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查规范一、相关临床知识 (一)概述 尿道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从肾脏排泌出来的尿液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如果在尿液中分离出细菌(排除污染因素)即称为菌尿,同时伴有感染症状者称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膀胱炎),男性还可出现前列腺炎。不同部位同时感染也很常见。 (二)易感人群 尿路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 (三)发病机理及常见致病菌 1、上行感染:肠道菌群逆行感染是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方式。女性尿道宽而短,且尿道口距肛门较近而常被粪便细菌污染,故更易感染;此外,女性阴道菌群也是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又一个主要来源。这种方式引起的感染多为单一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其次是克雷伯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后两者远远少于前者),有时也会发生混合感染。 2、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感染:如留置导尿管,肾盂造瘘术,尿路结石,尿路重建、前列腺肥大,膀胱排空能力受损等,不仅有利于微生物的粘附和侵入,使感染易发,而且改变了尿路感染的致病菌范围,其感染菌除上述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变形杆菌属以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也是常见的致病菌;此外,由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引起的感染也很常见;并且容易发生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易被误认为标本污染。 3、血行感染: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方式。菌血症病人,血液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流进入肾脏,引起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 4、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周围器官发生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 5、淋巴管感染:更为少见,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起肾盂肾炎。 (四)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耻骨上压痛。可因患者的年龄和健康情况而不同,新生儿尿路感染的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模糊的,可表现有厌食,呕吐,倦怠,无发热的菌血症等;婴儿期直到2岁,常有高热;2岁以后的尿路感染才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的尿路感染常缺乏明显的症状,更易造成菌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尿培养检查的临床指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尿培养) (1)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肉眼脓尿或血尿; (3)尿常规: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膀胱排空功能受损;(7)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二、标本采集和运送 (一)容器: l、由不与尿液成份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 2、洁净、无菌、加盖、密封、防渗漏; 3、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一次性使用; 4、容积应50ml、开口直径应4cm、具有较宽的底部、盒盖易于开启。 (二)标本采集方法 注意尽量采集晨尿标本,应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 1、清洁中段尿 是最常用获得尿培养标本的方法(该方法很难使尿标本做到不被污染,需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 留取标本前须向病人详细说明标本留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睡前少饮水,以免稀释尿液 (2)女性病人用手分开大阴唇,男性病人翻上包皮,用肥皂将会阴部仔细清洗,然后以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 (3)前段尿排去,将中段尿约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 2、耻骨上膀胱穿刺法 严格按无菌操作,使用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穿入膀胱,吸取尿液。该方法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 3、直接导尿法 按常规方法局部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因导尿管的使用,可引入下尿道细菌,导致继发感染,应慎重使用。 4、小儿收集包 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尿液而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其他方法如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进行复检。 5、留置导尿 利用留置导尿管采集标本时,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注意防止混入消毒剂。不能采集收集袋中的尿液。 6、其他方法 收集特定部位的尿标本可以通过侵入的方式如膀胱镜或手术中进行采集。 (三)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2h内进行接种,否则应置48冰箱保存,冷藏保存标本时间不得超过8h。三、实验室检查 (一)标本的验收 1、工作人员应首先检查化验单所提供的信息,信息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标本收集方式、病人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对信息不全者应设法和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在没有获得可靠信息之前,任何标本都不能随意丢弃。 2、根据标本采集时间、所用容器确定标本是否合格。 3、对不合格的标本注明原因,退回,并做记录。 (二)培养基选择和标本接种 根据标本来源及临床诊断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1、一般培养:将收集标本的容器轻轻旋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或无菌微量加样器取尿液0.00lml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或中国兰平板,35-37培养1824h。对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已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的标本应增加一个0.01ml接种量。 2、特殊培养:对怀疑有苛氧菌感染者应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法或导尿法采集样本,加种一块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中培养48h。对临床要求真菌、淋病奈瑟菌及结核杆菌培养者,可参照有关章节选择接种相应的特殊培养基进行培养。 3、经1824h培养无菌生长者,应将所有培养基继续培养24h。 (三)结果观察和结果解释 1、菌落计数:(1)采用0.001ml接种量者,将平板菌落数乘以103(CFUm1);(2)采用0.01m1接种量者,将平板菌落数乘以102(CFUm1)。 2、一般解释标准:单种细菌苗落数105CFUml可能为感染;104CFUml可能为污染,在两者之间需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3、不同来源标本结果解释(见表1)表l 不同来源标本结果解释及实验室处理方法标本来源菌落数CFUm1结果解释及实验室处理清洁中段尿105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某一种菌落数105者有意义需进行鉴定和药敏,导尿1033种菌以内都有意义需进行鉴定和药敏,耻骨上膀胱穿刺任意数目所有细菌都有意义需做鉴定和药敏, 注:清洁中段尿和导尿的标本有4种以上微生物生长均报告标本污染。需重新送检。 (四)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对于菌落计数结果有意义的临床分离菌均需要鉴定到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见M16,药敏试验见M5。 (五)结果报告 l、初步报告:在分离出细菌后,根据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做革兰染色,并做出初步报告。 2、最终报告:实验室结果报告应准确反映标本的处理及细菌生长情况,以使临床医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 (1)阴性结果报告:应报告“接种0.001m1无菌生长(100CFUm1)”,或“接种0.01m1无菌生长(105cfuml判断为感染,但其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应引起重视,对“规范”中无意义的培养结果,均不应随意丢弃,而应询问病人具体情况或与临床医师联系后,决定是否需要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且在一些病人即使菌落数较少,也有明显的临床意义。而对一个实验室而言,使用统一的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如果标准制定过松,将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抗生素滥用;制定过严,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的漏诊,所以每个实验室应在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培养情况制定不同的解释标准。以下情况可使尿液中细菌数量减少,结果判断时应予以注意。1、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细菌发育受到抑制。 2、尿液稀释,尿比重1.003,营养成分减少,使细菌发育迟缓。 3、尿pH8.5,细菌发育受阻。 4、尿频时,膀胱内细菌停留时间短。 5、尿道口消毒液混入标本中。 6、不同种类的细菌生长速度不同、营养要求不同,菌落计数有所不同。 五、尿培养检验中常见的错误:以下是尿培养检验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在工作中应予以避免。 l、将尿液标本接种于增菌液中。 2、将尿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渣进行培养。 3、使用留取时间超过2小时,或冷藏时间超过8小时的标本进行接种。 4、直接用导尿管头划线培养。 5、用中段尿做厌氧菌培养附录血琼脂平板 配方一 成分 普通琼脂 100ml 无菌脱纤维绵羊血 8l0ml 制法: 1、将已灭菌的无菌普通琼脂(Ph 76)隔水加热融化。 冷至50左右,以无菌手续加入无菌脱纤维羊血(临用前置37水浴预温)810ml,轻轻摇匀(勿使有气泡)倾注于灭菌平皿内,每一平皿(直径9cm)1315ml。 2、待凝固后,抽样于37培养1日24小时行无菌试验,如无细菌生长置冰箱中备用。 配方二 1、按商品标示,称血琼脂基础tryptlcSoy agar(TSA)或TSA(EH)TSA No2或bloodagarbase,Difco,溶于适量蒸馏水中。 2、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调正pH至7.2。 3、121灭菌15分钟。 4、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手续加入无菌脱纤维羊血(临用前置37水浴预温)810ml100ml,轻轻摇匀(勿使有气泡)倾注于灭菌平皿内,每一平皿(直径9cm)1315ml。 5、待凝固后,抽样于37培养1824小时行无菌试验,如无细菌生长置冰箱中备用。 巧克力平板 配方一 成分:与血琼脂平板配方一相同。 制法: 1、与血琼脂平板相同,但于培养基中加入血液混匀后,须再置85水浴1015分钟,使血液的色泽由鲜红转变为巧克力色。 3、取出并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经无菌试验后存冰箱内备用。 配方二 1、将proteose No3agar(Difco)90g(双倍量)加於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完全混合。 2、称20g血红素(hemoglobin,Difco)溶于1000 ml冷蒸馏水中,务必混合均匀,否则灭菌后会有颗粒残留。 3、将以上两液分装于不同容器,121灭菌15分钟。 4、灭菌后冷至50左右混合成2000ml,使血红素终浓度为1。 5、加入20mllsoVitaleX(必须提前置室温30分钟),混合均匀(即TsoVitaleX之终浓度为1) 6、倾注平板。 IsoVitaleX添加物 Vit B12 0.01 g L一谷氨酰胺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