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ppt_第1页
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ppt_第2页
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ppt_第3页
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ppt_第4页
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行政检查与行政奖助 第一节行政检查一 行政检查的涵义二 行政检查的性质与特征三 行政检查的方法和种类四 行政检查的规则第二节行政奖助一 行政奖励二 行政物质帮助 结束 新近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央视315晚会上海染色馒头事件2011央视 消费主张 问题馒头 生产厂家2000年就已注册毒胶囊事件2012 4 15 每周质量报告 黄金掺假 虚假广告2013年315晚会周大生 铱 掺假等 高老太降糖贴 慕容氏糖贴 丁三怪拔喘膏 平老太降压贴等大量虚假广告产品 网络资料 上海当局用了250个场馆 6个月的时间 7300万人来宣扬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而1幢大楼 4个小时 53位亡灵证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口号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不在于能不能办奥运会 不在于能不能办世博会 能不能办亚运会 也不在于能买多少美国垃圾国债 更不在于能去国外几十亿几百亿下订单 而是在于让公民坐在家里不会被烧死 上街摆摊不会被扇耳光 走路不会被李刚家的宝马车撞 想吃什么都不用担心会有毒 豹子办了个澡堂子 包给狐狸 狐狸包给松鼠 松鼠雇几只蚂蚁搓澡接客 有一天 狮子去洗澡 掉脸盆里淹死了 虎大王震怒 派警察调查情况 骂了狐狸 打了松鼠 最后 抓了8只蚂蚁 因为他们 竟然没搓澡证 三聚氰胺害了那么多儿童 最后抓了几个养奶牛的 央视大火烧掉10几亿 抓了几个运烟火的 上海静安大火烧死53人 是4个电焊工的责任 跟西游记一样 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 没背景的妖怪都被乱棍打死 第一节行政检查 一 行政检查的涵义1 行政检查的概念行政检查也称行政监督检查 是指具有行政监督检查职能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的监督检查职权 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法律 法规 规章 是否执行有关行政决定 命令等情况 进行能够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检查了解的具体行政行为 结束 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每到一处 都坚持到井下亲自检查 每次都要在井下行走3个多小时才上来 具体地说 行政检查包括以下五层含义 第一 行政检查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政行为 第二 行政检查属于行政职权职责的行为第三 行政检查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这表明行政检查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结束 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公安管坏人 工商管富人 城管管穷人 第四 行政检查的依据是规定检查职能的法律规范和检查对象应当遵守的法律规范或应当执行的行政决定和命令 第五 行政检查的内容是对行政相对人一定情况的强制性检查和了解 检查和了解 表明行政检查不直接处理与改变相对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 但行政检查具有迫使相对人服从的强制性效力 其不得拒绝或阻挠 结束 温家宝总理考察北京粮油市场 他让百姓吃上放心的粮食 2 行政检查的必要性第一 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 第二 行政检查是实现行政主体行政职能的重要环节 首先 是对相对人从事某项经济或其它社会事务活动的法定资格的审查 包括许可 登记 审批等方式 其次 是对行政相对人在一定范围内所从事的经济或其它社会事务活动是否遵守 符合相应的法律规范的要求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包括查询 审验 检查等方式 再次 是对行政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包括处罚 奖励等方式 最后 是对不执行有关处理决定或不履行有关法定义务的强制执行 所以行政检查作为行政主体实现行政职能的法律手段之一 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成为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束 3 行政检查与行政监督的区别第一 对象不同 行政检查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而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第二 职能不同 行政检查是行政主体对社会实施的外部行政管理职能活动 与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等行为相联系 相配合 组成了外部行政管理过程中几个不同行政阶段 而行政监督是行政机关实施的内部管理职能活动依赖于内部组织关系 领导关系或监督关系来运行 它与内部组织管理 行政处分等行为紧密相联 第三 依据不同 行政检查是行政主体依据有关社会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实施的 如税务法律 食品卫生法律 消防管理法律等 而行政监督是行政组织依据行政组织法律和内部政纪规定等规范实施的 如行政机关组织法 公务员法 行政监督法等 结束 二 行政检查的性质与特征 1 行政检查的性质行政检查的性质是指行政检查本身所具有的法律属性 结束 具体地说 行政检查的性质表现为 第一 行政检查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据行政检查权实施的 具有命令力 强制力和执行力的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对行政检查权的行使和实施 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和遵守 不得拒绝与违背 否则 将会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是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拒绝与违背 行政检查将会导致行政强制行为的实施 以保证行政检查的实现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规定 对于拒绝接受海关检查的 海关可以扣留实行强制检查 二是对于行政相对人拒绝违背检查的 将会导致其权利的限制与剥夺 如拒绝海关检查的人 则不允许其出境或入境 三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拒绝违背检查 将会导致行政处罚 结束 第二 行政检查是一种独立方式的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并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行政检查的意义就在于 虽然它不直接改变行政相对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 但它是行政主体实施的旨在执行法律和保障行政职能实现的能够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一定法律影响的行为 特别是容易限制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行使并给其增加程序性义务 最终导致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影响 如对饮食企业进行卫生检查 势必影响其正常营业 对其帐薄 凭证的检查 必然要增加其提供必要帐务材料的义务 而这些相对人都不得拒绝 结束 第三 行政检查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行为 行政检查是一种法律上的职权行为 一方面具有命令 强制执行的属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法律上的职责和义务的内容要求 结束 2 行政检查的特征第一 行政检查行为是一种单方依职权行政行为 第二 行政检查影响但不直接处理和改变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行政检查行为不同于行政处罚 也不同于行政许可 行政奖励等行政处理行为 行政处罚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相对人的权益 行政许可 行政奖励会在一定程度赋予相对人一定权益 而行政检查只是对相对人有关情况的检查与了解 它对相对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不作出直接处理或改变 结束 第三 行政检查是一种给相对人设立程序性义务和限制其权利的行为 结束 大连市旅游行政检查程序流程图 三 行政检查的方法和种类 1 行政检查的种类第一 一般检查与特定检查一般检查又称普通检查 是指行政主体对不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所实施的是否遵循某项法律 法规 规章的检查 如交警对过往机动车辆的安全检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工商户的经营范围的检查等 特定检查是指行政主体针对某个特定组织或个人所实施的专门检查 如审计机关对某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的专门审计检查 结束 第二 专门检查与业务检查专门检查是指专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能而本身再无其他职能任务的行政主体所实施的检查 如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检查 物价部门 计量部门的监督检查等 业务检查是指担负一般管理职能与监督职能双重职责任务的行政主体所实施的检查 如工商 税务 食品卫生等行政主体所实施的检查 一般来说 专门检查都是由相应的专门法律 法规予以规定 检查的内容 方式 权限 程序等 相对规定得较为全面 系统 详尽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等 结束 第三 依职权的检查与依授权的检查依职权的检查是行政主体依据自身的行政职责权限所实施的行政检查 如物价机关的物价检查 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等 这些检查都是与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职责权限范围相一致所享有的检查权所实施的检查 依授权的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并不是依据自身的管理职责权限 而是依据法律 法规授予的行政检查权所实施的检查 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是对渔业工作的管理 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5条第四款的规定 国家渔政渔港管理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水域的监视 根据这一法律授权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取得了对渔港船舶排污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 结束 第四 事前检查与事后检查事前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在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之前所实施的检查 如企业污水排放前的检查 对食品出售前的卫生检查等 事前检查的作用在于对相对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一旦发现能够及时制止 以免造成违法或危害社会的后果 事后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在相对人完成某一活动后所实施的检查 如审计机关的审计检查 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等 事后检查的作用在于对已实施的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结束 第五 守法检查与执行检查守法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遵守法律 法规 规章情况所实施的检查 执行检查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是否执行行政处理决定 命令或是否履行特定义务情况的检查 结束 行政检查的分类除了上述的分类以外 还可以根据行政检查主体的职能性质和检查业务范围进行划分 第一 公安行政检查 它是指公安机关行使社会治安管理职权 对相对人遵守社会治安管理方面法律 法规 规章或执行其他社会治安处理决定情况的检查 包括户籍检查 消防检查 公共安全检查 交通检查 出入境管理检查 特种行业检查等 第二 财务税收行政检查 它是指财务税收行政机关依据财务税收行政职能对相对人遵守法律 法规 规章或执行财务税收处理决定情况的检查 包括 财政计划执行检查 财政收支检查 财务会计检查 税务检查等 第三 工商行政检查 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权限对相对人遵守工商行政法律规范情况和有关处理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 包括 工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登记检查 市场经营活动检查 商标检查 广告检查等 结束 第四 物价行政检查 它是指物价管理机关依据物价管理职权对相对人遵守物价管理法律规范情况的检查 包括 企业产品的价格 商品销售价格的检查和对各类社会服务价格的检查等 第五 资源行政检查 它是指资源行政管理机关依据资源管理职权 在资源开发 利用 保护等方面对相对人遵守资源法律规范情况的检查 包括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等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的检查 第六 卫生行政检查 它是指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卫生管理职权对相对人遵守卫生管理法律规范情况的检查 包括 食品卫生 药品管理 国境卫生检疫检验 公共场所卫生 动植物检疫等检查 此外 还有环境保护检查 交通运输安全检查 劳动技术安全检查 产品质量检查 计量监督检查等等 这种划分 便于区别各种检查所适用的范围和实施检查的主体不同 还可以体会到其具体法律依据和检查手段的差异性 结束 2 行政检查的方法行政检查的方法是指行政主体实施检查时所采取的形式或手段的方式 有的行政检查的方法由相应的法律 法规加以明确的规定 有的行政检查方法其相应的法律 法规的规定就较为笼统和概括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只规定 各级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 对管辖地区内的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实施检查监督 因此 行政检查的方法因法律规范的不同而有差别 在这里 我们归纳出三种常见的行政检查方法 结束 第一 实地检查它是指行政主体直接深入到现场进行的检查 这是一种常见的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检查方法 如税务 物价 工商 公安 卫生等检查均可适用 既可以进行全面检查 也可以进行抽样检查 即可以定期检查 也可以临时检查 实地检查的最大特别就是对实物 行为 现场的直接了解 它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除了依照法律规定的一般应当具备的条件外 如出示证件 佩带执行公务标志等 不需要其他的特别条件 实地检查的形式有查验 核查等 结束 第二 书面检查它是指行政主体通过查阅书面材料的方法对相对人的检查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 适用范围广泛的行政检查方法如税务 财务审计 工商等检查均可适用 其特点就是对相对人有关的书面材料的审查 包括帐薄 凭证 报表 书面证明及其它书面材料等 作为一般检查方法 它不受特别条件的限制 只要具备了一般法定职务条件即可 其具体形式有调阅审查 查阅 统计 登记等 结束 第三 特别检查它是指行政主体采取特别手段对特殊内容所实施的检查方式 其适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仅在公安 海关等检查中适用 特别检查的特别性表现在 一是检查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 主要是指涉及公民 组织重大权益的检查 如对人身 住宅 信件等的检查 二是检查手段的特殊性 主要是指直接采用强制方式的检查 如行政搜查 讯问等 特别检查在具备一般检查所需要的法定条件外 还要具备某些特定的法定条件 如进行搜查要有搜查证 特别检查的具体方式有行政搜查 包括公民人身的搜查和对住宅及特定生活 工作环境处所的搜查 行政讯问 即对某些具有特定行政违法嫌疑人的传唤 盘查与讯问 有行政查询 即对公民 组织的信函 银行存款的检查了解等 结束 四 行政检查的规则 1 行政检查的主体和权限 1 行政检查的主体的概念行政检查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检查权并能实施行政检查的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组织 结束 2 行政检查权限行政检查权限是指行政检查主体依法享有和行使的行政检查权的范围和限度 具体讲有如下具体权限 一是进入现场权 行政检查主体为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在充分了解相对人的守法的执行情况下 依照法律 法规的规定 享有进入包括工作 业务 休息 娱等活动场所及住宅的权力 二是调查询问权 行政检查主体为进一步了解相对人有关活动或行为状况及有关事实 有权采取询问或讯问的方式 直接向当事人了解 相对人必须如实回答 不得拒绝与隐瞒 三是索取必要的书面材料权 行政检查主体在实施行政检查过程中 针对检查对象和工作需要 有权要求相对人如实提供帐薄 报表及有关书面材料 相对人不得拒绝和隐瞒 在具体索取方式上 可根据需要有权查阅 调阅 复制有关材料 四是采取措施权 行政检查主体在实施检查活动中 对于相对人拒绝检查 有违法嫌疑的 出现紧急情况的 有权采取必要的暂时强制措施 以保证检查行为和检查目的的实现 结束 2 行政检查的规则行政检查的规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检查时所应遵循的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第一 行政检查必须有合法的权力来源根据 第二 行政检查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定的权限规则 第三 行政检查权的行使应当遵循一定程序规定 结束 图为海口检疫员正在查扣私宰肉 第一 行政检查必须有合法的权力来源根据 从法律 法规的规定看 行政检查权来源的方式有 一是法定职权 即行政机关法定所享有对某方面行政事务的管辖权 一般而言 行政机关对某方面行政事务享有管理职权 也就同时享有对这方面行政事务的行政检查权 二是法律授权 即法律 法规基于某方面情况的需要 将不属于某个行政机关管理职能范围内的某些行政事项的检查权授予该机关 或者将某些行政事项检查权依法授予给其他组织 三是依法委托 即法律 法规根据某方面情况的需要 将某个方面的行政检查权委托给其他组织 受委托者依据通过委托方式取得行政检查权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规定 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 或者委托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 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验 结束 第二 行政检查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定的权限规则 一般来说 法律对行政检查权范围的规则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行政检查权应当以法定检查事项为限 二是行政检查事项一般都以一定的区域范围为限 三是行政检查应当遵守法定权限内容 一方面 行政检查是一种强制性检查了解行为 不得运用行政检查权直接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做出实质处理 另一方面 不是每个行政检查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检查权都包含全部检查权力内容 对某项事务能够实施哪种程度的检查 应当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结束 第三 行政检查权的行使应当遵循一定程序规定1 行政检查主体的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检查行为时 应当出示有效证件 表明身份 对于不具有相应公务身份要求的行政检查行为 相对人有权拒绝 2 除法律规定特别许可外 对有关实物 场所实施检查时 应当通知相对人到场实行公开检查 3 行政检查应当按照法定时间或正常时间进行 以防止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法律 法规对检查行为实施过程或特定方式的采取有时间规定的 行政检查依法予以遵守 对于没有明确法定时间的行政检查 不能超过一般正常时间 结束 4 对于检查过程中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向相对人说明理由 以防止检查主体滥用权力 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检查主体没有充分理由 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5 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某些特别检查 应当符合法定特别要件和方式 如对女性人身检查 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对公民住宅的检查 应当有专门的搜查证等 6 行政检查主体及工作人员 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及实施检查行为后 负有为被检查人保密的义务 第二节行政奖助 结束 第一 行政奖励大多属于依职权行为 由行政主体主动作出 无须经过相对人的申请 但有些法律规定的行政奖励必须是依申请行为 它以相对人提出申请为前提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 第四条 第五条规定 发明奖励须经发明人申报方可进行 第二 行政奖励的内容是赋予相对人权益 这种权益可以是物质的 也可以是精神的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可合并使用 也可单独使用 第三 行政奖励的对象是对国家 人民 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模范 遵守法律的行政相对人 第四 行政奖励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 但它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被奖励者对于行政主体给予的奖励 可以放弃 第五 行政奖励是一种法定行为 行政奖励的内容 方式 程序及条件等 都由国家的行政法律规范予以明确规定 行政主体必须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结束 2 行政奖励的原则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奖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 依法奖励 实事求是原则 第二 奖励与行为相当原则 做到论功行赏 合理适度 第三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 第四 公正平等原则 第五 及时性 时效性和稳定性原则 结束 3 行政奖励的有效要件行政奖励作为一种法定行为 必须要符合有关法定要件 主要包括 第一 符合法定的奖励条件和标准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 必须依据各相关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体标准和条件进行 不得自立标准和条件 相反 对于符合法定奖励条件而没有依法给予奖励的 权利人可以请求有关部门依法行使其行政奖励权 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和个人 赋予一定权益的行政行为 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在其法定权益不能实现时 有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获取保护的权利 如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 第二 符合法定的奖励形式 这是行政奖励的形式要件 行政奖励行为是法定行为 对于不同的奖励对象和不同的奖励条件 必须依据法律规范规定 采取适当的形式实施行政奖励 结束 第三 符合法定的奖励权限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奖励行为时 须受一定权限的制约 而不能超越其权限范围任意决定授予相对人某种形式的奖励 否则会导致行政奖励行为无效 一般来说 某一行政主体是否有权实施行政奖励行为 以及采取哪种奖励方式 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 一般与其管理权限相一致 第四 符合法定的奖励程序 我国虽然不存在有关行政奖励程序的统一规定 但是 根据现行法律 法规的规定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奖励行为 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和程序 奖励的提出 审批 公布 授奖和存档 程序上的不当也会影响行政奖励的效力 结束 4 行政奖励的种类和形式行政奖励依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 第一 内部行政奖励与外部行政奖励 第二 赋予权利的奖励与赋予能力的奖励 第三 荣誉性奖励 财物性奖励或职位性奖励 结束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授勋航天英雄 行政奖励 概括来说 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一是通报表扬 对受奖者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开赞扬的奖励形式 它是精神鼓励 二是记功 记功按不同的法律 法规规定有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 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分为记功和记大功两个等级 对团体单位的人员及公民个人 通常分为 特等功 一等功 二等功 三等功 三是发给奖金和奖品 四是晋级 指提高工资级别 五是晋职 指提高其职位 六是通令嘉奖 七是授予荣誉称号 如授予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等 以上形式可以同时并用 也可以单独使用 并可发给各种证书 证章 以资证明 结束 二 行政物质帮助 1 行政物质帮助的概念行政物质帮助 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 法规的规定 对相对人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 金钱或物质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如军人因伤残而发放的抚恤金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提供补助 对下岗职工发放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