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一通三防”设计专栏一、采区通风系统概况(一)采区概况1、采煤面地点名称:22层北二段悬移支架工作面2、采区煤层延南北走向,走向332米、倾向平均65米、倾角23、煤层厚度4.0米,可采储量10.4万吨。入风道标高+138.0141.3、回风道标高+165.0+173.4,3、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该区地质构造简单,仅在南部按原始资料推断有一条F4断层。在掘进过程中,没有揭露F4断层,其产状为原始记述。走向N30E,倾向WS,落差10-40米。水文地质本区为旧区复采,煤层旧巷较多,旧巷充水受大气降水直接影响,且该区掘送时因出现自燃高温等原因,曾多次灌浆注水,不排除局部积水可能。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超前瞬变探测,并进行超前探钻和循环探眼的验证。超前探钻距离不小于20米,循环探眼不小于5米,对瞬变探测异常区域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参照以往旧区开采经验,预计工作面开采期间涌水量20立方米/小时。要求做好防排水工作。(二)、通风系统概况:南风井区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压入式,2台BDK10NO22型290KW对旋主扇,总入风量3840立方米/分,总排风量3760立方米/分,矿井正压60mmH2O,入风井一条即:主井,排风井有三条即:副井、南翼皮带运输大巷、21层专用回风井。1、采区入、回风系统(1) 主井入风:+80标高井底车场21层机道上山+151标高入风联络巷+140入风机道石门22层北二段机道工作面。(2)回风系统:工作面22层北二段回风道+168标高回风联络巷22层专用回风上山+174标高车场21层专用回风井排到地面。2、漏风情况采煤工作面回风道标高+165.0+173.4,地表标高+214-+255标高,距地表40.6米。该区域为旧区复采,22#层顶板岩石破碎,存在工作面漏风情况,预计软帮采空区漏风60立方米/分。3、串联通风情况回采期间溜子道采用沿空留巷工艺,沿空留巷回风进入22层南二段采煤工作面,由于沿空留巷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故采用沿空留巷串22层南二段采煤工作面,开采前制定串联通风专项安全技术措施。4、专用回风巷及其系统说明采煤工作面设有专用回风系统健,工作面回风经22层北二段回风道+168标高回风联络巷22层专用回风上山专用回风井地面。5、主要入回风巷道状况采区入、回风道支护完好无失修情况,入风巷道断面7平方、回风巷道断面7平方。(三)、临区、临层情况1、采煤工作面回风道,在掘送期间共遇高温4次,溜子道掘送期间共遇高温2次,掘进期间分别制定专项防灭火设计。2、该工作面上部为22层南一段,由于上部高温隐患较为严重,降段开采22层南二段,工作面下部为22层南三段,该工作面开采前对煤体超前打钻注灰,制定专项防灭火设计。3、该工作面上、下两道掘进期间没有发生过瓦斯超限现象。(四)、采区内通风设施1、采区内控制风流的通风设备有三处:+140底弯道通车风门、+140乳化液泵站通行风门,+151石门联络巷通车风门。风门上齐闭锁,并安设风门开关传感器,通风区负责定期检查通风设备使用情况,发现损坏及时处理。2、看风门人员要做到通行后及时关闭风门,发现风门损坏立即通知通风区调度。3、由建设区负责设专人看管。(五)、煤层自然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及瓦斯情况1、该区域均属于自然发火煤层,22层煤层自然倾向性:容易自燃。自燃发火期:3-6个月。2、参照21#层经黑龙江省煤田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检验报告鉴定,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50.38%。3、2013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96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3.65立方米/吨,采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25立方米/分。4、由煤科总院沈阳所2010年8月对新岭煤矿南风井区做突出倾向性鉴定工作。该采区为低沼气矿井,无煤(岩)与瓦斯突出现象。二、风量计算(一)、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计算公式: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Q基本60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不小于1m/s);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见表3)。表1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采 高2.02.02.52.55.0及放顶煤面系数(K采高)1.01.11.5表2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回采工作面长度(m)80150150200200长度调整系数(K采面长)1.01.01.31.31.5表3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0C)采煤工作面风速(m/s)配风调整系数K温201.01.0020231.01.51.01.123261.51.81.11.2526281.82.51.251.428302.53.01.41.6(1)按气象条件计算: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603.0(控顶距)2(采高)70%1(风速)1.1( K采高)1.0 (K采面长)1.1(K温)=305m3/min(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采KCH4=1000.221.4=31m3/minQ采 - 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m3/min;q 采 - 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KCH4 - 采面瓦斯涌出量不均衡通风系数,取经验数值1.4(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3)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采60V采S采60132360m3/mi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 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 m2。(4)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和炸药量计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m3/min: Q采4N=430120 m3/min每千克炸药供风25 m3/min:Q采25A=254.05102 m3/min式中: N-工作面最多人数,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 Kg。(5)按风速进行验算: 600.25SQ采604S(m3/min)600.25S360604S903601440 则0.25V采4 符合规程规定式中: S -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二)、风量选择:计 算 依 据需 要 风 量(m3/min)1、按回作业人数最多计算 Q采=4N120 m3/min2、按一次爆破炸药最大量计算 Q采=25A102m3/min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采KCH431m3/min4、按低沼气矿井气象条件计算305m3/min5、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进行计算Q采60V采S采360 m3/min6、确定风量360m3/min7、按风速验算 600.25SQ采604S903601440所以,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确定为Q采=360m3/min三 、 防治瓦斯(一)采煤工作面瓦斯预测1、参照2013年南风井区21层南一段工作面瓦斯鉴定资料,采煤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22立方米/分。 2、22层北二段该面上、下两掘进期间从未发生过瓦斯超限现象,掘进期间平均日出煤量30吨,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06立方米/分,预测采煤工作面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2立方米/吨,绝对瓦斯涌出量0.276立方米/分。(二)、防治瓦斯技术措施1、该面预测采煤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276立方米/分,小于5立方米/分,开采期间采用风排稀释、排除工作面瓦斯。2、瓦斯排放系统:入风系统:主井入风+80标高井底车场21层机道上山+151标高入风联络巷+140入风机道石门22层北二段机道工作面。回风系统:工作面22层北二段回风道+168标高回风联络巷22层专用回风上山21层专用回风井排到地面。3、瓦斯监测(1)采煤工作面安设甲烷传感器三台,一台设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一台设在采煤工作面10m 米处,一台设在距回风口10-15米内。(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报警值1% CH4,断电值1% CH4,复电值1% CH4,采煤工作面报警值1% CH4,断电值1.5% CH4,复电值1% CH4,回风甲烷传感器报警值0.8% CH4,断电值0.8% CH4,复电值0.8% 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3)采煤工作面回风道在距回风口10-15米内设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设一台温度传感器。(4)甲烷传感器必须安设在坚固的支护处,传感器吊挂在距巷道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处,且避开淋水的地方,并保护好。(5)甲烷传感器只有监控人员才有权校核,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6)甲烷、一氧传感器管理,监测队每天设专人维修甲烷、一氧传感器,做到每星期对井下各地点甲烷、一氧传感器进行一次调校,对仪器设专人管理,确保仪器灵敏可靠。(7)监测装置安装前,要填写“安装申请单”,采区通风系统示意图,配电点断电范围。(8)严格执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9)工作面上隅角和工作面上出口10米处甲烷传感器,由采区设专人负责移设,通风区瓦检员监督检查。4、瓦斯鉴定:严格执行瓦斯鉴定要求,每旬对采煤工作面进行一次瓦斯鉴定。(三)防治瓦斯管理安全措施1、采煤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区域各地点瓦斯浓度,每班3次,认真填写瓦斯检查单,严格执行密码交接班制度,现场交接班。2、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严禁空检、漏检、假检。3、放炮时,必须执行“一炮四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严格执行“七不准放炮制”即a、没有检查瓦斯;b、没有排除积存瓦斯;c、没有消除煤尘隐患;d、没有充填炮泥和水炮泥;e、没有消除电器失爆;f、没有加强支护;g、没有专职放炮员和放炮器。4、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5、放炮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沼气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电机及其开关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沼气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6、瓦检员仪器配备:瓦斯检测仪、瓦斯便携、一氧化碳检定器、一氧便携、红外测温仪、温度计。7、严格执行复采区采煤工作面探眼、炮眼管理规定:工作面硬帮每隔5米施工探眼,探眼深度不小于5米。工作面瓦检员必须跟炮检查,探眼和炮孔每孔必须检测,打眼完毕3分钟后,瓦检员检查一次,装药前检查一次,检查后分别记录。两次检测孔温增加不超过10度(2)且温度在50度以下方可装药。工作面硬帮松散煤体及探眼严禁装药爆破。实体煤打眼遇到空巷时严禁装药爆破。孔温在40-50度时,炮孔必须随装随放,一次起爆个数不得超过3个,装药和放炮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工作面炮眼温度大于50度时,必须进行注水降温。探眼温度在70度以上时工作面停止作业瓦检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工作面硬帮顶板、裸露煤体表面温度。(四)防爆管理:1、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2、采煤工作面每班设一名电钳工,每班检查一次巷道内所有电器设备及供电线路,发现失爆立即处理,严禁带电检修和迁移电器设备,确保所有电器设备及供电线路防爆率必须达到100%。3、加强机电设备失爆检查工作,每天设专人进行检查维修一次,每班作业前由小班电工负责检查机电设备失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严禁放明炮、糊炮及明火作业。所有供电设备、线路严禁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五)防止瓦斯积聚:1、瓦检员负责检查工作面硬帮抽冒顶情况。2、当工作面发生瓦斯积聚时,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分级排放瓦斯,制定技术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六)防止瓦斯引燃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2、加强明火管理,杜绝一切井下违章火源。3、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放炮规定。4、消除电器火花。5、消除碰击和磨擦火花产生。6、防止静电火源的出现。四、 防灭火(一)、防灭火系统1、防灭火灌浆系统健全,地面灌浆管路540米(直径108mm),井下灌浆管路3100米(直径108mm),灌浆管路已接至各生产采区,形成完整的灌浆系统。2、地面设永久保温灌浆站一处,灌浆泵房一处,泵房室内设有2台4DA87专用清水泵,地面灌浆水池500立方米,供水来源由井下+80水仓连续供给,能满足各生产采区灌浆需要。3、地面灌浆站地面灌浆管路(108)井下灌浆管路(108)各生产采区灌浆孔(89)。(二)、采煤工作面防火设计方案1、开采前防火设计方案(1)开采前在上、下两道各施工1道防火门套。(2)在门套附近备足备齐封闭材料(灭火器、沙子、红砖、木板)。2、开采前上、下两道煤体打钻注灰(1)开采前为防止硬帮煤体自燃发火,超前在上、下两道施工注灰钻孔,对采煤工作面煤体旧区旧巷充填粉煤灰,超前预防性防火处理,确保工作面开采期间不发火。(2)地 点:22层北二段回风道,走向长650米孔钻间距:每隔5米布置1个孔钻,终孔施工至煤层上部顶板。钻孔角度:-7- +16钻孔长度:25米孔 径:开孔89mm 钻孔数量:38个钻孔工程量:3825米=800米(3)地 点:22层北二段溜子道,走向长650米孔钻间距:每隔10米布置1个孔钻,终孔施工至煤层上部顶板。钻孔角度:+23- +33钻孔长度:25米孔 径:89mm钻孔数量:28个钻孔工程量:2825米=700米(4)施工方法:利用75型钻机,终孔施工至煤层顶板,根据钻孔内的实际情况,下设3寸注灰套管。 (5)封孔方法: 利用水泥、封孔胶进行封孔。 (6)钻孔检查:防火技术员、防火检查员每周对施工完的钻孔内气体、温度、出水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钻孔检查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汇报。3、开采期间防火设计方案(1)组织正规循环,加快工作面回采进度,加强放煤管理,做到少丢煤。(2)严格执行复采区采煤工作面探眼、炮眼管理规定:工作面硬帮每隔5米施工探眼,探眼深度不小于5米。工作面瓦检员必须跟炮检查,探眼和炮孔每孔必须检测,打眼完毕3分钟后,瓦检员检查一次,装药前检查一次,检查后分别记录。两次检测孔温增加不超过10度(2)且温度在50度以下方可装药。工作面硬帮松散煤体及探眼严禁装药爆破。实体煤打眼遇到空巷时严禁装药爆破。孔温在40-50度时,炮孔必须随装随放,一次起爆个数不得超过3个,装药和放炮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工作面炮眼温度大于50度时,必须进行注水降温。探眼温度在70度以上时工作面停止作业瓦检员每小时检查一次工作面硬帮顶板、裸露煤体表面温度。(3)采煤工作面硬帮探眼,每天取样一次化验分析。(4)采煤工作面每次开帮结束后,在硬帮施工注水孔,孔径25mm,长度5米,数量8个,利用静压水接设16高压软管,一次配管8个,对煤体超前注水。4、工作面软帮喷洒阻化剂(1)每次放顶后对工作面软帮喷洒阻化剂一次(氯化镁每袋50公斤)。(2)阻化剂用量:软帮喷洒阻化剂每平方米15公斤,按工作面长平均60米计算,则65米2米15公斤20%=390公斤。工作面软帮喷洒阻化剂每次8袋。(3)水与阻化剂配比4:1。(4)浓度20 %。(5)施工方法:利用工作面回风道液压泵设备,水管接设液压泵阻化剂搅拌桶处,接设喷洒阻化剂25高压胶管至工作面。25高压软管,接设至工作面,然后用喷枪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采煤工作面喷洒阻化剂工作由采区负责,并严格执行。5、开采结束防火设计方案(1)工作面开采结束后,在放顶线3米以外内施工防火密闭,厚度0.6m。(2)防火密闭施工时留设灌浆孔、观测孔、注灰观察孔、束管监测孔、反水池,闭外设栅栏、警标、瓦斯检查点。(3)密闭施工前,在回风道放顶线3米内施工木垛,木垛接顶,其作用一是顶板来时压可减少巷道压力,二是保护密闭内灌浆管路不受到破坏。(4)防火密闭内设108灌浆管,延底板埋管铺设至放顶线采空区,管路末端打设木垛,以防采空区冒落后破坏灌浆管路。(5)利用地面灌浆系统对采空区灌浆防火处理。6、超前预防性工作面煤体注灰:(1)开采前为防止硬帮煤体自燃发火,超前在上、下两道施工注灰钻孔,对采煤工作面煤体旧区旧巷充填粉煤灰,超前预防性防火处理,确保工作面开采期间不发火。(2)注灰地点:22层南二段机道、回风道、切眼。(3)机道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管路(108)井下灌浆管路(108)轨道下山+151石门22层南二段机道灌浆管路。(4)回风道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管路(108)井下灌浆管路(108)+168轨道石门22层南二段回风道、切眼灌浆管路。7、注灰施工要求:灌浆过程中发现的喷碹有漏洞地点从新堵漏喷严,通风区注灰结束后将管口堵严,防止漏风,接管时要上卡子用铁线加固、打加固木顶子,防止压力过大浆管断开伤人。8、防止有害气体渗透措施(1)井下看管人员、瓦检员、在南二段溜子道、回风道从事其它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一氧化碳便携。(2)注灰期间井下设专职看管人员,随时检查巷道内有害气体浓度及出水温度,如发现巷道风流中一氧浓度超过0.0024%时,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时,要立即组织作业地点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至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值班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对井下注灰钻孔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温度检查时,检查人员要站在上风侧,检查期间使用布头将孔封堵严密,观测结束后用木楔子封堵严密。9、灌浆疏水检查:(1)防火队设专人检查出浆情况,水沟疏水情况,发现漏浆及疏水不畅通时,立即通知新井区进行处理,确保灌浆疏水工作正常进行。(2)新井区负责溜子道、回风道水沟、泵窝清理工作,负责水泵设置、使用。(3)溜子道疏水系统:溜子道泵窝机、轨下山+80井底车场+80水仓(4)回风道疏水系统:回风道泵窝机、轨下山+80井底车场+80水仓10、防止溃水措施注灰时瓦检员及看管人员巡回检查巷道出水情况,发现巷道出现渗水量急剧增大、棚子拉弓、帮顶出现裂隙,有溃水预兆时,要立即撤出组织溜子道、工作面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作业地点,通知灌浆站停止注灰,汇报区调度、值班领导,进行处理。11、采空区漏风治理措施(1)采空区漏风治理为减少采空区漏风,建设区负责沿空留巷喷浆距离执行5米。通风区负责定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测风工作,掌握工作面漏风情况。沿空留巷巷道采用铁棚支护、挂网喷碹,喷严喷实,不能有裂隙漏洞现象,喷浆厚度质量达到防火灌浆的要求。(2)地表漏风治理对采空区地表下沉出现的裂隙进行回填黄土堵漏处理,控制采空区漏风。指派技术员负责定期对地表裂隙的观测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裂隙进行堵漏治理。地表回填粉煤灰,通风区指派专人现场指导。(三)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1、矿井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并保证完好和正常使用,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得少于200m的水量。2、每一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用品,严禁穿化纤衣服。3、井下机电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行,加强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杜绝机电设备失爆。4、加强放炮及火工品管理,严禁使用变质,失效炸药,严禁使用不合格电雷管,母线与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扎,严禁放糊炮和明炮。5、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也必须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6、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其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必须满足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要求。7、采煤面入回风巷皮带机头、井下移动变电站、采区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配备2只干粉灭火器(高泡灭火器)、沙箱、消防沙、消防铲等专用工具。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四)矿井内因火灾的预防1、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优化回采工艺,缩短循环周期。2、加强煤炭资源回收,减少遗煤。3、巷道掘进过程中一旦出现高冒点(冒高超过1.0m)时,必须充填防火发泡材料充满填实并进行喷浆处理。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0天内撤出一切设备、材料,并及时进行永久性封闭。5、建立完善的矿井和采煤工作面灌浆管路系统。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接齐灌浆管路。6、严禁工作地点CO超限作业,当CO浓度超过24ppm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如发现自燃发火征兆(巷道温度、湿度增高,出现雾气,煤壁挂汗,有煤油味、汽油味等)自燃发火隐患或出现高温点都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测风员定期检查观测风量,掌握系统风量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控制风量达到设计要求,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五)防止采空区浮煤自燃措施1、提高回采率,严禁留顶煤或底煤,减少煤层暴露面积,减少采空区浮煤堆积。2、合理的安排工作面长度和采区走向长度,保证在发火期内安全采出并及时封闭。3、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采空区浮煤在较短的时间被甩入窒息带。软帮采空区喷洒防火阻化剂,抑制采空区浮煤在低温时的氧化速度,延长煤的自燃发火期。(六)防止顶煤自燃措施1、为了防止顶煤自燃,放顶煤工作面应确定放煤步距、合理的组织放煤的操作程序,减少丢失顶煤。2、把两端的顶煤全部放出。3、在工作面开切眼设备安装后到初次来压前要人工挑落放出顶煤。4、减少顶煤损失;提高顶煤的回收率。(七)防止煤帮自燃措施1、检查工作面煤帮温度、有毒有害气体情况。2、在工作面上、下两巷,延走向方向每隔5米施工一个注灰、注水钻孔。3、注灰孔径75mm,注水孔径60mm,下套管,水泥封孔,对孔内注灰、注水,使煤帮降温防火4、对施工钻孔过程中发现的空间体积较大的旧区、旧巷注灰充填。五、防治煤尘1、防尘系统(1)在地面+282标高设有静压水池,水池容积500立方米。供水水源由井下+80水仓连续供给,其蓄水量能够满足井下连续用水。(2)井下铺设防尘主干管路3900米(108mm),由通风区负责接设、维修、检查。支线管路2100米(50mm),由建设区负责接设、维修、检查。所有能产生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100或50m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专用防尘管路供水,实现防尘功能,保证作业地点供水的要求。2、隔爆水袋:(1)采煤工作面隔爆水袋吊挂数量严格按照巷道设计断面进行计算,每平方水量200L,断面7m2200L1400 L,1400 L40升(每个水袋)36个。(2)隔爆水袋设置在上、下两巷内,吊挂位置距工作面(60至200)米之间,设置长度不小于20米,相邻水棚组中心距为0.51.0m,水棚组不小于20m。(3)水袋距顶板、两帮距离不小于0.1m,吊挂要求均匀、整齐,使用水袋管理牌板。(4)水棚距巷道轨面不应小于1.8m,棚区内各排水棚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3、煤层注水(1)注水孔布置:利用注灰钻孔注水。(2)注水时间:放煤班进行注水,每天预计注水8小时,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进行移设,注水量:每个孔预计注水量140立方米以上。(3)注水工作由通风区负责,煤层注水方式采用静压注水,4、防尘管理安全措施:(1)工作面上、下两巷防尘管路使用2寸钢管进行延接,管路末端距离工作面不超过30米,端头接软管、阀门,备用软管不少于40米。机道、轨道防尘管路每隔50米出一个三通阀门。(2)每班设专人对工作面上隅角及上、下两道进行一次洒水消尘工作。(3)工作面上、下两道各设置一道全断面水幕,做到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良好。煤仓上、下口及转载点、卸载点设齐自动喷雾装置,保证装置完好、灵敏可靠。(4)凡有积尘处,当班班队长立即派人进行清扫。(5)通风区设专职测尘员,定期测尘并做好纪录。井下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每月测定两次,在测定全尘浓度的同时,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6)沿空留巷风机头前5m安设净化水幕。六、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1、避灾路线的有关要求:(1)每月由采区技术人员向采煤队所有人员重新贯彻一次作业规程。(2)瓦检员和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熟记避灾路线,一旦发生灾变,要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灌溉智能化升级路径:2025年行业深度剖析报告
- 东兴市艺佳种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矿粉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训练培训总结课件
- 扶贫搬迁工程方案范文(3篇)
- 安全教育活动培训课件
-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课件
- 牧歌电气安全培训班课件
- 安全教育平台应用培训课件
- 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附真题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台账课件
- 2024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 银联基金快赎管理办法
- 学校食堂内控管理制度
- 滑板项目选材指标与标准
- 智慧养猪解决方案演示课件
-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产品形态设计课件完整
- 德国巴斯夫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 SG-A088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芯片原理与技术》课件微流控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