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doc_第1页
2020年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doc_第2页
2020年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 清代的中原商中原由于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被清廷视为重要的市场;同时,中原的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发展迅速,自然对于商品的需求巨增;况且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而不屑经商,直接引致全国各地的商贩在此聚集经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之下,清代的中原商路占据重要地位,并对贸易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清代中原的主要水陆商路概述 清代,中原地区主要设立河南省,并建立了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运输干线和交通动脉,为中原商路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就中原商路而言,主要由驿运商路、陆上商路和水上商路组成。首先,究其驿运商路而言,它与清代税收活动和商品流通紧密相关,在河南省专门设置驿递和铺递及被驿站所替代的递运所,据光绪会典统计,康熙十四年间,河南共有120个驿站和885所急递铺,其中州管驿站12处,县管驿站96处,驿丞管腰驿12处。到嘉庆年间则减少到67个驿站。 其次,究其陆上商路而言,它主要分为国道和省道,前者是指京师连接各省的道路,后者是指向省会到达府州的道路,而河南省会是开封,故陆上商路的汇集点位于开封,并形成以开封为出发点和省内其他的主要陆路运输线,而以开封为出发点的陆路运输线又分为通往北部京师、南部湖广、东部徐州、东南部南京、西部西安、西北太原、西南部巴蜀的运输线,省内其他的主要陆路运输线又分为彰德府至襄阳府、汝宁府至襄阳府、归德府至南阳府和经洛阳的南北运输线,可见陆上运输线的纵横交错的网状链接,为中原商路的形成和兴盛构建了前提条件。 2.清代中原的贸易经济产业 2.1种植业 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药材、果树等。清代中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和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染料和烟草。首先,对于粮食作物而言,小麦是中原粮食对外输出的大项。据清乾隆十八年八省漕运米麦豆实数中可知:乾隆八省漕运京师的河南麦子就有8119石,而在八省当中唯有河南漕运麦子如此之多,约占八省漕运麦子的25%,故河南有着“麦收天下足”的美称,并可与“湖广熟,天下足”的水稻生产相媲美,从中可见中原的粮食贸易兴盛,如此繁忙的粮食贸易没有发达的商路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 2.2手工业和采矿业 就中原地区的手工业而言,主要分为丝织业、棉纺织业、制酒曲业及中原各地民间的小手工艺品。其中,丝织业以汤阴盛产的汤绸和开封盛产的汴绫为名,通过开封至淮安府、清江浦、颍州等水路销售各地;棉纺织业以怀庆府的温县和孟县、偃师、鹿邑县等地为名;制酒曲业有洛阳的明星酒、卫辉有百泉酒等。就中原地区的采矿业而言,主要分为煤炭业、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开采。其中,产煤区集中于豫西、豫北的丘陵山区,通过开封至江南、南阳至襄阳的水路销售各地;产铁地集中于禹州,通过南阳至襄阳的水路而销售各地;有色金属矿产在河南并不多,但也零星分布着铜、锡和铅。 结论 清代的中原商路对于贸易经济产业起着巨大的作用,而种植业、手工业和采矿业之外,还有畜牧业和药业也较为发达。 e=mso-spacerun:yes;font-f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