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A反射弧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解析: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腱上,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脊神经,中枢在脊髓。膝跳反射有固定的反射弧,其神经传导途径不会发生变化,受试者能够完成膝跳反射,说明其反射弧完整。传出神经没有受阻,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并未受影响。受试者有了思想准备,说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对膝跳反射有影响。答案:D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解析:考查兴奋的传递的有关知识。兴奋是通过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从前一神经元传递到后一神经元的;药物抑制递质分解,可保持后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B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d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可以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指突触后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4如下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BD,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A BC D解析:分三种情况分析:电表连接到AB,CACB。C点给予刺激,兴奋传到A、B点的时间是先B后A,电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电表连接到BD,CBCD。C点给予刺激,兴奋传到B、D点的时间相同,电表不会发生偏转;电表连接到AD之间,CACD。兴奋传到A、D点的时间是先D后A,电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答案:B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仅存在于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之中B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元突起及突触大大增多,智商会较高C大脑结构的发育及工作方式由遗传决定,但突触的数目及种类则受环境影响D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冲动会向轴突的两端进行传导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因为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因此B、C是正确的。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地方,一个反射弧结构并不是只有两个神经元,因此A项错误。答案:A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电位变化并形成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其中膜内局部电流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一定的电势(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外负内正),当兴奋向前传导后,原兴奋部位恢复原先的电位(外正内负),而不是零电位,即静息状态存在着一定的电位。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A7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ab段Na内流是通过Na通道进入,不需要消耗能量,bc段仍为Na内流,不消耗能量。cd和de段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主要是K外流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解析: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是Na内流的结果,Na内流是被动运输的过程。答案:A9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中枢是脊髓。语言、记忆、思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进行的。意识丧失的人大脑皮层受损,因此排尿不能控制,但脊髓是正常的,仍能正常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答案:D10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膝跳反射中的传出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属于典型的神经元,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具有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多条短而分枝多的树突,因此A项和B项正确。C项,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将被酶分解。D项,肽类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因而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答案:C11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解析:图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A项错误;由于电流方向为甲乙,所以图中乙为受刺激部位,而甲为静息电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B项错误;与图类似,图电流方向为乙甲,说明乙处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项错误;图电流表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部位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项正确。答案:D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解析:A项中,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离子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有离子进出;B项中,组织液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C项中,神经递质经外排作用排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图中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个。(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其原因是_。解析:从图像上看,该反射弧的起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沿反射弧由感受器向效应器,在突触部位神经递质总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决定了神经元间兴奋传导的单向性。答案:(1)神经中枢(2)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c、d、e(3)e、c(4)树突或细胞体3(5)双向的单向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单向的(神经递质总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14(15分)据神经系统部分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_,其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中枢如和分别是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_以及控制机体的_外,还具有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打字员的熟练的指法主要是由_发动和_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精巧随意的动作。(3)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人叹为观止,她们要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首先要通过_中枢。(4)盲人“阅读”盲文,首先要通过大脑皮层的_中枢和_,理解盲文其意,则通过_中枢完成。(5)某患者出现左侧躯体瘫痪,主要是由于_中枢或与它联系的神经纤维遭到损伤引起的。(6)大脑皮层S区受损,将会导致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人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学习、语言、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由于语言功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写、说等活动。这部分内容需重点掌握每种言语区的功能及损伤而引起的障碍。答案:(1)最高级部位感知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思维(2)大脑小脑(3)视觉(4)躯体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语言(5)右侧大脑半球躯体运动(6)能看懂文字、听懂讲话,但不会讲话15(15分)如图所示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1)电激(即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E是_,而B和D分别是_和_。(2)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a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步骤:电激处,_ _。结果和结论:_ _。b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步骤:先电激处,_ _。结果和结论:_ _。(3)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的,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 _。解析:(1)根据图示中与E相连的D上有神经节和用电刺激B和E产生兴奋传递的单向性,可判断出E是感受器,D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代表传出神经,A代表效应器。(2)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根据图示结构和所提供的用具,在神经纤维上刺激点两侧若都能测到膜电位变化,或者在一侧测到膜电位变化,在另一侧可观察到效应器的活动即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可在突触一侧进行电刺激,在两侧测膜电位变化或一侧测电位变化,另一侧观察效应器的活动,进行两次实验即可证明。(3)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内具有突触结构,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质量工程师综合知识精益企业模拟试题(附答案)
- 伦理委员会考核试题(附答案)
- 三级营销员模拟题库与答案
- 中外服装史知到智慧树答案
- 特殊药品培训试卷及答案
- 冷藏药品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房地产抵押贷款经纪服务协议
- 2025版土石方运输合同绿色运输能力评估合同
- 2025电梯保养服务与智能监控系统集成合同
- 2025版尿素原料采购及仓储物流服务合同
-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义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邮政快递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规范》
- 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配合
- 2024年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典型题)
- 特种设备目录新旧对照表
- 2024年初一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 陪诊师与公司签订协议书范文
- 喀什德力克油田科技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日油田伴生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
- PICC穿刺点感染个案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