是18千米/时【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已知家到学校的距离,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可求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解答】解:故答案为:5;18【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18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轮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是把轮船当参照物,上海相对于轮船(或自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轮船【点评】此题中如果这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我终于到家了”,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就是上海注意题目中的不同问法1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帆船和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帆船来说的;故参照物是帆船;(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帆船是运动的,相对于(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参照物是地面(或两岸、青山)故答案为:帆船、地面(或两岸、青山)【点评】(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指的是研究对像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三、实验题(每格2分,共16分)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3.5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50cm2.00cm=3.50cm故答案为:3.50【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1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 变速直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图析法【分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频闪照片是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 匀速直线;变速直线;【点评】“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解答本题需要清楚相邻两个物体之间的时间是相同的,然后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去分析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为5.00cm,铜丝的直径为0.16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31匝铜丝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31匝d的总长度为15.00cm10.00cm=5.00cm,铜丝的直径为0.16cm故答案为:5.00;0.16【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
- 2026届长沙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肥城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甘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市鹏程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电人防劳务合同5篇
- 办公空间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租金调整协议
- 财务稳健型私人小企业员工薪资支付合同
- 跨国婚姻离婚协议:资产评估与跨境财产分配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五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 2025年牛羊肉市场分析报告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雇佣拖车拖车合同协议
- 学校活动外包合同协议
- 2024年宁波市北仑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