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关于图书馆设计的调研报告是为各位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基地及其周边物质环境的调查分析: 1、气候条件分析: 洛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其气候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 1、降雨情况分析:四季降水分配是:冬寡、夏丰、春干、秋润。 年平均降水量579.7毫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2.8,而12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3.1。春季年平均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9.6;夏季占50.6,其中最热月7月,一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2.7;秋季占24.2;冬季占5.6,最冷月1月仅占1.5。即四季降水分配是:冬寡、夏丰、春干、秋润。 2、风向和风速分析:全年盛行东北风或西风,频率各占10%;以冬春风速较大, 多大于2米/秒,夏秋风速较小,小于2米/秒。 3、气温情况分析:四季温度状况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 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4.7;最热月为7月份,年平均气温为27.2;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气温为0.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为26.8;春季年平均气温为15.1,夏季为26.3,秋季为15.0,冬季为2.2。 二、相关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99)1、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1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3.1.2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1.3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3.1.4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3.2.1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用地。 3.2.2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3.2.3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3.2.4图书馆的室外环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2.5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3.2.6馆区内应根据馆的性质和所在地点做好绿化设计。绿化率不宜小于30。栽种的树种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2、图书馆防噪要求: 4.1.7各类用房在平面设计时,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4.1.7中的规定。 4.1.8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3、文献资料防护: 5.1.1防护内容应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毒和安全防范等。 5.2.1基本书库的温度不宜低于5和高于30;相对湿度不宜小于40和大于65。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建筑构造或设备处理。 5.2.3与特藏库毗邻的特藏阅览室,温度差不宜超过2,湿度不宜超过10,为避免温、湿度的剧烈变化,两者之间应设缓冲间。 5.5.2天然采光的书库、特藏库及其阅览室应选用防紫外线玻璃和采用遮阳措施, 防止日光直射。 5.7.3食堂、快餐室、食品小卖部应远离书库设置。 5.7.4门下沿与楼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smm,鼠患严重地区宜采用金属门或下沿包铁皮的木门。墙身通风口应用耐腐蚀的金属网封罩。 5.7.6白蚁危害严重地区,应对木制品及木结构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4、消防和疏散: 6.1.5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4.3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宜在库门外邻近设置。 6.4.4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 三、图书馆的概述: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场所,是公共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 四、经典实例分析: A、武汉科技学院阳光校区图书馆 1、名称:武汉科技学院阳光校区图书馆 2、图书馆概况: 阳光校区图书馆共10层,建筑面积达33409平方米。设计馆藏容量200万册,读者坐席3000多个,整个大楼采用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保监控系统、消防系统)。3、图书馆总体布局与环境分析: 图书馆构图分析图区位图 武汉科技学院阳光校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学校主校门前是西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西北方向临汤逊湖,环境幽静,离老校区仅15分钟车程,两校区的联系沟通方便。 校区构图控制线主要由东南、正南、正北三条轴线构成。图书馆位于校区主轴线与南北向构图控制线的交汇处,东南向主入口面对校园中心广场与校区中轴线正交,西北向次入口与校区主环线平行宿舍区和教学楼围绕图书馆布置,使图书馆位于教学区和宿舍区的中间交接处,大大缩短了交通流线,方便师生使用。4、图书馆功能组织与流线分析: 总平面图二层平面图 功能分区明确,办公区与读者区相对分开,联系方便却又互不干扰,确保了主 要阅览区良好的环境;大开间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为适应未来发展功能布局调整留下自由的余地。 将库房、借阅及相关的空间设于一层,将主要的阅览空间设于底层区,将人流 量小的办公、研究室设于高层区,使得布局灵活性强,整体性好,交通组织好,富于秩序感。 五层平面图六层平面图 开架阅览区4、5层休闲区 中庭交通组织为解决主要人流的集散,中庭中设置了三部观光电梯和连通各层的弧形大楼梯, 图书由西北角的拆包间进入,由一部消防电梯兼货梯运抵各层。设备管理入口设于东北角,二层的期刊阅览室独立对外,简化了管理模式,适应长时间开放的需要,考虑消防分区与人流疏散的要求,楼内设有四部防烟楼梯和两部消防电梯。 5、内部空间分析: 主入口大台阶,立体花池和灯座成为了二者之间的引伸,充足的自然采光和宽 广优雅的室外景色不仅表达了图书馆开放性的理念,而且通过馆内雅致的环境和学习景象,激发师生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